《以希伯來根源解讀四福音書》——邁克·儒德Michael Rood 2018《聖經》研習特會
#蝗蟲野蜜讀經圖書館
如因下文中的圖片未能顯示,也可選擇本書完整版PDF在線閱讀/下載:繁体修訂版《以希伯來根源解讀四福音書》特會文本_繁中
目 錄
前 言………………………………………………………………………………………………………………………………………… 4
修訂版說明………………………………………………………………………………………………………………………………… 5
第一部分 《啟示錄》—— 第五卷福音書………………………………………………………………………………………. 6
一、講座背景………………………………………………………………………………………………………………………. 6
二、超連結的《聖經》…………………………………………………………………………………………………………. 9
三、天國的福音…………………………………………………………………………………………………………………. 11
四、明白聖經:啟示的匯流…………………………………………………………………………………………………. 12
五、《啟示錄》——第五卷福音書……………………………………………………………………………………….. 14
第二部分 符合聖經原則的希伯來曆……………………………………………………………………………………………. 19
一、引言…………………………………………………………………………………………………………………………… 19
二、符合聖經原則的希伯來曆……………………………………………………………………………………………… 19
三、《啟示錄》第五卷福音書解讀……………………………………………………………………………………….. 23
四、耶穌事奉的開始…………………………………………………………………………………………………………… 27
第三部分 耶穌使我們成為君王及祭司………………………………………………………………………………………… 29
一、血約…………………………………………………………………………………………………………………………… 29
二、耶穌事奉的早期…………………………………………………………………………………………………………… 32
三、耶穌打破法利賽人的安息日規條……………………………………………………………………………………. 36
第四部分 耶穌揭露文士以及法利賽人的規條………………………………………………………………………………. 39
一、引言…………………………………………………………………………………………………………………………… 39
二、耶穌宣告“耶和華悅納人的恩年”…………………………………………………………………………………….. 39
三、耶穌在迦百農的服事……………………………………………………………………………………………………. 40
四、第一次登山寶訓(太5:1-7:29)…………………………………………………………………………………….. 44
五、摩西座位之謎題…………………………………………………………………………………………………………… 44
六、耶穌服事的年限…………………………………………………………………………………………………………… 46
七、耶穌打破法利賽人安息日的規條……………………………………………………………………………………. 47
第五部分 耶穌以比喻來傳講神的道……………………………………………………………………………………………. 50
一、引言…………………………………………………………………………………………………………………………… 50
二、耶穌訓練十二使徒……………………………………………………………………………………………………….. 50
三、耶穌差遣十二使徒……………………………………………………………………………………………………….. 52
四、耶穌餵飽五千人及後續行程………………………………………………………………………………………….. 52
五、被添加的約翰福音6:4………………………………………………………………………………………………….. 53
六、吹角節的復活信息……………………………………………………………………………………………………….. 54
七、渴慕真理的人有福了!…………………………………………………………………………………………………. 55
第六部分 進神國的代價……………………………………………………………………………………………………………. 56
一、耶穌挑戰法利賽人飯前洗手的規條………………………………………………………………………………… 56
二、贖罪日耶穌登山變像……………………………………………………………………………………………………. 57
三、“被接上升”的錯誤翻譯…………………………………………………………………………………………………. 57
四、上耶路撒冷守住棚節……………………………………………………………………………………………………. 59
五、住棚節……………………………………………………………………………………………………………………….. 60
六、耶穌差派七十人…………………………………………………………………………………………………………… 61
七、光明節的服事……………………………………………………………………………………………………………… 61
第七部分 耶穌最後的服事歷程…………………………………………………………………………………………………. 64
一、引言…………………………………………………………………………………………………………………………… 64
二、耶穌在死海谷過冬……………………………………………………………………………………………………….. 64
三、耶穌上耶路撒冷之前……………………………………………………………………………………………………. 65
四、耶穌榮入聖城……………………………………………………………………………………………………………… 67
五、聖殿山論道…………………………………………………………………………………………………………………. 68
八、耶穌受死…………………………………………………………………………………………………………………….. 71
九、耶穌復活…………………………………………………………………………………………………………………….. 73
前 言
為什麼從希伯來根源認識福音書很重要?
——薛一峰/Paul長老
基督徒起初讀《聖經》的時候,常常是從四卷福音書讀起,因為那裡記載了彌賽亞耶穌第一次來到世界上時的所作所為,以及祂的教導。我們嘗試從那裡開始認識耶穌是誰。對於已經信主多年的基督徒而言,常常因為多次閱讀四福音書,就自以為很清楚其精髓。
直至我讀到了邁克•儒德從希伯來根源所教導的、從猶太彌賽亞信徒的角度、按照時間次序所展開的四福音書以後,我從前的認知和思維模式徹底顛覆了。基督徒因為過去沒有從猶太人的希伯來根源的角度出發,從而缺少從前約《聖經》一直貫穿到後約《聖經》的視角,且沒有把以往舊有的扭曲的觀念與神的旨意精准對焦,所以無法正確且真實地認識耶穌的工作性質。《聖經》編年史學者邁克•儒德對聖言的領受,遠遠超越了受西方神學思想影響的基督徒的傳統認知,其價值是極高的。
按照時間次序展開,對四福音書解讀的巨大貢獻,就是讓我們有一個清晰的時間軸,來瞭解四福音書中所記載的三百多個事件。若缺少了時間軸的概念,就像你有很多衣服,風格適合各種場合,但是它們堆成一堆,沒有用一根掛衣服的繩子合理分類成早、中、晚、睡衣、職業裝、禮服等用途,也沒有將其分別掛在合適的地方。由此我們就會有很多因個人理解局限性所產生的神學觀,造成了神學理論中更多的複雜性、很多不必要的臆測、各種五花八門的解經理論及自己偏狹的理解。以至於越深入學習《聖經》時,越發地讀不懂了。
例如,耶穌真實的出生日期究竟是哪一天?邁克•儒德是從三、四個不同的角度同時驗證出耶穌是西元紀年的何年何月何何地出生,且符合《聖經》的希伯來曆——耶和華(Yehovah)的行事日誌,而非現在通用的猶太曆——猶太拉比按照計算的方法得出的年曆。此外關於耶穌出生時出現的天象、經上所有應驗的一切預言、以及祂第二次再來所要成就的事情,邁克·儒德都有完備詳盡的深入剖析。耶穌說:“這經就是為我作見證的。”《聖經》所有關於那彌賽亞的預言全都要應驗在這位彌賽亞耶穌身上。
因著我們對福音書形成新的清晰概念,且準確的對焦希伯來根源,我們的信心被清楚全備地建立起來,同時也能重新挑旺祂子民新的熱情。當會眾發現福音書真實所涵蓋的寶藏,將會令他們興奮異常。歡迎各位邀請您的家人和親朋好友一起聆聽,相信你們一定會大開眼界,滿載而歸!
2018年8月3-4日的《以希伯來根源解讀四福音書》特會,是一場不可錯過的北美《聖經》研習會。末世先鋒邀請到了重量級講員:邁克•儒德(Michael Rood),將按照事件發生的時間順序,重新編排並講解福音書,排列出主耶穌在地上服事時期所行的每一件事。您將驚訝地發現耶穌所行的每一件事,皆與耶和華的節期息息相關——乃是天父透過愛子耶穌來應驗祂所制定的節期,神的話是何等奇妙!讓邁克·儒德帶我們穿越時空,一起回到耶穌的時代吧!
【前言視頻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Z9PRlp5BMQ】
講員簡介:
邁克•儒德(Michael·Rood),“儒德的喚醒”(A Rood Awakening)事工的創辦人、作家、歷史學家及《聖經》編年史學者,他所出版的中文書籍有《編年體福音書》、《揭秘-敵基督的顯現》等。他的書籍教導、幫助了無數的彌賽亞跟隨者得著啟示及亮光。
修訂版說明
根據《從希伯來根源解讀四福音書》特會而整理的這份文本(6.7萬字),對於我們這個時代的基督徒有著極其重要的開啟。它為末世的我們提供了一份精准無誤的解讀視角,它的重要性不僅在於對聖經的正統性、根基性解讀,而且因為連結了神的聖言所託付給的猶太人之文化和語言,從而對傳統基督教神學思想有了啟示性的全新拓展。因著這部分真理被釋放出來,所散發的力量和光芒,足以更新每一個對神話語渴慕的祂的兒女。盼望我們以謙卑的心來瞭解這份文本,它會給你帶來獨一無二的讀經體驗和生命更新。
特別感謝紐約的Ruth姐妹憑聖靈感動,攜其志願者同工,認真揣摩特會上每一條資訊,結合華人文化語境和Paul長老現場翻譯,耗時一個月之久,默默無聞完成這項工作量巨大的先見性工程,直到數個月後,才在微信平臺與末世先鋒的同工聯繫上,並且全文分享給我們。在此基礎上,末世先鋒事工進行了文字再編輯和配圖。因人手、時間局限,在含目錄索引、插圖及一二三級標題的版本發佈之後,我們仍發現了少許疏漏或錯誤。此時,另一位中國大陸志願者Grace姐妹主動承擔校對工作,不僅如此,她幾乎是逐字逐句聽完並翻譯了整個特會資訊。
此修訂版,我們結合了以上各位志願者、Paul長老現場翻譯以及邁克·儒德本人英文講述,是對這一特會文本的又一系統性梳理[1],我們本著準確、通暢和簡潔的編排思路,呈現給您這份品質有所提升的寶貴資料,期望它能夠觸動每位讀者的屬靈神經,激發我們對主耶穌沉寂已久的熱愛,和對真理永不妥協的認知。
末世先鋒《從希伯來根源解讀四福音書》文本編輯組
2021年1月5日
第一部分 《啟示錄》—— 第五卷福音書
講座視頻: (末世先鋒 2018年8月31日發佈)https://youtu.be/zv3QcnKqR_A
一、講座背景
1、約拿的神跡
在很多年前的一場復活節主日聚會中,邁克·儒德走進教會,問了牧師一個問題:“您是如何計算出來從星期五‘耶穌受難日’到星期日的復活節早上,一共是三天三夜的呢?”這是耶穌給這個世代留下的唯一一個神跡——先知約拿的神跡,證明祂就是那位彌賽亞。【馬太福音12:39】耶穌回答說:“一個邪惡、淫亂的世代求看神跡,除了先知約拿的神跡以外,再沒有神跡給他們看。”先知約拿曾三個白天和三個夜晚在大魚的腹中,同樣地,耶穌也會在地底下三個夜晚三個白天,並在第三個白天的傍晚(安息日即將結束時)復活。這唯一的《聖經》神跡,只需要我們數到“一,二,三”,不幸地,愛因斯坦也無法從“Good Friday”(星期五)至“Easter Sunday”(星期日)早上算出三個白天加三個夜晚這個結論。問題的根源就在於我們在西方國家(於以色列的地理位置相對而言)裡生活,習慣於按照本國(西方)的傳統來解讀,但那並非事實。
2003年,邁克·儒德製作了《約拿的編碼》(Jonah’s Code)的視頻,如今為了神託付給末世先鋒的事工,邁克·儒德團隊準備用4K高清格式重新拍攝該系列。邁克和Paul長老花了大量的時間在一起研經,二人於2017年共赴中國大陸、臺灣和以色列研討,當時Paul長老決定把《約拿的編碼》翻譯成中文。由於該系列視頻是標清格式,邁克說想製作新的高清版,待製作完成英文版,再交給末世先鋒事工來翻譯。現在,英文版《編年體福音書》(The Chronological GOSPELS)已經被翻譯成西班牙語、俄語,中文電子版也已經問世。在邁克·儒德北卡事工團隊35位同工,以及末世先鋒團隊的共同付出下,目前《按時間順序展開的福音書第二季:啟示錄》中文配音的分集視頻正在製作[2]。待《約拿的編碼》拍攝完成後,末世先鋒事工將展開《約拿的編碼》的翻譯工作。
2、神的名字
在正式進入資訊主題之前,邁克·儒德分享給各位幾樣珍寶。
過去幾百年以來,羅馬梵蒂岡教廷的圖書館中,有好幾百頁的文字從書中脫落而被丟在一旁。這些書籍歷經有幾百年,有一些已經被蛀蟲咬爛,字跡模糊不清,難以辨認。18年前,邁克·儒德團隊在羅馬梵蒂岡教廷圖書館的大箱子裡——用於存放眾多的零散古老文稿中(書中的脫落頁,難尋出處),找到這一頁古典文獻(見下頁圖片)。其上有一個大圓圈,就是羅馬梵蒂岡的印章。這就是手抄卷希伯來文版的《路加福音》的第一頁,這卷書的其它的部分尚未找到,但應該就在梵蒂岡圖書館的某處,梵蒂岡曾洗劫全世界很多圖書館的上萬本文獻,都藏在他們的圖書館裡。
發現這頁希伯來文的手抄本的重要性在於,其上記載了帶有相應母音的神的名字的四個子音字母:“י ה ו ה 這四個字母的名稱為:Yod Hey Vav Hey)”。20多年以來,僅發現了5份古卷手抄本帶有標注了母音(母音)的神名字。而如今已發現有超過1000份手抄古卷[3],帶有神的名且標注了母音(母音)。過去的兩千年,拉比將神的名母音(母音)故意隱藏了。
由此,神名字的準確發音一目了然,再無疑問,就是“יהוה ——Yehovah”,而非“Jehovah”,在希伯來文的22個字母(聲母)當中根本沒有“J”這個發音。經上說:“到那日,凡求告主名,就必得救。”在英文版中“主名”是以大寫的“LORD”表示,翻譯者要我們瞭解英文的四個大寫字母是代表“ יהוה ”。在希伯來文《聖經》中神的名字 “יהוה” 出現了接近7000次(6827),而不是“LORD”(主)。這一重要細節在我們的有生之年首次出現。
這張是希伯來文手抄本《約翰福音》第一頁(右上圖)。由歐洲的猶太彌賽亞信徒耶穌所抄寫。當時距離印刷術的發明還很遙遠。
這張是最古老的《馬太福音》手抄本(右下圖),稍後詳解。
3、華人的末世預言
2017年在中國和臺灣,我們分別對部分的神學生們進行了啟示錄的教導。我深感把這樣的資訊呈現給華人是極為重要的。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有一個末世預言是關於中國的。以賽亞先知預言說,中國人在末世的時候,將會參與幫助世界各地以色列人大規模地回歸到以色列這片土地上。總是有人問我,美國出現在《聖經》預言中哪裡呢?提到過美國坦率地講,我也找不到。可是我很確定的是,關於中國人的預言我找到了,這個預言在《以賽亞書》中尚未應驗。還有很多至今尚未應驗的預言,在彌賽亞耶穌二次再來之前,必須一一實現。
如果你像我以前那樣,在教會被教導說耶穌隨時隨地會二次再來。如果真是這樣的話,舊約當中有一半以上的先知預言都成為假預言了,並且以賽亞、以西結、耶利米和撒迦利亞都是假先知了。因為如果耶穌明天就回來的話,這些先知所講的關於末後的預言都不可能實現。例如,大馬士革被預言說,一日之間就會變為廢墟,永無人居住,迄今尚未發生。
【以賽亞書49:12】看哪,這些從遠方來;這些從北方,從西方來;這些從秦(原文是希尼)國來。
“中國(秦國)人”的英文是“Sinim”。中國人在神的末世計畫中,將幫助猶太人回歸到神應許給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那片土地——以色列。因此這是我急切的想要與你們分享《啟示錄》的原因。兩個月前,我收到了Paul弟兄的電話,他說,在您教導《啟示錄》之前還是有必要先教導《編年體福音書》。我說,我已為講解《啟示錄》做了充分的預備,關於《啟示錄》的12英尺時間表也已經製作好了,就等著翻譯成中文。但當我安靜下來,我就明白這是那位全能造物主的旨意。我們必須先奠定好基礎。因為《啟示錄》是寫給甘心地把自己全然奉獻、一生做彌賽亞奴僕的人的,而非給不冷不熱的教會板凳加熱者。
為了此次特會,我從7月1日起,禁食了三十天,到昨天是第31天,才開始吃東西。因為我來這裡將這系列資訊傳遞給你們,你們再傳講出去,實在是刻不容緩的。在禁食期間,我每天走三到五英里路,邊走邊禱告。為美國禱告,因為《聖經》教導我們,要為在上執政者禱告,使我們可以平安度日。我們今日的華盛頓政府,已經成為充滿了腐敗、污穢、骯髒、邪惡的政權了,只有全能上帝才能有辦法,讓他們全部曝露在光中,然後清除乾淨!
IRS(美國國家稅務局)被過去的政府當作武器來使用,專門對付基督徒和牧師們,將他們送入了監牢。FBI(美國聯邦調查局)、CIA(美國中央情報局)和司法部,裡面所進行的那些黑暗腐敗的勾當,統統要完全曝光,清除乾淨!美國是基於造物主所賜予我們的天賦人權,而建立的共和體制的國家。我們必須回轉。想實現美國再次偉大,唯一的途徑就是回到起初立國的基礎,那是全能者的應許。
二、超連結的《聖經》
1、以講故事方式解讀福音書
一日早晨走禱的時候,我在聽多倫多大學一位心理學教授(Jordan Peterson)的教導,正當我詢問神,我應以何種方式與諸位分享資訊時,我聽到這位心理學教授說:“《聖經》是一本超連結(Hyperlinked)的書”,《聖經》中充滿了超連結,正如我們看到大螢幕上有藍色的底線連結位址,直接點開,就可以找到這段話的原始出處。
在整本《聖經》中,《啟示錄》是一本擁有最多連結的經卷。其中的每一個詞,都可以超連結到它的經文出處,直接追溯到《創世紀》。前四本福音書,可以直接超連結到《申命記》十八章。要想讀懂四福音,必須先讀懂《申命記》。為了預備這次的特會,我重新研讀了整卷《申命記》。
為何要重讀《申命記》以預備講解編年體福音書呢?四福音的全部內容我已牢記在心中,我可以按照時間順序,將四福音書中發生的300多個耶穌所行的事件精准地講述出來,為此我已經研習超過40年之久了。我將把這些你畢生聽見過的事件一一超連結,回到妥拉,每一個事件都將充滿寓意地展現在你眼前。
我不會將大段的經文貼在PPT上面,免得你們先入為主地自以為很懂那些經文的意思了,因為你的頭腦會超連結到過去那些教派按照他們教義立場所解釋的那些經文意思,或是你曾看過的福音電影裡面的場景。每當觀看那些關於福音的電影時,我都非常生氣,忍不住的對著銀幕大聲喊叫說:“好白癡啊!我簡直不能相信你們怎麼能夠這樣胡編亂造?”所以,我決定不用列出經文的方式,而是直接給你們講故事,這樣對你們而言將更加有意義。越瞭解《聖經》,你就會越瞭解四福音書。
2、超連結解讀耶穌的教導
我最喜歡的一段經文是《馬太福音》5:17-19:“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或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我實在告訴你們,就是到天地都廢去了,律法的一點一畫總不能廢去,只等一切都成全。所以,無論何人廢掉誡命中的最小的一條,又教訓人這樣作,他在天國要稱為最小的;但無論何人遵行這些,又教訓人遵行,他在天國要稱為大的。”
耶穌說,你們不要以為,我來是要廢掉這些“妥拉”的,我來是要成全這些“妥拉”,一直到天地都廢去的那一刻,“妥拉”中的一點一畫都不能廢去,都要成就。祂開宗明義:不管任何人說什麼,又怎樣認為,一點都不要接受這個錯誤的概念——或莫想我來到世界上,是要廢除“妥拉”律法的,這是愚蠢的。耶穌還說,無論何人廢掉誡命(妥拉)中最小的一條,又教訓人這樣做,他在天國要稱為最小的。以一頭牛舉例說明:腓力牛排,漢堡,牛糞,其中哪一個是最小的呢?The Least——最小,是比較級,凡自己不遵行又教導人不遵行妥拉的,要被稱作最低級那一層面,無價值的。
【馬太福音5:20】我告訴你們:你們的義若不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斷不能進天國。耶穌為何要這樣教導呢?法利賽人在第一世紀(耶穌的世代)直到今日都是這樣教導的:如果你違反了神的妥拉,你可以被饒恕;但如果你違反了法利賽人制定的規條,就與永生無分了。可耶穌卻說:“這些法利賽人,將神的誡命(妥拉)加添又刪減,他們才不能進神的國!”
【申命記4:2, 12:32】提到,這是摩西從全能者那裡直接領受的,是耶和華親口曉諭他的,他必須重申給所有以色列百姓聽。不可在神曉諭的律例典章之外加添,也不可在誡命中刪減任何一條。沒有任何人被允許加添或刪減妥拉的誡命!如此,你們才能夠遵守耶和華所有的誡命。只要你在妥拉上,加添或刪減了任何一點,那都不再是純正的神的教導了,而是人所創造的傳統和宗教。
【耶利米書2:13】因為我的百姓做了兩件惡事,就是離棄我這活水的泉源,為自己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神說:“你們為自己鑿出漏水的池子。”第一世紀耶穌所處的世代,正是以色列國被法利賽人的宗教體制所把持的社會。他們在妥拉以外,增加了千百條他們自己制定的規條,與此同時刪除了妥拉當中許多的誡命——那些他們自己不想遵行的。
3、耶穌違反安息日誡命?
安息日,耶穌與門徒們從麥地經過,掐麥穗的時候,法利賽人質問祂說,為何你的門徒們要做安息日不可做的事呢?(這違反了法利賽人制定的安息日條例。)
你是也否認為神的兒子耶穌違反了神誡命呢?如果祂真的這麼做,又怎麼能救我們?神無罪的羔羊,怎麼可能會違背神的誡命呢?並且祂也不可以加添或者刪減神的誡命啊!那耶穌所做的究竟是什麼呢?祂所做的正是在打破由法利賽人人為制定的安息日規條。耶穌所行的每一個神跡,都是公然針對法利賽人所制定的人的規條,目的是要將其拆毀。我今日所分享的資訊將進入你的腦海,一直到你在世的最後一天也不會忘記。
三、天國的福音
現在我要講解登山寶訓,它是耶穌在加利利宣講的第一篇資訊。
在登山寶訓之前,所記載的經文是:
【馬太福音4:23】耶穌走遍加利利,在各會堂裡教訓人,傳天國的福音,醫治百姓各樣的病症。
在登山寶訓之後的經文:
【馬太福音9:35】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百姓各樣的病症。
三個月以後,祂就差派十二個門徒出去,一樣也是要“傳講天國的福音”。他們怎麼傳講呢?他們醫治趕鬼,使死人復活,傳講天國的福音。當時門徒們對於耶穌將要受死、復活、升天,沒有任何概念(那是九個月以後的事),而那時候,門徒已經在行各種神跡奇事,傳講天國的福音了。
如果你認為自己已經知道什麼是“天國的福音”,你可能就錯了。因為你會以為:當時耶穌差派了十二門徒,到各個會堂、招聚眾人。然後彼得也到了會堂,大聲說:“你們哪一位想要得救,就要到前臺,邀請站在這裡的這位耶穌進到你的心裡。不用害羞,我們並不想任何人為難,如果你想要邀請這位進入你的心裡,在你的位置上,舉一下手就可以了。因為現在大家眼睛都閉著,沒有人看見你,所以不必緊張。我最後再呼召一次。”你不覺得荒謬嗎?因為,事實上,當時門徒們對於耶穌將要受死、復活、升天,還沒有真的明白,即便在耶穌復活之後他們也還沒有真正相信。那麼他們到底怎麼傳講天國的福音呢?
我17歲的時候,我站在家鄉密西根的麥田那裡,對著那個麥田開始傳講登山寶訓,我想像那是成千上萬的聽眾在聽我講道。我想像自己有著與耶穌傳講登山寶訓時同樣的力道。當我講到那句“天國的福音”時,我突然沉默了約有5-10分鐘的時間。我突然意識到,雖然每個禮拜我去教會六天,第七天去參加教會足球訓練,可是我根本不瞭解什麼“天國的福音”。我還是一個聖經背誦團隊的隊長,經常與其他教會比賽背經文;當我還在幼稚園的時候,就已經拿回很多獎盃了。我花了一輩子的時間待在教會,但我意識到對於“天國的福音”所傳講的竟然一無所知。時光飛逝,在我50歲的時候,已經住在耶路撒冷很多年了。一日,我聚集了一些人來到我家裡,對他們說了一句讓我自己感到脊背發涼的話:“現在我終於知道了——生命中第一次開始領悟到天國的福音。”於我而言,我是要定居在以色列的,這也是過去二十年,我安家在那裡的原因。我現在要帶你走一條我花了五十年才走完的捷徑捷。
四、明白聖經:啟示的匯流
我在以色列的堂兄,就是那種帶著黑禮帽,兩邊留著小卷辮子的猶太人。我去過他的會堂,參加過他的婚禮。我不只是讀過很多書,就來教導你們,而是必須親自住在他們當中,行走在他們當中那麼多年,才站在這裡與你們分享。Paul長老是知道的,每一次我分享資訊的時候,我都當成是我在地上最後的一次機會與你們分享這樣的資訊,因為這可能是我僅有的和你們交流的機會[4]。
為何要有《編年體福音書》呢?因為沒有正確的時間順序,就沒有事件的“因果關聯”,所有的只是毫無前後關聯的耶穌的故事。Jordan Peterson說:“《聖經》是一本超連結的書。”——這句話給我很多的啟發。
《聖經》整體是一個超連結的古希伯來文本。你越明白希伯來文本、文化、土地和語言,越能更多的明白《聖經》。
我不僅要帶你回到一世紀的以色列,為了讓你們瞭解一世紀法利賽人的體系,我需要帶你們回到西奈山。
1、耶穌開門徒心竅
【路加福音24:45】於是耶穌開他們的心竅,使他們能明白聖經。
我們重點講“明白(G4920)”這個字,其希臘文是“Sunesis”——這個詞的意思是,兩條河流的分支匯合到一起的那個匯流點。就像我們思想的河流,生命中獲取的所有的資訊,都匯流一處,這就是“領悟”,叫做“Sunesis”。
耶穌是如何開啟門徒的“Sunesis”?我引用經文:【路24:27】於是從摩西和眾先知起,凡經上所指著祂說的話,都給他們講解明白了。祂開他們的心竅,是將摩西和眾先知的預言指示他們,祂是如何正在應驗這些預言的,正如他們看見的發生在耶路撒冷的那樣。
這是離開耶路撒冷走在去以馬忤斯路上的兩個門徒。我們想像一下,在逾越節和除酵節期間,這些跟隨耶穌的門徒,失去了一切所有的,放棄了打魚的營生,放棄了家產,甚至變賣了一切所有的,來跟隨耶穌。可是現在祂死了,他們本來以為祂就是那彌賽亞。他們灰心喪氣,關上門,離開了耶路撒冷。在那樣的節期中,是沒有人會離開耶路撒冷的——那是歡慶的日子。當他們走在距離耶路撒冷十英里遠的地方,一位陌生人走到了他們身邊,問道:“打擾一下,你們為何看起來如此沮喪?你們在討論什麼呢?”門徒回答說:“你是外地來的吧,耶路撒冷發生了那麼大的事情,你一點都沒有聽說嗎?”那位陌生人問:“是什麼事呢?”好像祂不知道一樣,難道耶穌真的不知道發生的事情嗎?於是革流巴就把上周發生的每一件事都詳細給祂講了一遍。耶穌回應說:“再多告訴我一些,再多說一些吧!”
當兩個門徒把所有的事情都講完後,耶穌對他們說:“無知的人哪,先知所說的一切話,你們的心信得太遲鈍了。彌賽亞這樣受害,又進入祂的榮耀,豈不是應當的嗎?”【路加福音24:25-26】。於是耶穌就從摩西和眾先知起,凡經書上記載指著自己的話,都給他們講解明白了。快走到以馬忤斯村子的時候,他們就強力促求祂說:“與我們同住吧!”那天晚上,耶穌就與他們一同用晚餐,當時他們還是沒有認出祂是誰。當耶穌拿起餅,祝謝了說:“創造天地的主宰耶和華啊,你是配得稱頌的。你使天能夠降下雨來,使地出產糧食和葡萄,我們才有餅與美酒。”祂掰開餅,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破碎的。”然後耶穌就消失在他們眼前。他們彼此說:“在路上,他和我們說話,給我們講解聖經的時候,我們的心豈不是火熱的嗎?”【路加福音24:32】
2、進入啟示的匯流
這就是今晚與明天要發生的事。你們以往一切所學的,都將彙聚成河,融會貫通,Sunesis將要發生,這將永遠改變你的生命。
我們必須知道,【彼得後書1:20-21】 第一要緊的,該知道經上所有的預言沒有可隨私意解說的;因為語言從來沒有出於人意的,乃是人被聖靈感動,說出神的話來。希臘文“私意解說”是(希臘文)idios——單詞idiot(白癡的意思)就是從這個希臘詞來的。因此,當我們隨著自己的想像去解釋經文,完全不尊重經文的上下文,我們就等於白癡。
【路加福音24:45 】於是耶穌開他們的心竅,使他們能明白《聖經》。
因為經文從來沒有出於人意的,乃是屬神的人被聖靈感動寫下的。我們的弱勢在於,這些人沒有用英文或者中文寫下聖言,既不是基於美國文化,也不是基於中國文化。所以我們不能如同在主日學討論那樣,說:“我認為這段經文是這個意思……”我不在乎你是怎麼認為,你這種解經態度如同白癡一樣。我所要知道的,是這些屬神之人,在聖靈默示之下所寫出來的經文意思到底是什麼,並且這些經文怎樣才能應用在我的身上。
保羅對提摩太說,你從小就明白《聖經》,【提摩太后書3:15】並且知道你是從小明白《聖經》,這《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
那麼,保羅這裡所指的《聖經》,難道是指馬太、馬可、路加、約翰——四福音書,使徒行傳,哥林多前後書,歌羅西書,以弗所書嗎?當時這些書卷還不存在呢!新約書卷並非提摩太從小到大所學習的。
你可知道關於教養孩童的經文記載在何處嗎?就是關於無論在飯桌上、行走時、躺臥時,都要教導你的孩子——《申命記》。提摩太的母親是猶太人,她就是根據妥拉中的教導來養育提摩太長大成人的。所有的經文都是神所默示的。【提摩太后書3:16-17】《聖經》(all scripture 所有經文)都是神所默示的(或譯:凡神所默示的聖經),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在我們做錯事情的時候,經文是有益處的,可以督責我們,讓我們可以矯正行為,過聖潔公義的生活。我個人所堅持的立場是:最初記錄下來的神的聖言,是絕對完美的;但是我們接觸到的書卷都是翻譯的版本,所以我們需要跨越一些障礙,才能瞭解原始經文的意思。對於我全心所領悟的每一件事,我從來不願意說出任何的一點去誤導任何一個人。我活在生命的邊緣,非常的邊緣,我已經有過三次心臟病突發,四次中風,身上已有六個心臟搭橋支架。如果我沒有按照祂的旨意,做我此生該做的,沒有使神喜悅,全能的神可以隨時帶我離世。自我擁有第一輛摩托車開始,我生命的時間都是借來的。因此對於我與你們分享內容,我是非常嚴肅的。為了要使你們明白福音書的教導,我首先要教導你們《啟示錄》的開頭部分。
五、《啟示錄》——第五卷福音書
1、“耶穌”的原名
【啟示錄1:1】“耶穌”基督(作為彌賽亞)的啟示。
現在這裡停一下。在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名叫Jesus的人出生在以色列。約瑟,就是和耶穌的母親結婚的那一位,被天使加百列告知說:“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Yeshua),因為Yoshia。”
【馬太福音1:20-21】大衛的子孫約瑟,不要怕!只管娶過你的妻子瑪利亞來,因她所懷的孕是從聖靈來的。她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贖(Yoshia)出來。
為何要給他取名叫耶穌(Yeshua)呢?因為祂要Yoshia!“耶穌”(Yeshua)意思是“救贖”;“Yoshia”的意思是“祂會拯救”;我以色列的園丁就叫耶穌(Yeshua),在以色列這個名字很普遍,其意思就是“救贖”。這就是天使加百列告訴約瑟和Miriam米利暗[5]的,要給這個孩子如何取名。因此我們不再用英文“J”的發音了。在這個週末,我們就稱呼祂的名字,那從天而來的天使加百列所釋放的資訊:耶穌(Yeshua)——把這個名字烙印在腦海!
此外,祂的姓,也不是Christ(基督)!祂不是米利暗和約瑟·基督的兒子。Christ這個詞在希臘文中大致等同於“彌賽亞”的含義;在希伯來文中是Mashiach,英文是Messiah。Mashiach意思是“受膏的,受膏者”。在希臘文中,完全沒有等同於Meshiach的詞——“被大祭司用油膏抹”,但卻是有一個詞是Christos,衍生詞crestes,用油塗抹皮革,製作戰爭用的盾牌。在希臘文化中,他們完全沒有大祭司用油膏抹某位以色列的君王這樣的概念。但是Christos這個字是指用油塗抹打仗用的盾牌,所以被翻譯成Christ。
現在,回到【啟示錄 1:1】,這是顯明:“耶穌(作為彌賽亞)的啟示。”(The Revelation of Yeshua as Messiah)。這是神啟示給耶穌的,並要祂指示給祂的僕人,關於將來必要成就的事。
2、《啟示錄》——彌賽亞作為君王、審判官的福音書
現在我要告訴你們,為何聖經會有五卷福音書——因為先知們五次提說Tzemach(H6780)這個字;英文譯作“BRANCH”分枝,中文譯作“苗”,這指向了那彌賽亞服事的五重涵義。祂是那枝子(Netzer)、苗(Tzemach)——分枝(BRANCH)。在希伯來先知書中有五次用“Tzemach”(H6780)稱呼那彌賽亞——通常全部以大寫字母呈現。英王欽定版的譯者與猶太的文士都承認,每一次當以色列的先知使用“Tzemach”這個字的時候,所指的乃是那彌賽亞。
這五處使用“Tzemach”的地方都敘述了那彌賽亞耶穌分別在五個不同角色上必須完成的任務或先知性的角色。分別詳細記載於五卷福音書中,正如先知的預言。
馬太、馬可、路加、約翰這四卷福音書,都是在告訴我們一件事,祂就是那位摩西所講的“在摩西以後要再興起的‘那先知’”,如果我們不聽從祂,就會因此受到審判[6]。
第五本福音書是《啟示錄》。存放于大英皇家博物館裡的希伯來文版《啟示錄》,其卷名就是“一本福音書”。因為這不是關於,那彌賽亞是一個受苦的僕人的好消息;而是啟示了,那彌賽亞是一位征服所有仇敵的大君王,且要在全地上做王掌權者的大好訊息!
前四卷福音書中,詳細說明了那彌賽亞的服事——以受苦僕人身份——各個面向的實現。這是一幅隱藏在耶和華春季節期中關於那彌賽亞的預言性圖畫。使徒保羅說,這些節期是未來將要成就之美事的影兒。我們全能的神用這種機制,從創世的時候就把未來要發生的事情向我們顯明了。不幸地是,在基督教的文化傳統中,對耶和華的節期卻驀然無知。很多人都稱之為“猶太人”的節期。我要大喊一聲“不!不是的!”那不是猶太人節期,而是耶和華的節期!所有的以色列人,都要一年三次上耶路撒冷,守耶和華的節期。
當神的國被分為南北兩國家以後發了什麼?北方的十個支派就不再到耶路撒冷去守節了,而是到基利心山守節了。那誰在持守耶和華的節期呢?是住在那個區域的猶大支派!所以這些不是猶太人吃吃喝喝的節期,而是專屬於造物主的節期,是那彌賽亞所要成就之美事的影兒。所以,從現在起,再聽到任何人說“這是猶太人的節期”,真得打他一耳光,以便幫助他們記住。
所以,第五卷福音書講的是關於耶穌就是“那彌賽亞”(The Messiah)的啟示,詳細說明了耶和華的秋季節期將來的應驗,並宣告那彌賽亞的公義審判官、得勝君王的身份。
從今晚開始,到明晚九點半以前,你所學到的東西,將超過過去幾十年所學的。為什麼呢?例如這位邱牧師,一看就知道,他是研讀聖經幾十年的人。他將要聽見的資訊,將好像百川彙聚一樣,此生所有學過的都彙集在一起。我們需要在他臉上放一張帕子,因他的面皮發光,如同當年摩西的臉一樣。
3、拿撒勒——Netzer的預言
【馬太福音2:23】祂(耶穌)到了一座城,名叫拿撒勒,就住在那裡:這是要應驗先知所說,祂將稱為拿撒勒人的話了。
你可以終其一生地尋找,也無法找到任何一位先知稱祂為拿撒勒人(Nazarene)。為什麼找不到?因為以賽亞當初不是用英文寫作的。
【以賽亞書11:1,10】從耶西的本(gaza——樹木砍下後的殘株)必發一條(khoter——有生命的嫩枝);從他的根必長出一根枝子(netzer——一個類型特殊的分枝)…10 到那日,必有耶西的一個根立作萬民的大旗外邦人必尋求祂,祂安息之所大有榮耀。
現在給大家看一張Netzer(H5342)的圖片。這是一棵兩千年的橄欖樹,長在客西馬尼園裡。我們在以色列旅行拍了很多照片,這是最棒的一張。以賽亞說,要從耶西(大衛王的父親)的已經被砍斷的殘丕(無法再結果子)發出一條枝子,這是一個完美的範例。這個根本是被砍掉的,是因為它無法再結果子了,但其地底下的根還是活的。被砍掉一千年以後,一根Netzer從這個樹丕又發芽長出了。“Netzer”的意思就是從原來的樹根上長出的分枝,且是在很長時間以後,從另一處靠近根部,又與根部有一段距離的地方發射出來。
這張是加利利海的地圖,這豎琴形狀(希伯來語:Kinneret豎琴形狀,豎琴是祭司彈奏的樂器)的海寬度八英里。在美國的話,我們稱之為“豎琴湖”(Harp Lake)。我住那裡,除了通向加利利海的山脈之外,再沒有什麼能遮擋我房子的視線。黃色圖示的地方就是拿撒勒村(見下圖)。
耶穌住在拿撒勒村,被稱為Netzer,以應驗先知的話。拿撒勒(Natzeret)在以色列北部,源於字根Netzer。這個村莊最初由大衛王的後裔所建。祂的母親米利暗[7]的生父,是雅各之子約瑟,是屬於大衛王兒子所羅門的血統(有詳細的家譜可以追溯)。米利暗嫁給了馬希裡的兒子,名叫約瑟,是屬於大衛王兒子,所羅門哥哥拿單的血統(不是王室血脈)。
米利暗和她丈夫一起在拿撒勒長大。希臘軍隊佔領了以色列以後,他們從伯利恒逃出來,住到拿撒勒村(Netzarim)。在耶穌的時代,大約300個屬於這譜系的人住在那裡,很多人都屬於大衛的譜系。所以,耶穌從耶西的根——大衛王的血脈長出,離伯利恒有一段距離,祂出生的時間也間隔了很久。
我們為何需要四卷福音書呢?因為僅一位福音書作者無法完整敘述整個故事。如同我們現場有四台錄影機,每一台攝影機都在記錄同一個場景,卻都有它自己的視度。後面那台是廣角的,還有近距離的,各台設備從不同角度,記錄不同的細節。沒有一位福音書的作者完整敘述了彌賽亞的服事及其一生。他們當中也沒有一位試圖陳述完整的故事。約翰承認,若是一一地寫出來,就是世界也容不下,然而這些是被記載下來,使我們能確知拿撒勒人耶穌就是摩西說的“那先知”(The Prophet),並且是眾先知預言的,涵蓋“王、僕人、人子、神子及審判官”五個面向的那彌賽亞。這也是我們需要四本福音書的原因。
4、四福音書——“苗裔”的四種面向
苗(The Tzemach)—— 君王
《馬太福音》介紹那彌賽亞天上君王的身份,祂賜下祂要掌權到永遠的天國法則。所以《馬太福音》中,一再提及“天國的福音,天國,天國,天國”。
【耶利米書23:5】“…我要給大衛興起一個公益的苗裔(Tzemach),一位必要來掌權並且國度昌盛的王…”因為耶利米先知預言說,那彌賽亞——The Tzemach(公義的苗裔),其中一個身份是將以君王的身份來統治。
苗(The Tzemach)—— 僕人
另一位先知預言彌賽亞僕人的身份,即《馬可福音》描述的:苗(The Tzemach)—— 僕人。因此馬可福音沒有記錄耶穌的家譜,因為僕人不需要家譜,無需誇耀。馬可使用“立刻、“馬上””和“即時”等字來描述耶穌得行動,表示一個僕人的殷勤,沒有浪費時間。因為祂必須在七十周——490天之內完成祂的任務。
苗(The Tzemach)—— 人子
《路加福音》記載耶穌作為人兒子的身份:苗(The Tzemach)—— 人子。馬太筆下的彌賽亞是君王,頒佈天國的法則。而在《路加福音》中,祂以人子的身份,作為我們的榜樣。祂示範如何活出天國的法則。祂說:“來跟從我,我做的你也去做,我走的路你也去走。來跟隨我。”
撒迦利亞先知預言那彌賽亞,這個苗(Tzemach),不只是一個人——祂將是那個“建造耶和華的殿”人。【撒加利亞書6:12】 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看哪,那名成為大衛苗裔的,他要在本處長起來,並要建造耶和華的殿。
苗(The Tzemach)—— 神子
《約翰福音》中,祂是無罪的神子:苗(The Tzemach)——神子。約翰說耶穌所行的事, 若是一一地都寫出來,我想,所寫的書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約翰所寫的就是讓我們知道,那彌賽亞就是永生上帝的兒子。在這卷書中記載了那彌賽亞在各個節期時“上”(going up)耶路撒冷守耶和華的節期時所發生的事件。馬太、馬可和路加福音,主要是敘述在耶和華的節期與另一個節期之間發生的事件。
我們沒有時間一一講解五個關於Tzemach面向(枝條/Branch)的預言。但我把PPT給了Paul, 他可以繼續教導給你們。
明天早上,我將從啟示錄裡面,選取一節經文,直接把你們帶回到西奈山,然後把故事講解給你們聽,你們才會明白,什麼叫做“天國的福音”。聖經當中真實的場景,遠遠比《十誡》那部電影中的場景要偉大的多了。把你腦海中的畫面都忘記,如同一張乾淨的白紙,讓我來告訴你們聖經是怎樣寫的。你將會發現,你從來沒有像這樣明白福音書。
第二部分 符合聖經原則的希伯來曆
講座視頻:(末世先鋒 2018年9月13日發佈)https://youtu.be/Emg1dNhcgq4
一、引言
若要正確的以希伯來根源來解讀四福音書,我們首先要回到符合聖經原則的希伯來曆,明白創造主是要我們如何守節期及數算日子的。在出埃及記二十三章,全能神吩咐祂的百姓“一年三次,你要向我守節。”因此耶穌在地上服事時,也必須遵守其命令。如此一來,我們便能找出四福音書中,耶穌上耶路撒冷過節的時間及背景。
目前為止,我們找到了超過一千份古希伯來文抄本,全都帶有加入母音(母音)的神的名字。我們花了超過20年時間搜索到這些抄本,前15年中我們只找到了5份手稿,現在我們有超過一千份。其中的28份希伯來文福音書的手抄本,都是由猶太彌賽亞信徒抄寫的。這些都是從羅馬梵蒂岡的圖書館裡找到的。
1800年以前,法利賽人制定了一個規則,任何人都不可提說神的名字。他們制定的規條“Takanot”,就是為了更改《聖經》的妥拉。他們是怎麼改的呢?比如說,神宣告說“我用我大能的手,把你們從埃及地領出來,好讓全世界人都知道,我的名字叫耶和華。”可是拉比們故意將“耶和華”這個名字對外邦人隱瞞。他們自己制定了一套法規“Takanot”,用於改變《聖經》。
然而耶穌在聖殿山最後一次演說中指明,不要跟隨法利賽人所制定的Takanot。為何我們能有這些帶有母音(母音)的神名字的福音書抄本呢?因為抄寫者是耶穌的跟隨者,且拒絕接受法利賽人的Takanot。我們正活在一個,我們已經等候了超過1800年的世代。我們要認識祂的名,並且向全世界宣告祂的名。
二、符合聖經原則的希伯來曆
今天我要給大家講解福音書的年代時序。下圖就是四英尺長的《耶和華神悅納人的恩年與彌賽亞七十個七的服事》中文圖表。
此為縮略圖,高清內容請購買正版紙質卷軸[8]。
圖表的最下面一行表示的是儒略曆[9]——耶穌時代整個羅馬帝國使用的曆法。儒略曆始於主前42年(西元前45年1月1日),一直到今日,天體物理學家們還在使用這個日曆。精確度高達百萬分之一日以上。最上面一行表示的是每週的七天,每週的第幾天和儒略曆的對應是非常精確的。
現在我要講解最困難的部分,是用了超過30年時間才確定的。上面那一條最粗的線是符合聖經的曆法——還原了符合聖經的農作物和天體運行規律的希伯來曆法。50多年前,我決定要把福音書按照編年體(時間次序)排列展開。但在此之前,我必須明白符合聖經的曆法。因為福音書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符合聖經的曆法,都是根據耶和華的節期而對準發生的。因此,首先我必須教導你們合乎《聖經》的曆法。
1、每一日的開始
每一天的開始,始於日落,而非午夜0點,那是外邦人的曆法。在耶和華的曆法中,一天是從日落起算;一周的開始是從一周的最後一天——安息日的日落起算。安息日是一個周的第七天,就是從週五的日落起到週六的日落結束。安息日的日落後,開始新的一周。
你們要計算出耶穌從死裡復活的三個白天,三個晚上,這是關鍵所在。不幸的是,KJV(《英皇欽定本》)的翻譯也沒有弄清楚這點。那是一周開始的時間[10],耶和華的曆法中稱之為第一天,是從安息日安息日日落到周日日落之間的那一天,而外邦人稱之為周日。
2、每一月的開始
一個月何時開始呢?是始於以色列當地,看到第一抹新月的銀光出現的時候。在希伯來文中,一個月的“月”字,和月亮的“月”是同一個字(英文中month月份和Moon月亮是兩個字)。因此,新的月份,就是新的月亮,以此確定新的一個月開始。新月的第一抹銀光被觀測到時,一般出現在日落後的五分鐘到半小時左右。(在耶路撒冷)在日落的時候,往西方觀看,從地平線升起來了一抹新月的銀光,以後的夜覆一夜,都會看到它越來越大,一直到月中就成為滿月。然後又會越來越小,落向東方,到太陽快要升起前,月亮就消失不見了。之後有大約一天半至兩天半的時間裡,我們都看不到月亮。在以色列人的每個人都知道,符合聖經的曆法是這樣制定的。
所以,當時的以色列人都會觀看西方的天空,看新月何時出現。耶路撒冷周圍的人一看到新月出現,就立刻上到聖殿山去。那時太陽已經落山了,聖殿大門也已經關閉了。這些人就會對著聖殿的守衛們大聲呼喊:“我們已經看到新月了!”聖殿的守衛們必須走下去,聽他們的見證,然後再上去告訴大祭司:“有兩個見證人已經觀測到新月了。”大祭司就要聚集長老們來到石頭鑿出來的審判大廳裡面。然後大祭司要站在聖殿山上面,對著下面兩個見證人說:“上來吧!”大祭司會打開聖殿巨大的門,那兩個見證人就被送到聖殿裡面。
他們被分開單獨帶入審判大廳,且要分別對著殿裡的長老們做見證,說明他們所看到的關於新月的種種細節(怎麼看到新月的,新月的形態如何,出現在天空的哪個位置)。當這兩位見證人被分開審問以後,所有的細節都敘述一致,經確認是真實的,大祭司就下令吹號角。號角從聖殿山的西南角上吹響,然後從聖殿山頂,就會有信號火堆被點燃。接下來,以色列全境都吹響號角(從一座山頭到另一座山頭),每一個山頂上的信號火堆都被點燃。在希伯來語中,他們稱之為“Rosh Hodesh”,指一個月的開頭(月朔)。在聖殿山上,他們為這兩個見證人預備筵席。
在以色列還有一個傳統,在新月“Rosh Hodesh”時候,每個家庭都會有一個新月的筵席。
3、新月與吹角節
這些細節,對於理解四福音書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外邦人不知道這些事情,它對於我們瞭解《啟示錄》中的一些事情,也很重要。
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個月朔,是第七個月的頭一日,那一日是吹角節。這個節期發生於沒有人知道的日子和時辰(這一吹角節的另一個稱呼是:“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為什麼呢?因為它是一個月的第一天,你必須在它來臨之前提前預備。到了月末時,月亮越來越小,就消失了。七月正趕上豐收的季節,每個人都在農田裡辛勤勞作收割。但他們知道吹角節(Yom Teruah)迫近的時候,就暫時停工,彙集預備過節所用的東西。他們要將自己的白色衣服洗乾淨,熨燙平整,預備過節,因為七月——提斯利月[11]那個吹角節,是個大安息日。
這時候,兩個見證人看見新月,沖上聖殿山去報告,大祭司就下令吹起號角。於是號角響起,山上的火信也點燃了。就在那個時刻,宣告大安息日(與平常每週的安息日不一樣)開始了。如果那時刻來到,你還沒有預備好,就錯失了機會。
《啟示錄》中,有兩位見證人,要作見證三年半。當他們完成了三年半的見證以後,就被殺害了,身體陳列在耶路撒冷的街頭(好像加利福尼亞州死掉的穿山甲一樣躺在地上)。三天半以後,他們突然復活站起來。然後天上的大祭司從天門入口處對他們呼喊說:“上來吧!到這裡來吧!”這位天上的大祭司,就是耶穌,祂召這兩位見證人上去報告,你們已經看到了新月,吹角節開始了。
這就是啟示錄第七號(最後一號)吹響的時候,死去的義人得賞賜的時候到了,他們都復活得獎賞了。祂毀滅那些、毀滅這世界之人的時候也到了。接著神大怒的碗將一碗一碗地傾倒下來。在死去的義人復活、活著的義人被提到寶座前火焰的玻璃海上之後,才會傾倒大怒的七碗。當那些數不清的、各族各民的人們都站在玻璃海上時,七位天使從神寶座那裡出來,拿著七隻神大怒的碗;然後神大怒的碗,一碗一碗地傾倒下來。我們被一次次的承諾,我們將被救贖脫離神的震怒(不在神的震怒之下)。但是我們將會在撒旦的震怒之下。
然而,我們已經被拯救脫離神的大怒。在末次號筒吹響的時候,我們被拯救,不在神的震怒之下。這日就是吹角節——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能預先知道。
4、一年的開始
現在我們知道一個月是如何的開始。那麼,一年的開始又是何時呢?經上說,我們要特別保守亞筆月:Aviv,古希伯來用語,意思是“在以色列地的大麥成熟”。大麥成熟的那一個月份,是我們要慶祝逾越節的月份。因為我們出埃及,是在大麥成熟的那個月份。還記得嗎,耶和華降下冰雹災給埃及的時候,毀壞了正在吐穗的大麥田嗎?因為大麥在成熟以後很容易被折斷。
兩個禮拜以後,我們開始收割以色列地成熟的大麥了。因此,亞筆月的月朔和大麥成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從逾越節到除酵節,我們要將初熟的大麥獻到聖殿,這是初熟的獻祭,這必須在除酵節期間完成。這就是我們持守逾越節在大麥成熟的亞筆月的原因。這是一年之首,是全能神的定規。
5、小結
因此,一天的開始從日落黃昏起算;一個周的開始從第七天的日落,即安息日日落起算;一個月的開始從以色列地新月出現的第一抹銀光起算;一年的開始是從以色列地大麥成熟的那個月份,並且,新月的第一抹銀光被觀測到,出現在以色列地時起算。
在這個圖表上,我們枚舉了耶穌在地上服事期間的每一個月的月朔(新月的第一抹銀光)。40年前,我剛開始這個項目的時候,只是簡單的揣測每個月的長度/天數。後來,NASA(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放置了一面鏡子在月亮上面,在十幾年裡,他們用十億瓦的雷射光束照射到那個鏡子上面,以至我們可以追蹤月亮的光照週期到難以置信的細節。現在我們知道,月亮的週期是29.530587931天。
為何這很重要呢?我們在耶路撒冷老城的雅法門(Jaffa Gate)中間,在地面中間劃分出一個1平方米的座標方格(grid),這樣就可以算出在過去歷史上任何時期,任何日子,出現的新月的亮度有百分之幾。這樣我就確切地知道耶穌當年在地上服事時,所過的每一個耶和華的節期,是在曆法上的哪一天,以及那個節期耶穌在哪裡,又做了什麼事情。從耶穌受了約翰的浸那天開始,一直到祂用聖靈為祂的門徒施浸的那日,一共剛好就是70周490天(70個7)。這是但以理書九章的七十個七預言在第二個層面的應驗。這是我們過去無法推算的,直到NASA將鏡子放到月球上,我們才知道這些,不然,我們將無法算出這精准的日期。
這意味著,我今天分享的,是今天之前的所有世代的人無法教導你的。五十年前,我剛開始研究時,我根本不知道到今日我可以教導你們這些資訊,與此同時我們也就有了很大責任,要把我們知道的傳講出去。
三、《啟示錄》第五卷福音書解讀
1、《啟示錄》的受書人
【啟示錄1:1】耶穌那受膏者的啟示,就是神賜給他,叫他將(在耶和華的日子)(和合本翻譯:主的日子)必要快成的事指示祂的眾僕人。
“僕人”這個詞,要回溯到《申命記》和《民數記》。聖經當中,大多數的奴僕都是契約性質的奴僕,為了還清債務,他們把自己賣給主人一段時間。就如同當初很多人從歐洲或中國來美國,把自己賣作奴隸一段時間,作為留下的方法。在聖經中,是沒有破產的,如果你欠某人的債,還不上,你就要把自己賣給可以為你還債的人,做他僕人。最長年限是六年,第七年你就釋放得自由。
但是,如果你愛你的主人,主人也很愛你,把你照顧得很好,你和主人就可以到城門口長老們面前。僕人說:“這是我的主人!我愛我的主人,我心甘情願要終生服事他。”主人說:“這是我的僕人。我在每件事情上都信任他。凡是他出去所簽的合約,我都會支援他,為他背書。”然後主人就將僕人的耳垂按在城門上,用鋸齒狀的錐子錐過去;當僕人的血順著頸項流下來,主人就把一個金耳環戴在他耳朵上。那時候,僕人當眾承認宣告說,這是我的主!那主人也當眾承認宣告說,雖然這個僕人的身份是自由的,但從現在起,他成為我終身的僕人,服事我[12]。
這就是《啟示錄》裡所講“僕人”的意義,即:某人因債務賣身給某位主人為僕,當他債務還清,且賣身期限已滿,得著了自由的身份,但是他仍舊甘願終身服事這位主人。僕人法定的義務已經完成了,可僕人對主人說:“你是我的主人,我心甘情願,一生一世服事你。”啟示錄開宗明義地說,本書就是寫給這種人的。這不是寫給那些只在復活節和耶誕節進到教會裡的人,而是寫給那些向耶穌說,“我所有的身家性命,都是你的”那種人。
2、國民與祭司
【啟示錄1:5-6】並那誠實作見證的、從死裡首先復活,為世上君王元首的耶穌基督。他愛我們,用自己的血使我們脫離罪惡(古卷作“洗去”),又使我們成為君王,並作他父神的祭司。
彌賽亞耶穌是誠實作見證的,是從死裡首先重生的;祂是萬王之王,統管全地。祂愛我們,在祂的血中,把我們的罪惡洗淨。現在重點來了:祂使我們成為父神的祭司和君王。這句話是耶穌在四福音書所成就的每一件事情的總結。祂用自己的血洗淨我們的罪,祂使我們成為神的君王和祭司。
3、超連結解讀“國民與祭司”
為了明白這個真理,我們必須回到《出埃及記》,我來給你們講故事。
照英皇欽定本,以色列民是在第三個月的時候出了埃及,而和合本翻譯是“滿了三個月”的那一天,兩者意思是不一樣的。在希伯來文中,它說的是第三個月新月出現的那一天,來到西奈山。我要給大家看這個圖,在距離西奈山8英里的地方,是摩西擊打磐石出水之處,如右圖。這是上個月從沙烏地阿拉伯用無人機拍攝的。這是摩西擊打的岩石,其中流出兩條河流,餵養了整個以色列民族。[13]這發生在抵達西奈山之前的路上。
當我們到達西奈山,神呼召摩西上到山頂,神說,我要你聚集所有以色列的長老,曉諭他們:你們親眼看見我用大能的手將你們帶離埃及之地。在營地的每一個人都見證了我帶你們出埃及的神跡。你們親眼看見我將你們從法老手下釋放,並毀滅法老的軍隊于紅海。如今,如果你順從我的聲音,謹守我的約,你們將成為君王和祭司的國度。
《出埃及記》19:3-6 摩西到神那裡,耶和華從山上呼喚他說:“你要這樣告訴雅各家,曉諭以色列人說:‘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們都看見了,且看見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如今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眾作屬我的子民;因為全地都是我的。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這些話你要告訴以色列人。”——NIV和合本;
希伯來文版本是:“你們將成為我的珍寶。”珍寶(Segullah)的意思是,君王不會讓任何人觸碰的寶物,祂自己緊緊捧握在手中:你就是我最寶貴的珍寶。你們已經看到我是你們的救贖主,現在你願意讓我成為你們的主嗎?你願意做任何我吩咐你謹守的事情嗎?只要你願意,你就成為我的先知,你將在全地代表我;你們將成為君王和祭司的國度。你們是祭司的國度。
以色列民回應說:“耶和華所說的每一件事,我們都願遵行。”摩西就上山把百姓的話,回饋給耶和華。然後耶和華又進一步指示:“告訴百姓要分別為聖三天,做預備;到第三天的早晨,當號角吹響的時候,我要做一件非常奇特的事情,就沒有任何人再會懷疑你摩西了。在山腳下用12根柱子四圍設立界限,任何人或動物都不允許越過這界限,沒有人可以上西奈山。”
於是摩西下山,百姓們自潔預備了三天。第三天早上,從山的邊界,三天都無人可以觸碰的這山,突然有號角吹響,號角聲太大,以至地大震動,連岩石都裂開了。隨後角聲越來越響,神的同在好像燒著的火爐,從天而降,坐在西奈山頂上。那時的火、閃電、雷鳴,是從未有人見過的。百姓們遠遠地站在山的四圍,距山有約一英里之遠的營地,恐懼戰驚。突然號角聲停止,從高爐當中,有全能者的聲音大聲說:“摩西,摩西,上來,上到這裡來!”在以色列全體百姓面前,摩西就走上山頂,燃燒的火爐中。從此,摩西的簡歷再也不需要任何背書了。
摩西從神得了進一步的指示,就下山與眾百姓說:“你們走近前來,走近前來。”從那個燃燒的火爐當中,全能者的聲音大聲發出,頒佈祂的十條誡命。所以我告訴你們要忘掉電影《十誡》,那兩塊石板當時還沒有出現,直到40天以後。以色列百姓站在那個燃燒的火爐的山下,祂大聲宣告說:“我就是那位把你們領出埃及地的神!在我面前,你們不可有別的神!”
我們全然不知,神頒佈每條誡命之間間隔了多久,可能是幾分鐘,也可能是一小時,以至讓百姓們理解。但是我們確實知道,十條誡命頒佈以後,以色列人在那一段靜止的時段裡,他們做了一件事。地還在震動,天空仍在燃燒,全體以色列民對摩西說:“摩西,摩西,請求你,我們恐怕要死了;你獨自去上山,跟全能者說話吧。你回來後,告訴我們祂所說的,不論祂說什麼,無論你告訴我們什麼,我們保證,我們都願意遵行。但是我們恐懼,我們可能快要死了,如果我們繼續再經歷眼前這景象的話。”
摩西又一次上山,把百姓的話告訴耶和華。耶和華說:“好!他們說得很好,就按照他們說得辦吧!我不再從這燒著的大火爐中與他們說話了。我將跟你摩西說,你再告訴他們,他們必須服從你。但是我知道,他們是硬著頸項、心裡頑梗的百姓。我現在告訴你,任何人絕不允許加添我給你摩西的這十條誡命,任何人也不可以刪減這十條誡命。但是我太瞭解這些人了,他們是將會加添和減去的。將來,我還會為他們差遣另一位先知,就是像你摩西這樣的先知,祂聽我的聲音,與我面對面的認識。祂將只講我對他所說的話。百姓必須要聽且順從那先知的話。凡不聽,也不順從的,他們將被盡職調查,詳細考察;他們將被審判,按照他們是否遵守那先知的話進行審判。”你們有誰知道“那先知”嗎?像摩西一樣的先知,直接聽見全能神說話,且只說全能神說的話。在福音書尤其是約翰福音提及“那先知”,摩西預言的“那先知”。
4、節期:破譯耶穌事奉時序的關鍵
現在我總結一下【出埃及記21-26章】。當摩西再次上山,去聽耶和華所頒佈的其他誡命。第十條誡命之後的第十一誡命是:“不要效法外邦人的行為,不要學他們敬拜他們的神的方式;然後同樣的事說是為了敬拜我,這是令我憎惡的。甚至不要讓別神的名,從你們口中說出來。但是,你們每年要三次,到我賜下我名的地方來守節。”這些節期在《利未記》以及《申命記》中宣佈,分別是
1)逾越節和除酵節
2)七七節Shavuot或稱五旬節
3)住棚節
“一年三次,所有以色列的男丁,必須上到我指定的地點守節期。”耶穌作為以色列男丁,必須遵守妥拉中的這些節期,祂必須在每一個耶和華的節期,上到耶路撒冷。請看下圖,這天就是耶穌受浸的日子,馬太、馬可和路加都記載了這個事件。當時他們都不在場,他們也沒有與耶穌一起在曠野禁食40天。但是,因為耶穌之後告訴了他們,所以這個記載是精准的。40晝夜禁食滿足以後,第41天的時候,魔鬼進前來試探耶穌。這個試探的精華在哪裡呢?
5、耶穌被試探的核心
撒旦試探耶穌是通過引用經文,撒旦帶耶穌到聖殿頂端,對祂說:“你跳下去吧;因為經上記著說:神會托著你,免得你的腳碰到石頭上。”如果當時耶穌真的回應撒旦,跳下去會怎樣呢?那祂就打破了摩西所說的預言,摩西預言的是“那位先知,只會做耶和華神告訴祂去做的事”,而非撒旦說服祂去做的事。祂不會以任何方式回應撒旦的試探,按照祂自己的意願行事。摩西說:“若那先知,按照自己的意志做了任何事,那先知就必死。”
那時,撒旦又帶祂上了一座最高的山,將地上列國與列國的富貴榮華都顯出給祂看,撒旦說:“這一切都已經交付我手中了,誰拜我,我就給誰。來俯伏敬拜我吧,就把這一切都是你的了。”
耶穌並沒有挑戰撒旦在地上的合法權柄。耶穌承認撒旦是這世界的神。祂知道,亞當本來是世界的統治者,是小寫的“god”。就因為亞當沒有遵守神的話,這個統治世界的權柄,就被撒旦所竊取了。就這樣,亞當將統治世界的權柄拱手奉送給了撒旦。所以,保羅說,撒旦是這個世界的神。因此,撒旦手中的權柄,必須通過合法的方式奪回來。
四、耶穌事奉的開始
1、施洗約翰的見證
下一事件發生在耶穌受試探的同一天。
《約翰福音》是從耶穌受試探那天開始寫的。約翰——施浸者,在約旦河裡為人們施浸(那個地方離我的家大約五英里)。約翰為祂施浸,耶穌從水中上來之後,立刻被聖靈引到曠野40晝夜,第41天,受撒旦試探。就在同一天,由法利賽人掌控的公會從耶路撒冷差祭司和利未人來問施洗約翰說:“你是那先知嗎?”——摩西預言的那先知嗎?約翰回答說,不是的。他們又問:“你是那彌賽亞嗎?”他回答說,不是!(那時候人們並不清楚“那先知”和“彌賽亞”是不是同一個人)他們又問:“既然你不是,你為何在曠野中,約旦河施浸呢?全以色列地,每一個猶太會堂中都有受浸池啊!”
施洗約翰開始作見證,那位差我來施浸的、天上的父對我說:“你看到誰的身上有聖靈降臨,且停留在祂身上,祂就是那要來用聖靈和火施浸的人!”而我真的看見了,就在41天以前。我看見聖靈仿佛鴿子落在那個人身上,又有聲音從天上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
隔天,約翰站在約旦河邊上,看見耶穌從受試探的曠野回來。那一天是幾號?亞筆月一號,一年之首。約翰說:“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約翰福音》特別指出,這是約翰作完見證的隔天,約翰與他兩個門徒站在一起,對他們說:“看哪,這位就是我說的,祂就是神的羔羊。”
兩個門徒離開約翰,當晚與耶穌同住。第二天早上,他們走五英里路,到加利利海。腓利當時還在湖上打魚,之後腓利加入他們,到了伯賽大(加利利湖的東北角)。在我的客廳可以清楚地看見那個地方,對角線大約離我十英里的距離。在那裡他們找到拿但業。耶穌把自己啟示給拿但業,詳細的內容見於《編年體福音書》。
2、迦拿婚筵的神跡
【約翰福音2:1-6 】在加利利的迦拿有娶親的筵席……照猶太人潔淨的規矩,有六口石缸擺在那裡……耶穌對用人說:“把缸倒滿了水”他們就倒滿了,直到缸口。
接著《約翰福音》說,在第三日,就是按耶和華的曆法來說一個禮拜的第三天,在迦拿有一個婚宴,距離伯賽大約半天的路程,耶穌去到這個村落。那時,耶穌玷污了法利賽人用於潔淨之禮的石缸,很多人稱之為“變水為酒”的神跡。
如果你瞭解當時的文化背景,就知道,一進門看到的六口石缸,裡面的水是用來做潔淨用的,說明這是場正統法利賽人的婚禮。那是法利賽人的規定,並非摩西從耶和華那裡來的律法。你可以用餘生來搜索《聖經》,你絕對找不到任何關於用儲水石缸來潔淨猶太人的規定。你在哪裡可以找到呢?在《塔木德》裡!那是猶太律法百科詞典。在這部百科詞典裡,他們寫下了加添於妥拉的成千上萬的規條。
耶穌做了什麼呢?酒用完了,祂母親當時是那場婚禮的負責人。祂母親對僕人說,照祂所說的去行。我猜想,當時耶穌和祂母親的對話大概是這樣的:“母親,我來負責處理酒的問題,但是要用我的方式。”母親說:“哦!耶穌!請求你不要管那些法利賽人吧,就這一次,不要管他們吧!”耶穌說:“如果這些僕人們安靜地去做,不說是誰讓做的,就沒問題了。”
於是,耶穌吩咐僕人把石缸都裝滿水。《約翰福音》提到,僕人們一直把水灌滿至缸口邊,這說明他們真的明白拉比的教導。這是一場婚禮,石缸裡的水,必須合乎純淨禮儀的標準。當你去蓄水池中打水的時候,所用的取水器皿,之前可能是裝過醋,或酒的器皿。這本來沒有什麼錯,但是,若是作為禮儀潔淨用水的話,這樣的水是不乾淨的。所以,如何製作符合法利賽人規定的聖水呢?法利賽人怎麼規定禮儀潔淨用水的呢?
首先,必須將水放入石頭做的缸裡,因為他們認為,石頭做的才不會被罪所穿透。那種石缸很難製作。換做現在的製作價值,一口缸要賣到5至10萬美元。直到今日,那種石缸還是存在的,有些石缸存放在到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其次,怎麼做呢?按照《塔木德》規定,水必須灌到缸口。然後你要把石缸帶到受浸的水池那裡,受浸池的水剛好碰觸到石缸口的邊緣的水,兩種水彼此親了一下以後,你把石缸整個拿起來,裡面的水就是聖水了。
但是,耶穌是怎麼做的呢?祂吩咐僕人們往石缸灌水,他們就將石缸灌滿水到缸口。耶穌接著吩咐他們說,舀一勺水出來,送給首席拉比(通常是法利賽人婚禮的主持人),就是管筵席的人,讓他們嘗一嘗。他嘗了以後說,這是整個以色列山谷從未製作出過的上等好酒。所以那一天,大家都盡情享用了創世以來最美的美酒。當時那些拉比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若這位首席拉比知道這上好的酒是從哪裡來的,他必即刻憤然結束這場婚筵。這些石缸裡的水,是連一滴醋或酒的成分也不可以有的。可現在被世界上最好的酒給污穢了。
耶穌行了這個以水變酒的神跡,特意敗壞法利賽人所規定的石缸潔淨禮。使徒約翰就這樣記載說:“這是耶穌所行的第一件神跡,是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的,顯出祂的榮耀來;祂的門徒就信祂了。”(約2:11)他們看到了耶穌當時的臉發光嗎?不是的!在希臘文中,是Doxa,被譯成“榮耀”,同時也可譯成“審判”,應該按照上下文的意思來決定怎樣翻譯。當祂的門徒們看到耶穌公義的判斷,反對法利賽人的法則和規條,他們就明白並信祂。
這就是耶穌的兩刃利劍,祂劈開了法利賽人制定的規條和神永恆的妥拉。我們意識到這才是神跡。但是你們將會看見,耶穌所行的每個神跡,都是特意違反法利賽人制定的法則和規條。祂持續不斷地將神的誡命顯明在人們面前,並且揭露法利賽人的虛假宗教體系。
第三部分 耶穌使我們成為君王及祭司
講座視頻:(2018年9月20日發佈)https://youtu.be/vQ7tx53ZytU
一、血約
1、西奈之約
眾百姓站在火爐般的西奈山下,恐懼戰驚,擔心他們在這燒著的山下快要死了。摩西再次上山,全能的神繼續賜給摩西祂的指示:第十一條誡命——【出埃及記23章】不要提別神的名號,也不要從你口中說出而被聽見。應一年三次向我守節:一年三次,男丁要在出現在Yehovah面前。
《出埃及記》23:13凡我對你們說的話,你們要謹守。別神的名你不可提,也不可從你口中傳說。
《出埃及記》23:17你們要一年三次,向我守節。一切的男丁要一年三次,來耶路撒冷朝見耶和華神。
誡命繼續被指示,記錄在出埃及記之後的幾個章節。然後摩西下山,以色列民中年輕的男子就宰殺公牛犢獻平安祭,這是獻予神的平安祭,表示與神團契。
《出埃及記》24:3-8 摩西下山,將耶和華的命令、典章都述說與百姓聽。眾百姓齊聲說:“耶和華所吩咐的,我們都必遵行。”摩西將耶和華的命令都寫上。清早起來,在山下築一座壇,按以色列十二支派立十二根柱子。又打發以色列人中的少年人去獻燔祭,又向耶和華獻牛為平安祭。摩西將血一半盛在盆中,一半灑在壇上;又將約書(出埃及記20:22-23:33)念給百姓聽。他們說:“耶和華所吩咐的,我們都必遵行。”摩西將血灑在百姓身上,說:“你看這血約(KJV)是耶和華按著一切話與你們立約的憑據。”
當他們在宰殺公牛犢的時候,摩西在一個小卷軸上面,寫下耶和華神在西奈山上指示給他們的其餘的律例典章——在我們的《聖經》裡只有六頁。這些誡命都是以色列百姓承諾要遵行的。
摩西吩咐以色列的年輕人去收集公牛祭牲的血,裝在銅盆裡。摩西手拿牛膝草在公牛血中浸透了,灑在剛剛寫完的卷軸上面;然後再一次沾滿,灑在祭壇上。在一整天的烈日下,帶著一桶一桶的公牛犢的血,他走遍250萬百姓中間,將血灑在每一個人身上。這是一個非常戲劇化的場景,然後摩西說:“看哪,這就是那血約。”(此處和合本翻譯不準確)
何謂“血約”呢?立約的雙方,任何違反了這個約的一方,就會像流這血的牲畜一樣死亡。如果以色列人觸犯了這個血約,以色列人必須被處死;如果耶和華違反了這個血約中祂要做的那一部分,祂也必須死。
2、以色列背約
然後,摩西再次上山,因為耶和華神對他說,我要給你兩塊石版,上面刻著十條誡命,即首先的那十條。摩西就上山,禁食40晝夜,不吃不喝。《出埃及記》二十五章以後,全能的神首先指示他建造一個會幕,因耶和華要住在其中。祂告訴他們要建造約櫃放於會幕中,包括:金香爐、會幕外面銅制的洗濯盆、七盞燈的金燈檯等所有要放進會幕的器具,其細節、尺寸都曉諭了摩西。最後用六節經文,神重申了安息日的重要性。然後神給了摩西兩塊石版,其上的內容是神用手指所寫的,正如神應許的。
就在摩西領受兩塊石版的同時,耶和華對他說:“下到營裡去吧,有麻煩了。”摩西從山上下去,看到百姓在等他的時候,做了一件事!他們建造了一個金牛犢。除了這一個金牛犢,他們還在岩石上雕刻許多埃及的牛神像。亞倫接下來做的事情,使他喪失了進入應許之地的資格。他站在那個祭壇前說:“這是以色列的神,就是帶領你們出埃及地的。”他揭幕了祭壇頂上的金牛犢,然後宣告:“明天,我們要守耶和華的節期!”
摩西下山的時候,正當亞倫發表那個聲明。全能者對摩西說:“退後,摩西!我要殺了他們!就是現在!我要從你開始,我要使你的後裔成為一個偉大的民族!而這些百姓,我要把他們都消滅掉!往後站,摩西,看我的忿怒,如熱蠟一般!”為何耶和華說:退後,我要將他們都除滅?因為以色列民打破了血約:“除我以外,沒有別神!”以色列民都堅持不了40天。但凡背約的,必死。摩西拿著石版,扔下去,摔碎了。
【出埃及記32:19-21】摩西挨近營前,就看見牛犢,又看見人跳舞,便發烈怒,把兩塊版扔在山下摔碎了,又將他們所鑄的牛犢用火焚燒,磨得粉碎,灑在水面上,叫以色列人喝。摩西對亞倫說:“這百姓向你做了什麼?你竟使他們陷在大罪裡!”
3、祭牲的代贖——恢復血約的代價
然後摩西再一次走回山上,再次禁食四十晝夜,不吃不喝。他將自己帶到死亡的邊緣,為整個以色列人代求。他說:“不!你不能從我開始,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你把以色列從埃及領出來的,現在如果你毀滅他們,全世界都會認為祢耶和華沒有能力把他們帶進迦南美地!”經過再一次四十晝夜的禁食,不吃不喝,他與神達成約定不毀滅這個國家。然後耶和華說:“好,摩西,我要你鑿出兩塊石版帶來給我;我將在其上寫與先前那石版上一樣的話語。”
【出埃及記34:1-5】耶和華吩咐摩西說:“你要鑿出兩塊石板,和先前你摔碎的那版一樣;其上的字我要寫在這版上……摩西……清晨起來,照耶和華所吩咐的上西奈山去,手裡拿著兩塊石版。耶和華在雲中降臨,和摩西一同站在那裡,宣告耶和華的名。”
就在那40天裡,摩西就好像將自己的心當做石版,呈現在耶和華面前,讓耶和華直接把祂的誡命,寫在摩西的心版上。摩西被要求鑿出石版,帶給神;然後全能者用祂的手指寫下誡命,與祂第一次所做的一樣。但在祂送摩西下山回去之前,祂增加了另一件會幕中的器具。神說:“好,摩西,我不將他們全部毀滅,但他們欠下一個死刑,我無法改變這一點。他們與我立下了血約,我無法改變。”
“因此,我要你去建一座銅祭壇,用於審判;放在洗濯盆的前面。在你去到洗濯盆之前你必須先到銅祭壇那裡(——洗濯盆預表《啟示錄》裡摻雜著火焰的玻璃海)。你必須先在銅祭壇獻祭,才能到香壇前敬拜。在你進入燈檯所在的聖所之前,必須要經過這些步驟。我的百姓將在銅祭壇上獻祭,年復一年,一個世紀又一個世紀,一個千禧年又一個千禧年,以提醒他們,他們欠下的這個死刑;他們要一直這樣做直到這個死債被償還。遺憾的是,唯一付清死債的方法,是犯罪一方的死亡。”
獻祭的祭壇,只是一種暫時性地、推遲死刑的執行而已。別無所選,以色列必須死。除非有從未毀約的一方,自願代替犯罪的那一方去死,才可以與以色列更新這個血約,因為死債已經償還。這血約是讓我們成為君王和祭司的,整個約是在血灑下去的那一刻生效的。
4、耶穌的代贖——更新之約的代價
後來,那位無罪的為我們成為了罪。祂站在我們的地位上,為我們償還了死債,我們被恢復為祭司和君王,所以啟示錄一章5節的兩句話,概括了四福音書的全部內容。祂已用祂的血洗淨了我們,為我們償還了死債,使我們成為君尊的祭司和聖潔的國度。因此,祂更新了整個約,使我們成為祂在世上的代表。這就是為何我們在所有事情上都虧欠祂的原因:這也是為何我們的刑罰已經被還清了,我們自由了;但是我們說我願意做你的奴僕,我們的餘生都將做你的奴人,因為我們愛你,我們想侍奉你。
【啟示錄啟1:5】並那誠實作見證的,從死裡首先復活,為世上君王元首的耶穌基督,有恩惠、平安歸與你們!他愛我們,用自己的血使我們脫離罪惡(“脫離”有古卷作“洗去”),
【啟示錄1:6】又使我們成為國民,作他父 神的祭司。但願榮耀、權能歸給他,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以上是啟示錄一章中的一個詞和兩行經文的講解,其餘的等以後再講。
這張照片就是在西奈山的山腳下,亞倫和以色列人在金牛犢的祭壇牆壁上所刻畫的,埃及的兩個牛神的畫像。
現在根據阿拉伯皇室的命令,把這裡圍起來,當做歷史古跡,不可隨便進入。那個金牛犢的石頭祭壇,至今還存在。
這張照片就是石油公司的工程師們,和拍攝電影的人,才能夠進入那裡,他們正在用尺測量那個祭壇的長度。這裡是當年亞倫宣告說,“看哪,這就是帶領你們出埃及的耶和華神”的地方。
二、耶穌事奉的早期
在十句話後面,再加上一條誡命,成為第十一條誡命。就是《出埃及記》23:17 一切的男丁要一年三次朝見主耶和華神。
現在我要來教導這張圖表(圖表截圖見下頁)。
圖中紫色部分代表《馬太福音》,綠色代表《馬可福音》,紅色代表《路加福音》,藍色代表《約翰福音》;這些詳述了耶穌服事的每一天。圖中較深的顏色,是我們精確地知道耶穌在那一天所在的地點。較淺的顏色,是我們知道那一天耶穌在那裡,但我們不知道祂具體在做什麼。
舉例說明。馬太、馬可、路加詳述了祂的受約翰浸,接下來的40個晝夜在曠野禁食。第41天,試探發生了;同樣在那一天,法利賽人宗教領袖,以及由法利賽人領導的公會從耶路撒冷差祭司和利未人來問約翰:“你是那彌賽亞嗎?”接下來的那一天,耶穌從曠野回來時,約翰看見祂就說:“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
我們已經涵蓋了下一天,直到那一周的第三天,就是迦拿婚宴那日。在祂故意地玷污了法利賽人用於潔淨禮的石缸以後,耶穌與祂的家人下到迦百農——在加利利湖旁邊,住了不多日。
1、耶穌事奉的第一個逾越節
為何是 “不多日” 呢?看看日期吧!此時快到那個月的14日號(距離亞筆月十四號很近了),就是逾越節的羔羊在耶路撒冷要被獻祭的日子。他們只有剛剛好的時間上到耶路撒冷,要在星期天(一周的第一天)清早動身。這是在Common Era(西元)27年,那一年,逾越節獻祭的羔羊將要在週五下午被宰殺。這代表,初熟節會在那一周的周安息日日落時開始。這也是為何尼哥底母是在晚上來見耶穌,因為那時正剛剛進入初熟節,尼哥底母是猶太公會(Sanhedrin)中第一個初熟的果子(第一個相信耶穌是彌賽亞的猶太人)。節期過後,耶穌留在猶大地,為很多人施浸。當時還有施洗約翰也在猶大地施浸。
我要給你們講個有趣的事,他的名字並不是約翰(John),他也不是浸信會(Baptists)的[14]。他的名字是Yohanan,“酉哈難”(根據希伯來語發音)。他是一個祭司,因為他的父親是一位祭司。他母親也是從亞倫的血統下來的,所以他是作為一名很高階層的祭司來為彌賽亞修平道路。
Yohanan和耶穌當時都在猶大地,他們待在那地直到除酵節以後。當耶穌發現此時法利賽人已經知道,祂所施浸的人以及跟隨祂的門徒比約翰要多,耶穌便離開了猶大地,回到了加利利;祂在回避與法利賽人過早地對抗,所以祂離開了耶路撒冷。
2、服事撒瑪利亞婦人(約4:1-42)
耶穌向耶路撒冷以北步行18個小時(車程1.5小時),到了基利心山,即撒瑪利亞的殿(祭壇)的所在地。耶穌在一個井邊停下來,差門徒們到村莊裡去買一些食物。步行18個小時,約是兩天的旅程。
祂坐在井邊休息的時候,有一位撒瑪利亞的外邦婦人來打水。耶穌對她說:“婦人,給我點水喝吧!”她回答說:“你們猶太人不是從不與撒瑪利亞人打交道嗎?你一點不想與我們有瓜葛,除非你想要從我們這裡得到些什麼。”耶穌說:“婦人,如果你知道正與你說話的是誰,你早就向我祈求了,我也會給你活水。”耶穌在與她談話的過程中,把她一生的事情都講出來了,還提到她有五個男人,她現在的男人不是她的丈夫。
婦人當場就嚇呆了,說:“先生,我知道您是個先知!”這可能是她一生中的第一次遇見過先知,她是這樣說的:“這個人把我一生中所有做過的事都說出來了。”婦人又說:“我們的祖先說,我們應該在這(基利心)山上敬拜神,但是猶太人說,應該在耶路撒冷敬拜神。您認為應該在哪裡呢?”
18年前,我到撒瑪利亞人大祭司家裡做客,那一天是住棚節的第一天。現在只剩下600個撒瑪利亞人在那個村莊,基利心山上。Paul長老也與那位大祭司握過手。他們所讀的書,全是手抄本的。我們打開他們的妥拉【出埃及記19章】,其中清晰可見地寫著十誡:你們必須在基利心山上敬拜神。他們改動的妥拉有267處,以符合他們的宗教。婦人問的就是個問題:她想知道究竟是猶太人對,還是他們的祭司對。
耶穌當時給她的回答好像答非所問,或是話中有話,有什麼密碼在祂的話中似的。在《約翰福音》4:21-23:“婦人,你當信我,時候將到,你們敬拜父,也不在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你們所敬拜的,你們不知道;我們所敬拜的,我們知道。因為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但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敬拜的,要用靈和真理敬拜父(KJV:When the true worshipers will worship the Father in spirit and truth);因為父要找這樣的人敬拜祂。”當時耶穌這樣回答,是可以讓眾人接受的。
《約翰福音》4:25-26,婦人對耶穌說:“我知道那稱為那彌賽亞的要來,祂來了,必將一切的事都告訴我們。”這句話在你與猶太人相處的時候,非常好用。來聽聽耶穌是怎麼回應的,祂首先向外邦人宣告自己那彌賽亞的身份——耶穌對她說:“這和你說話的就是祂。”這是第一次而且是唯一一次,耶穌在服事之中宣告祂的真實身份。
當耶穌宣告自己那彌賽亞的身份以後,那位撒瑪利亞婦人當場放下水罐子,飛奔回到撒瑪利亞的村莊,路上碰到門徒們買來食物向井邊走去。他們看到那婦人急急忙忙地跑進村莊,對人們大喊說:“你們來看啊!這裡有一個人,他將我素來所行的一切事都說出來了;這不是那彌賽亞嗎?”
與此同時,門徒回到井邊。彼得說對耶穌說:“夫子啊,要不要給你的魯賓三明治塗點千島醬啊?”耶穌說:“孩子們,我有東西吃,是你們不知道的。”馬太說:“兄弟,你一個小時前就說過你很餓了,現在你什麼都不吃了嗎?”祂回答:“我吃的食物是你們無法想像的。你們豈不是說,還有四個月就收割了嗎?”
那時候才過完逾越節,七七節(五旬節)還沒有到,四個月以後才是大豐收。但耶穌指著他們背後的撒瑪利亞村莊說:“看哪,你們向田地觀看,莊稼已經白了,可以收割了。”因為耶穌已經看到,村莊裡的人們聽見那婦人的見證以後,都穿著他們傳統的白色長袍一起跑向耶穌。撒瑪利亞的傳統服飾是白色亞麻一件式長袍。直到今日,在所有節期當中,他們都依然穿著白色亞麻長袍,長到腳踝、手腕,腰間系著紅色或紫色的腰帶。在以色列是沒有白色莊稼的,他們看到的是成百上千的撒瑪利亞人,穿著白色的長袍,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正從村裡出來,要看祂。
在那一群撒瑪利亞人中,有一個是他們的大祭司。照著他們的歷史記載,他是第49任撒瑪利亞大祭司,名叫“酉哈難”(Yohanan),我們翻譯成約翰。他對耶穌說:“我們聽見那婦人所說的,但是我們沒有相信她。但是我們聽到了你的話,我們就知道,你確實是那彌賽亞,你是世界的救贖主!”耶穌與那些撒瑪利亞人在一起同住了兩天。他們是外邦人,他們甚至不是以色列人,但祂花了兩天的時間與這些外邦人在一起;在兩節經文中,兩次提到祂花了兩天的時間與他們同在。
為何是兩天?我們知道,在耶和華看來,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先知以賽亞預言說:那彌賽亞要先開外邦人的眼睛。我們正身處於兩千年外邦人世代的尾聲,這不是說,過了這個兩千年以後,外邦人就不會再得救了。而是說在這個兩千年裡,以色列人會某種程度的失明(臉上被蓋了部分的帕子),這是神的計畫。但這某種程度的眼瞎將被除去(遮住以色列人臉上一部分的帕子將被揭開)。保羅說,當這部分眼瞎被除去的時候(帕子被揭開的時候),好像死而復生一樣。這也是為何,將有十個外邦人要拉住一個猶太人的衣襟說“請教導我們吧,因我們知道神與你們同在了!”
這種暫時性部分的帕子是加在誰身上呢?不是只有加給猶太人那兩個支派,而是加給全體以色列人,包括很早以前被趕散到全世界的以色列人。當初亞述王把北國十個支派的以色列人擄去,驅散到全世界,從此後,以色列的拉比們就稱他們為“以色列失落的十個支派”,或“雅各家失落的的羊”。
3、醫治迦百農大臣的兒子(約4:43-54)
兩天以後,耶穌繼續行走,就到了迦拿,就是祂先前變水為酒的地方(見下頁圖表)。在那裡,一個從迦百農來的有錢人見祂說:“我兒子快要死了,請你來為他禱告吧。”但耶穌沒有去,祂說,你回去吧,你的兒子已經好了。那人在迦拿住了一個晚上,第二天在他回家的路上,遇到他的僕人告訴他說,你的兒子已經好了。他問僕人,何時好的?僕人回答說:昨天。因此我們知道,他在迦拿住了一個晚上。這就是《編年體福音書》的其中一條時序,它是由有很多小的細節共同建構起來的。
4、預備守五旬節
那麼耶穌為何不去那有錢人家裡呢?因為祂必須去耶路撒冷守五旬節(七七節),必須在第六日,就是安息日的前一天抵達耶路撒冷。請記住,五旬節(七七節)一定是在星期日。全體以色列男丁都要聚集到那裡,必須在節日的前一天抵達,那天是安息日,或者在星期五抵達。有幾十萬以色列人,在星期五的時候,已經聚集在耶路撒冷了。當我自己住在那裡的時候,有多次去耶路撒冷守五旬節。那時候正是非常炎熱的日子,最涼快的地方就是一塊四個足球場那麼大的畢士大池子。
5、在畢士大池醫治癱子(約5:1-18)
在畢士大池子那裡,有一個癱了38年的人。眾人都知道他瘸了,38年不能行走。成千上萬的人站在門廊下面的陰涼處,池子周圍,等待下一天上到聖殿山。耶穌直接走到那個癱子旁邊,說:“你想要得醫治嗎?”那個人給了一堆蹩腳的藉口,表示跛腳的人能做的有限,“我有試著去到池子裡,但每一次要下去前就有其他人先下去了……”。耶穌說:“我只是問你,想不想得醫治?”祂抓著那癱子的手,拉他起來,他立時可以行走了。他一邊走一邊跳,讚美神。
然後,耶穌指示那人做了一件事,使得法利賽人想要殺祂。耶穌告訴那人說:“拿起你的褥子,卷起來,帶著走吧。”他的最大尺寸(KING SIZE)床褥,只是一張竹席子而已。這人就順從,卷好他的褥子,導致法利賽人狂怒;耶穌剛剛叫那個人違反了Eruv(法利賽人制定的安息日融合邊界)的規定。現在我以現代生活的例子來解釋Eruv。
三、耶穌打破法利賽人的安息日規條
在我所住的加利利社區,有一根細細的鐵絲環繞著我們的村莊以及下面的路口,大約覆蓋了3平方英里(下圖)。每週五,社區的拉比會四處檢查,確保線牆沒有斷裂;這條線幾乎就橫在我家前面的路上,這就稱為“Eruv”。在這個線牆之內的所有事務,現在都可以算為我家的範圍;所有住線上牆內的人,線牆以內的區域就是他們的家了,在安息日他們隨便搬東西走到哪裡都可以(在這區域)。如果有的人住在兩個街區外的“Eruv”的另一邊,根據相關的法律,他們不能為了學習《聖經》,在安息日帶著《聖經》來我家研經。
如果你想在《聖經》中找到類似規定,你是絕對找不到的。這完全是法利賽人憑空杜撰出來的規定,但這對於那些遵守類似規條的人來說,可是極其認真的。
在耶穌時代,情形是不同的,那時沒有這種金屬細線,那個時代的“Eruv”的規定是怎麼做的呢?在安息日之前,我要從家裡拿一個籃子,且要從家裡拿很多的小物件放在裡面;我要走一個安息日的路程(猶太人在安息日可走的路程),在地上放一個從我家拿出來的小物件;然後我再走一個安息日的路程,再放一件我家的物品在地上做標記;接著我再走一個安息日的路程,再放一樣東西在地上……
我告訴你們,《聖經》中根本沒有 “安息日的路程”,這也是法利賽人擅自發明的東西。現代法利賽人拉比們,已經分不清神的誡命和他們自己杜撰規條的區別。這和我所成長的浸信會的規條類似,我是浸信會中長大的猶太人,我真是遇到了太多的規條。
一個法利賽人通常的做法是:在安息日之前,已經在家周圍放好東西、做好標記。所以,到安息日時,從我家開始算起,到我所放置最後一件小東西為止的範圍之內,全都算是我家。所以,當耶穌對那個癱瘓了18年被醫治好的人說:“拿起你的褥子,行走吧。”因為這個人,沒有在安息日之前做好“Eruv”記號,所以,他卷起自己的褥子行走的時候,耶穌就讓當時在場的成千上萬的法利賽人看到,他們的安息日的這一條繁文縟節的律法,完全是無稽之談!
第二天是七七節,聖殿山上聚集了成千上萬以色列的男丁們。你們絕沒有從任何好萊塢的電影中看到當時那種壯大的場景。估計在耶穌的時代,有80萬至200萬男丁聚集在耶路撒冷過節。耶穌也在聖殿山上。從那一天開始,法利賽人開始計畫如何除滅耶穌。因為耶穌所行的神跡,以色列人全都看見了,他們無法否認。可是法利賽人看出,耶穌有意讓那個被醫治好的癱子違反他們的規矩,所以他們認為,耶穌必須被處死。這是約翰福音當中很關鍵的一環(約5)。
耶穌在聖殿山的時候正值七七節,祂說:“施洗約翰曾是一盞燃燒著的明燈,你們曾情願暫時喜歡他的光。”此處耶穌所用的語法是過去式,為何祂要用過去式提說約翰呢?那時約翰還沒有被希律王處決啊!耶穌是在夏季末了、喂飽五千人的時候,才得知約翰被殺。耶穌用過去式,是因為約翰已經被希律投入監裡了。
耶穌因壓力離開猶大地時,約翰還在那裡;耶穌出城、去往撒瑪利亞的時候,約翰在猶大地被捕了。馬太、馬可和路加都記載了這個事件——約翰被捕時,祂已離開、去到加利利,開始在各會堂裡教訓人。所以,祂是何時發現約翰被下到監裡的?是在祂上到耶路撒冷,守七七節的時候。就在那一天,祂說:“約翰曾是點著的明燈,你們情願暫時喜歡他的光(願意遵從他)。”
從這個時間點起,馬太、馬可和路加,開始記述耶穌每一天在加利利各會堂的教導,正如經上所記。他們之前都記載了耶穌受浸、勝過試探;在受浸之後的、我們剛剛談論的每一件事,都是約翰記錄的,直到五旬節(圖表上紫色部分)。然後馬太、馬可、路加繼續詳述每一天所發生的事。
重申一下,圖表上深色部分,是我們確定知道耶穌那一天在哪裡;幾種顏色重疊的部分,說明耶穌服事的記載,沒有任何一天被遺漏。就好像有四架攝影機同時記錄一件事。一個涵括了彌賽亞作為君王的細節;一個包含了從彌賽亞作為僕人的角色;還有一個記錄了祂是人的兒子,活出了一切的妥拉;最後一個則記錄祂作為彌賽亞,神的兒子、神的羔羊,為世界的罪獻上了祂生命。
下一章,我們要講述祂的服事,以及祂是如何訓練門徒的。
第四部分 耶穌揭露文士以及法利賽人的規條
講座視頻:(末世先鋒 2018年9月24日發佈)https://youtu.be/qaoywLObvnw
一、引言
很多人很容易稱基督為主,為那彌賽亞,但是又有誰真正願意去聽,去服從耶穌的話語,或去瞭解祂在做什麼?所以,我們應該去聽從並順服神的話語。以希伯來根源來解讀四福音書,就是讓我們知道耶穌到底說了什麼,到底做了什麼事。就好像在馬太福音5:20所寫到“你們的義若不勝過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斷不能進天國。”到底耶穌說的“你們”是誰?祂又為什麼在登山寶訓上,以這個宣告開頭,來教導天國的福音呢?
二、耶穌宣告“耶和華悅納人的恩年”
耶穌在五旬節之後,離開耶路撒冷,祂開始在加利利的會堂裡教導眾人。祂的第一站是在《路加福音》四章所記載的,當時是在拿撒勒人的會堂裡,而且那一天剛好是在安息日。五旬節永遠都恰好落在禮拜日,即一個星期的第一日。那個禮拜的第七日即安息日,耶穌在拿撒勒的猶太會堂裡教導聖經。那是祂長大的地方。
有人遞給祂《以賽亞書》,那是很大的一卷書,超過60章經文。祂打開以後,找到一個地方,在整個會眾面前讀出來:“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祂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恩年。”隨後,祂將書卷合上,坐下來。
在猶太會堂裡,任何人都可以讀經卷、妥拉、先知書、詩篇。但是你必須讀完整個部分,以免人們斷章取義。現代的猶太教稱為“三節經文規則”,你至少必須讀完三節經文。耶穌恰好違反了“三節經文的規定”。
耶穌在講到“報告神悅納人的恩年”時,把經卷合起來——停在第二句的中間。會堂裡的每一隻眼睛都定格在那裡看著祂,他們知道這個規條;耶穌就在這個會堂長大,祂也知道這個規條,然而祂正好就打破了拉比的規矩。每一雙眼睛都在看著祂,耶穌坐下說:“今天這些經文(我剛才讀的那一段)應驗在你們耳中了。”
祂為何停在第二句經文的當中呢?為何祂沒有讀完那一節經文後半句呢?“報告神悅納人的恩年”後半句:“和我們神報仇的日子。”祂不能把後半句讀出來,因為“神悅納人的恩年”現在就應驗了。從那一周的第一天——七七節起,到下一個七七節——祂用聖靈充滿祂們,這一整年就是神悅納人的恩年。這與禧年(50年一次)沒有任何關係。那時,以色列人不守安息年(7年一次)超過一百年之久,甚至拉比會告訴你,在第二聖殿時代,他們也從不守禧年。把恩年算成是禧年完全是外邦人的發明。 耶穌宣告“神悅納人的恩年”,是指從那一年的七七節到下一年的七七節。從耶穌受浸的那日,到祂用聖靈為祂的跟隨者施浸,共70個周,490天。
然後接下來祂做了什麼呢?——羞辱猶太人的驕傲。
《路加福音》4:23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必引用這俗語向我說,醫生,你醫治自己吧。我們聽見你在迦百農所行的事,也當行在你家鄉里。”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沒有先知在自己家鄉被人悅納的。”
耶穌的意思是說,我雖然是被耶和華神所膏抹,來宣告耶和華的恩年,而且要把福音傳講給你們聽,可是你們不會聽我的話,也不會尊榮我。所以我要對你們說實話,當以利亞的時候,天閉塞了三年零六個月,遍地有大饑荒。那時,以色列中有許多寡婦,以利亞卻沒有奉差遣往她們一個人那裡去,只奉差往西頓的撒勒法城一個外邦寡婦那裡去,並拯救她與她兒子。
在那個拿撒勒的會堂裡,耶穌舉了一個又一個舊約聖經中的例子,都是神差先知去特別拯救外邦人,而不是以色列人。耶穌故意舉了這幾個例子來刺激猶太人的驕傲,使他們能夠覺醒起來。可是他們聽見這些話,都怒氣滿胸,起來趕祂出城,帶祂到山崖,要把祂推下去。可是耶穌就像沒有看到他們一樣,直接從他們中間穿行過去了。
三、耶穌在迦百農的服事
1、下到迦百農(路4:31;太4:13-22)
耶穌離開那裡,下到迦百農的家。當祂到了迦百農,經上幾次提到祂的房子在迦百農或者迦百農的家。你可能要問一個很好的問題,這房子是哪裡來的?讓我們先回頭看看。
七七節之前,祂曾在迦拿。有一個有錢人來找祂說:我兒子快死了,請來我家為他禱告。耶穌沒有去,而是對他說,你回家去吧,你兒子已經得醫治了。為何耶穌不去他家呢?你所要知道的就是從迦拿走回耶路撒冷需要多長時間,你會發現在七七節之前祂根本沒有足夠時間。但是第二天,那個人從僕人口中得知,他的兒子已經得醫治了。他回到家以後的下一個週末,他和他兒子會在哪裡?每一個以色列男丁一年三次要到耶路撒冷守節。
那個貴胄和被治癒的兒子,下一個周就在耶路撒冷!七七節的前一天,在耶路撒冷發生了什麼事情呢?耶穌醫治好那個癱瘓38年的人;第二天,祂與一大群人聚集在聖殿山。你知道接下去又發生了什麼?耶穌遇到那個貴胄對祂說:“耶穌,這是我的兒子,就是你在上禮拜醫治好的那個孩子。上周他還躺在床上,現在已經痊癒了,來守七七節。你知道我是個富翁,在迦百農有好幾棟房產,我還有海邊的小屋,都給你隨便使用。你需要一個地方吧,都由我來負責解決!”
我們要做的是把這些所有的碎片拼在一起,每一塊都將富有意義。如果你是那個富翁,你會知道你做了什麼。你會提供地方,會把冰箱裝滿,預備好賓士車的鑰匙恭候祂。
因此,耶穌就去到迦百農的家,那時是週五早上,漁夫們聚在一起修補整理他們的漁網。我現在告訴你一些事,完全不收費的哦!現今我有好幾個朋友,都是加利利湖上的漁夫,他們也是用漁網來捕魚。如果你使用漁網捕魚的話,只能在夜裡,甚至在滿月的夜裡也是不能捕魚的。因為任何的光線照亮漁網,魚會從網中游出去,不會鑽入漁網中了。當太陽從戈蘭高地升起時,漁夫們就不得不收網,早上5點就收工。所以,那時是早上,這些漁夫正在海邊整理他們的漁網。
那時,耶穌剛剛抵達迦百農。於是祂對漁夫們說:“來,跟從我。”漁夫們收起網,跟從了祂。他們去到村莊裡。第二天是安息日,耶穌去了猶太會堂。由此得知,祂是在週五早上呼召漁夫們。因為週五日落進入安息日,他們不再需要工作了,所以耶穌說:“來跟從我吧!”當天晚上,耶穌就跟漁夫們住在一起了。
2、安息日趕鬼和醫治(路4:31-37;可1:21-28)
隔天早上,耶穌來到會堂,有一個被鬼附的人也在那裡。那個被鬼附的人喊道:“我知道你是誰,你就是那彌賽亞,你是耶穌——the Netzer,彌賽亞。我們的時間還沒有到,你現在就來折磨我們嗎?”耶穌大聲說:“閉嘴!從那人身上出來吧!”那人立即倒在地上,口中吐出肮污穢之物。所有在會堂裡的人從未見過這種場面。這種在現代基督教五旬節教派經常發生的事,居然是從受過浸的猶太人開始的。
我們也很不習慣有被鬼附的人在教堂裡彰顯,但是要仔細聽聽,耶穌是怎麼對那個人說的。當那個被鬼附的說,我知道你是誰,你是彌賽亞,神的兒子。耶穌沒有允許任何人說祂是那彌賽亞,祂也不允許這個鬼說。祂說,“閉口!”
一個月後,祂問門徒們一個問題:“人們說我是誰?”門徒回答說:“有人說你是以利亞;是先知之一;是施洗約翰從死裡復活了……很多的版本。”耶穌看著彼得:“你說我是誰?”彼得回答說:“你是那彌賽亞,是永生神的兒子!”耶穌說:“彼得,你是有福的!屬血氣的沒有指示這給你,我也沒有顯明給你,是我在天上父啟示你的!”然後耶穌一個一個地觀察每個門徒眼中的神情,說:“但是,你們對任何一個人都不要提。我必須上到耶路撒冷,因為我將被交到外邦人手中,外邦人將會殺我。”
只有一個人,唯一一個外邦婦女,在井邊被祂私下指示說,祂就是那彌賽亞。為什麼呢?因為祂第一次來到世上不是被視為彌賽亞,並從此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祂來是為償付世人在血約上所欠的死債。我們欠下死債,是因為我們在西奈山的悖逆;我們毀約,祂卻來償還因我們毀約而帶下的死的刑罰。
上面這一點,只涉及到【出埃及記 第19章】。祂第一次來,是作為那先知,是我們必須聽從且遵從的。這就是【申命記 第18章】所言:那先知我們必須Shema(聽從),聽見且順從。就像彼得在七七節那天說的,任何人不聽且不順從那先知所教導的,必死。
在基督信仰的世界,我的經驗是,很多人都非常容易地稱呼耶穌為基督那彌賽亞,但是誰會費心去聽和遵行祂所說的呢?我們本就應該去聽耶穌說的每句話,然後去遵從。這就是為何我現在要教導你們《編年體福音書》,讓你們好知道祂說了什麼,然後該怎樣去行。這是我要把耶穌在四福音書中所說、所行的,都按照時間、場景的順序給你們講明的原因。光是剛剛那些事情,我可以講一個小時。
3、在迦百農的其他服事(太8:14-17;可1:29-39; 路4:38-44)
猶太會堂的禮拜結束後,耶穌去到西門彼得家裡。彼得的岳母病了,耶穌醫治她,她就起來服事他們,預備食物。有人開玩笑說,這就是為何彼得後來三次否認耶穌的原因,因為祂治好了他的岳母[15]。當然,不是這麼回事。
《馬可福音》第1章說,太陽落山了,很多人來到迦百農,帶著一切害病的和被鬼附的,來到耶穌跟前。耶穌醫治好許多害各樣病的人,趕出各樣的鬼;又不許鬼魔說話,因為鬼魔認識祂。
第二天早上,天未亮的時候,耶穌去到曠野禱告,伯賽大是個很空曠的地方。彼得和同伴們追去找到祂,非常興奮地對祂說:“主啊,不要在這裡待著了,趕快回來吧。有一大群人都在等著你,復興已經開始了,我們的事工要大大地展開了!”可是耶穌卻對他們說:“我不跟你們回去。你們要來跟從我!你們要來跟隨我,到各城各鄉去教導天國福音。”可是他們卻不想去。你可以看看每卷福音書的記載,比較以後,你才會發覺,門徒根本就沒有去。在那兩個禮拜中間,耶穌自己走遍了那些會堂,教導眾人。
4、耶穌再次呼召彼得(路5:1-11)
下一次的記載就看到這樣的場景,祂已經下到加利利海邊,有一群人跟隨祂,漁夫們在那裡整理漁網。兩周之前,當耶穌呼召他們的時候,他們還繼續待在自己的船上捕魚。但這一次,他們都已經下了船,正在整理漁網。耶穌對彼得說,我們上船,將船劃到遠一點的地方,我可以對眾人講道。就那個地形來講,那個海岸線的彎曲度,如同一個天然的劇院音響效果,耶穌可以坐在船上,對著岸上的人群,以正常聲音說話,透過水面所傳達的聲音,幾千人都可以聽得清楚。
教導完之後,耶穌對彼得說,現在開船吧,拿出你的漁網來,我們開始捕魚。此時,彼得打算好好給耶穌上上捕魚的課程:“耶穌啊,我知道,你不是個漁夫,對於打魚的事情一點不懂。我們整夜打魚,什麼收穫也沒有。而現在,太陽已經高掛天空了,魚兒們都看得見漁網,早就跑的無影無蹤了。”耶穌說:“只管下網打魚!”彼得的態度是:“好吧!既然你堅持,我也不跟你辯論了。我就下網,看看到底誰說得對。”於是彼得從船上很多漁網當中,拿出一張小漁網出來,隨便向水面上撒出去,然後開始收網。可是沒有想到,魚太多了,他都拉不動,喊來其他人來幫忙,漁網都要裂開了,整整裝滿了兩條船的魚。
那時彼得說了什麼?“主,離開我吧,我是個罪人!”他為何要這樣說呢?因為兩周前,耶穌對他們說:不,你們來跟從我!我需要你們的説明,我要去到各城各鄉。你知道彼得和其他門徒怎麼說?他們說:我們是想要跟從你啊,可是我們還有家庭要養活。我們還要付燈油費,取暖費;還要謝謝主醫好我岳母,我還要養活她。因此他們沒有跟從祂。但此刻,他們剛剛收穫了更多的魚,比一個漁夫一年收穫的魚都多;把魚全部賣掉,所有家用都夠了。“主啊,離開我!我是個罪人,我沒有信任你,我沒有相信!”漁夫們收集完魚,還站在那裡,彼此對望。經上說,他們放棄了漁網,再沒有爭議了,“我們要跟隨祂,無論祂去哪裡,無論祂做什麼,我們都跟從祂。”他們放棄了營生的事業、自己的遺產以及所有的一切。
四、第一次登山寶訓(太5:1-7:29)
登山寶訓的精華就是,耶穌把法利賽人所制定的規條,從摩西所傳的妥拉當中分出去。且告訴他們,直到新天新地,妥拉的一點一畫也不會廢去。
有很多人跟隨祂,但當祂登到山頂時,站住了,就只有門徒近前來。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登山寶訓”,才能夠明白耶穌到底在說什麼。
“你們的義若不勝過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斷不能進天國。”他們是誰?祂剛說了,文士和法利賽人是無法看見天國的。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在妥拉上,加添了幾千條,又刪去了幾百條,他們也不再持守神的妥拉,並且教導百姓要按照他們篡改以後的條文來遵行。。
凡是我們在福音書看到耶穌說的:“你們聽見有話說……”但是“我告訴你們……”都是祂在糾正他們的錯誤。文士和法利賽人教導你們要這樣禱告……,但是我告訴你們要這樣禱告……;當文士和法利賽人禁食的時候這樣做……,但是我告訴你們,不要效法他們那種做法,而是要這樣做……
耶穌在登山寶訓中,教導門徒明白天國的福音是怎樣的。祂在登山寶訓中,清楚地指出來,摩西是怎麼說的,我怎麼說,藉此將法利賽人所說的揭露出來。
五、摩西座位之謎題
1、耶穌的教導前後矛盾?
現在,我帶領你們來到耶穌最後一次在聖殿山上講的話,是祂上十字架之前的兩天。
每一個猶太會堂裡都有一個座位,稱為“摩西的座位”。當首席拉比坐在那個位置上,創造一個新的法律規條時,他們就對會眾說,這個新規條與摩西的律法有同等權柄和效用。這就是文士和法利賽人所教導的。無論何時,當他們如此製造一個新的規條時,就是所頒佈的改變或廢除了聖經律法的某處(與妥拉不一樣)時,他們稱之為“TAKANOT”。
這些拉比們教導會眾說:“當他們坐在摩西的位置上,來制定這個TAKANOT的時候,即使是全能的耶和華神,都必須遵從他們所制定的TAKANOT。”(他們公然抵擋耶和華)
耶穌說“文士和法利賽人坐在摩西的位上”,是指他們假設自己有摩西一樣的權柄。但事實上,他們根本就沒有這種權柄,可是他們假裝自己擁有這種權柄。可是為何現代聖經版本上都翻譯成:耶穌說:“文士和法利賽人坐在摩西的位上,凡他們所吩咐你們的,你們都要遵行”呢?這使我感到困惑,心想:“這就奇怪了,怎麼耶穌會說話與自己之前的教導相互矛盾呢?”這就成為一個“聖經難題”了。
18年前,我在耶路撒冷帶著這個問題去找Nehemia Gordon(尼希米·戈登)。我說:“神不可能同意耶穌這樣說的!”他反問我說:“你為什麼認為不可能呢?”我用了三個小時,帶他看了福音書中的記錄,展示給他看,耶穌是持續性的對抗他們的制度和規條,甚至祂還教導門徒們去打破那些規則和規條。這位希伯來聖經學者說:“讓我來研究研究,看看有什麼發現。”
結果這件事情花了14年時間。他找到了28份古希伯來文《馬太福音》的手抄本,這其中的大部分抄本被隱藏在猶太文士的書籍文獻裡,數百年來,沒有人知道它們放在哪裡。隨後,我們開始了全球之旅,把其中的發現一一公佈出來。
2、還原真相
和合本翻譯:《馬太福音》23:1-3那時,耶穌對眾人和門徒講論說:“文士和法利賽人坐在摩西的位上,凡他們所吩咐你們的,你們都要遵行,但不要效法他們的行為,因為他們能說不能行。”
這個翻譯有很大問題!來看看《古希伯來文抄本》是怎麼寫的:
文士和法利賽人坐在摩西的位上,因此凡他(摩西)所吩咐你們的,你們都要謹守遵行,但不要效法他們(文士和法利賽人)的行為,因為他們能說不能行。
在《古希伯來文抄本》清楚寫道:“你們不可遵行文士和法利賽人所制定的TAKANOT”,因為這都是違背摩西從耶和華神那裡領受的教導。既然文士和法利賽人是假裝自己有摩西同樣的權柄,所以,這裡翻譯不應該是“他們”,而是應該是“他”。你們不可遵行法利賽人所制定的TAKANOT,也不要按照他們所行去做。耶穌說,他們完全沒有權柄!
《馬太福音》23:15“你們這些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走遍洋海陸地,勾引一個人入教,既入了教,卻使他作地獄之子,比你們還加倍。”你們看看這是23:1-3節那句話的後文,就應該知道,耶穌前面那句話的意思了。祂怎麼會前後自相矛盾呢?祂絕無可能,讓大家都遵守文士和法利賽人的教導!
在古希伯來文抄本清楚寫道:不要遵行TAKANOT,也不要遵從他們的先例(MAHASIM)。MAHASIM,是拉比的行為,他們說他們所做的行為都是正當的。比如,一個拉比做了某件事,因為拉比不會做錯,所以你可以做同樣的事情,你也是沒有錯的。但耶穌說,他們沒有這個權柄,全都是偽造的。他們走遍洋海陸地,勾引一個人皈依他們,之後卻使他做地獄之子,比他們還加倍。
這樣聽來,祂並沒有讓我們按照他們(法利賽人)所說的去做。耶穌同時還說:“不要稱呼任何人拉比,也不要受拉比的稱呼。”拉比的意思是“那偉大的一位”,拉比不是老師的意思。“Rav”是極大的意思,比如,有一個Rav light(大光)管理白晝。耶穌指出:我是這裡唯一偉大的,你們這些人都在一個水準上,都是弟兄,在你們中間,沒有人是“最偉大的人”。在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系統之內,的確有階層之分,最上面的那個人,就是你們認為的最偉大的人,但是我不這麼認為,如果你們誰想要作最大的一位,就到最下面去,把最小的扶上來,他才能稱為“最偉大的”。
《馬太福音》23:9,耶穌又說:“也不要稱呼地上的人為父,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父,就是在天上的。”在你們當中,沒有一個人,應該被當成宗教最高權柄的人(沒有教皇,或教宗、神父)都沒有!如果你們不習慣我說的,就去跟隨羅馬人伯多祿[16]吧。
現在我們回到登山寶訓。《馬太福音》7:26“凡聽見我這些話不去行的,好比一個無知的人,把房子蓋在沙土上,雨淋、水沖,風吹,打著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並且倒塌的很大。”如果你聽了祂的話,卻不想去做,就等於在沙灘上建造你的帝國,一定會垮下來的。
六、耶穌服事的年限
馬太記述了登山寶訓的下一個事件。馬太是個利未人,是以色列的祭司,受訓過的文士。約翰的門徒帕皮亞(Papias)[17]是幫約翰寫《約翰福音》的文士,他說《馬太福音》是馬太用希伯來文寫的,後來被很多人盡其所能翻譯成別國的文字。凱撒利亞‧腓立比(Caesarea Philippi)地區的尤西比烏斯[18]說,他親眼看到過用希伯來文寫成的《馬太福音》,只是他不會閱讀。
尤西比烏斯是誰呢?西元336年,他是君士坦丁大帝的核心主教,甚至他也讀不懂希伯來文。就是尤西比烏斯想出了耶穌服事的時間是三年半,而後我們又都從羅馬繼承了這一理論。這發生在西元336年。
在此之前的300多年中,關於耶穌服事的時間大約為一年從未有過任何分歧。然而,尤西比烏斯否認了三百年來的見證,想出了三年半的服事。我一生都在研究此課題,這三年半的服事是任何人都想不出來的最愚蠢的提議。難道你要否認三百年來的見證,憑空想出這個嗎?尤西比烏斯曾試圖解釋【但以理書第9章】的預言。事實上,他也如此說道:耶穌服事是三年半,即但以理書中說的“一周的一半”——一七之半。
現在,我已經按照耶穌服事的時間表,每一天都詳細展開說明了。如果按照尤西比烏斯主教的三年半服事的說法,這裡面就會有兩年半時間是完全空白,一點道理都沒有。只因為是主教或教皇,人們就得承認他是對的。所以,君士坦丁大帝就把不同意他這個說法的人都殺了。
我告訴你們,耶穌實際上的服事是70個禮拜,70×7=490天。你們不同意的話,我也不殺死你們。我是花了20年時間,才找到希伯來文的馬太福音的抄本。
七、耶穌打破法利賽人安息日的規條
現在來看關於“第一個之後的第二個安息日”的悖論。
《路加福音》6:1-2 有一個安息日,耶穌從麥地經過。他的門徒掐了麥穗,用手搓著吃。有幾個法利賽人說:「你們為甚麼做安息日不可做的事呢?」(中文和合本)
“有幾個法利賽人”,他們是那種斤斤計較的法利賽人。今天這個世代的拉比們也說當時的那些人太過於吹毛求疵了。他們去質問耶穌說:“為什麼你的門徒在安息日違反條例呢?”
首先,我們要找出我們在編年體時序中所處的位置。前面在《路加福音》五章說過,在利未人馬太家裡有一個大筵席,耶穌與很多法利賽人都被邀請去參加了。
至今,在加利利境內,還有很多當初羅馬人所建的道路(當初羅馬人在義大利所建造的橋樑,到今天卡車還可以開過去)。這些道路把加利利這座城市連結在一起。如果你要做生意,在高速公路上旅行,你必須交稅。即使馬太是一個利未人,是受過訓練的文士,他也得找一份工作來做,即收費站收稅員。因為利未人不再被照顧,法利賽人已經制定了規條,使得利未人再也拿不到十一奉獻。直到今日,以色列仍然存在這樣的衝突。屬於利未祭司的後代,無法供給自己的服事,他們必須一邊工作,一邊服事。因為法利賽拉比藉著宗教權柄,把利未人所應當得到的奉獻金拿走了。
現在,講一個簡短的版本。那天晚上,耶穌被邀請到馬太家裡,赴大筵席(big banquet)。什麼是大筵席呢?是指第四個月的第一天,Rosh Chodesh Feast[19],每個月的頭一日,就是新月出現的日子。按照以色列人的傳統,那一天會有筵席。當馬太在那天離開他的工作收稅站,就再也沒有回去,他成為了耶穌的御用文士。
注:根據英皇欽定本,第一行藍字直譯為“第一個之後的第二個安息日”,但意義仍不清晰。
經上說,現在到了在第一個之後的第二個安息日。我讀了一百多年來外邦人所寫的注釋,他們把真相都抹殺了,他們不知道什麼是“第一個之後的第二個安息日”,這就是為什麼我頭髮都沒了,都抓光了(因為讀不懂他們的解經)。這裡“第一個”指的是每個月的第一天(Rosh Chodesh),就是在馬太家中舉行大筵席的那日。因此,這段經文正確翻譯應是:
月朔之後的第二個安息日,耶穌從麥地經過。他的門徒掐了麥穗,用手搓著吃。有幾個法利賽人說:“你們為什麼做安息日不可做的事呢?”(根據英皇欽定本的準確中文翻譯)
所以,我們來看這個Rosh Chodesh,從那起算到第二個安息日,就是這節經文所說的時間,我們就可以告訴你這件事情發生的準確日子。
那些法利賽人,他們制定了一個規條,如果你在安息日走進麥田掐了麥穗,就算你是在收割;如果你又把麥穗放在手心裡搓,就是在脫殼;如果你把穀物放在嘴巴裡咀嚼,你就算是在研磨。而以上這些工作都是安息日禁止的——這就是他們(法利賽人)所說的。但耶穌說:我說……
妥拉給了貧窮的人一個權力,就是進入任何的田地,在那裡拿一切他們所需要的東西吃。我在以色列的時候,曾有需要這樣做。在我很饑餓時,我去到某人的葡萄園裡,他們出來看到我,我說:我身無分文,又很餓,且妥拉允許我這麼做。他們對我充滿感激和仁慈,因為我說出妥拉的教導,他們就允許我吃。但是法利賽人制定的條規,使得窮人不可能在安息日吃東西。
這就是耶穌在登山寶訓中,我們看到耶穌說的“你們聽見人(有話)說……”但是“我說……”。
他們法利賽人說:“為什麼你的門徒在安息日違反條例呢?”可是你要去對比《妥拉》上耶和華給摩西的原本規定,才能確定是否違反了規矩。所以說,耶穌和門徒在安息日經過麥田,門徒肚子餓了,就掐了麥穗,用手搓著吃,完全沒有違反妥拉的規定。耶穌的意思是,不論你們法利賽人篡改了多少《妥拉》上耶和華給摩西的原本規定,神還是定意要照顧貧窮的人,在安息日裡要有吃的東西。
然後耶穌挑戰反問他們說:“你們自己的TAKANOT(規條)為何要違反妥拉規定呢?”耶和華的律法是永存的,而且不是難守的,祂的律法照顧窮人,同時也供應富有人。不應該有任何人自己制定規條,來超越神的律法。所以,當你們再讀新約聖經時,有人質問耶穌與門徒違反安息日的律例的時候,你就非常清楚地知道,耶穌只是違反了法利賽人的規條TAKANOT,但是絕沒有違反耶和華神的律法妥拉。所以,耶穌質問他們說:“你們為什麼要藉著人的遺傳TAKANOT,廢掉神的律法妥拉呢?”
第五部分 耶穌以比喻來傳講神的道
講座視頻:(末世先鋒 2018年9月24日發佈)https://youtu.be/WipVVye-y_A
一、引言
現在我給大家作個概述。
第一個月,耶穌上耶路撒冷守逾越節和除酵節。祂去加利利,是在七七節(第三個月)前夕。
七七節之後祂上到加利利,開始在會堂裡教導。第三個月的終了,是登山寶訓。
第四個月的頭一天,祂去馬太家裡赴月朔大宴席。
接下來的一周,就是耶穌在平地上的講道,與祂的登山寶訓有所不同,但內容有所重疊。就好像我和Paul長老去臺灣和大陸旅行,我在臺灣不同教派的教會裡教導一樣的內容;到了中國大陸,我還是教導同樣的內容。為什麼呢?因為臺灣的會眾並沒有在中國大陸,我並非每一次都涵蓋完全一樣的內容,這也是為何平地上的講道和登山寶訓是相似的,但並不會涵蓋全部一樣的內容。耶穌日復一日,一周又一周地教導許多人,你認為祂每次都說不一樣的內容嗎?如果他們有數碼答錄機的話,祂只需要教導一次就可以了!
二、耶穌訓練十二使徒
耶穌任命並且訓練十二個奉差遣的門徒。使徒一詞在希伯來語中,是Siloam:“奉差遣的(Sent Ones)”,使徒的意思是“被差遣去傳講一個資訊”,他們是奉差遣他們之人的權柄去傳講的。跟現代西方基督教傳統對使徒的定義是不同的,他們說,只有使徒才能夠建立教會。所以,耶穌在所有跟從祂的許多人當中揀選了十二位,對他們說,你們就是“奉我名受差遣的人”,但是在差派出去以前,祂必須訓練他們。
所以,在希伯來曆的第五個月之中,耶穌整個月都在教導他們天國的福音,以便在第六個月,他們可以被差遣出去傳揚。在這個時候,祂在迦百農做了一個比喻,這是祂的門徒必須知道的基要真理,就是撒種的比喻——這是個“數字遊戲”(Numbers Game)[20]。
祂說,有一個人出去撒種,但有一些種子被飛鳥吃掉了。有一些落在石頭上面,雖然很快就發芽了,但因為根淺,沒有土壤可以紮根下去,所以很快就枯萎死掉了。還有一些落在了荊棘裡,被擠住了,無法生長,就沒有結果子。但是,有一些落在了好土裡,就長出來許多子粒來。
接下來,是我的解釋,這是我從一生的經歷而來的解經。
首先,所撒的種子,是最好的種子。耶穌說,那種子是神的話,就是道,就是神國的福音。我要你們出去,盡力不停地撒種,撒的越廣越好。但是你們要有心理準備,大多數種子都沒有長出來。你會感覺,雖然自己耗盡了心力,可什麼結果也沒有看到,好像自己很失敗。
你可能會花幾十萬美元去製作油管(YouTube)視頻,可是你會看到,“飛鳥”們在底下的觀眾評語裡,說了很多負面的評論。有一些人,甚至都不看你的視頻內容,卻要讀那些負面的評論。
然後你又花費幾十萬,把視頻送上了衛星電視,可你從衛星上面撒下來的種子,又經過了層層過濾,包括臉書、好萊塢電影,以及各種假新聞,最後只剩下一點點了。
有些落在那種靈魂沒有深度的人耳中,雖然剛剛在他心裡長出一點點的嫩芽,下一秒鐘,他看到油管網站旁邊出現另一個視頻,點擊一下,興趣就跑了。
所以說,你們要不計成本,盡心盡力地去做工,叫萬物生長的是神。
有一天,神的號筒要吹響,在那彌賽亞裡面已死的人都要復活,得著一個不朽壞的身體;我們如果那時還存活在世上,身體在霎時之間就改變了,我們就會被接上去,站在神寶座前有火摻雜的玻璃海上面。會有數不清的人與我們一同站在那裡,我們在那裡期待等候,自己的名字是不是被提到,受邀請去參加羔羊的婚宴。
那時候,你會遇到一些你從前不認識的人,他們來到你面前說,因為你所傳講的真理的種子,我今天才能夠站在這裡。還有一些是你的鄰舍,他也站在玻璃海上面,因為你曾經不停地對他傳講。
這在銷售理論上面,叫做“數字遊戲” (Numbers Game),意思是,你只管去盡力推銷,不要去擔心業績如何,最後你的業績會跟上來的。所要求於我們的,只是忠心地去做差遣我們的那位所吩咐的事情。
耶穌要訓練這十二個人的心智。因為當他們去傳講福音的時候,有時候甚至被人吐唾沫在臉上;有時候,整個村莊都拒絕他們,他們要將腳上的塵土跺下去。
然後耶穌又講了一些話,那句話在KJV(《英皇欽定本》)中翻譯很不清楚,可能中文和合本更糟。祂是這樣說的,你遵從幾分真理,就得著幾分真理,你僅僅得著你所順從的真理,你得著真理多少取決於你順服真理多少。如果你不順服你所被教導的真理,哪怕是你已經擁有的真理也會失去。我再重複一次,以確保大家都清晰明白。耶穌說:“你只會得著你將順從的真理。如果你聽到真理不去遵行,就連你已經得著的真理,也將被挪去。”這既是應許,也是警戒,如你不順從你得著的真理,就算你終身學習,也絕不可能明白真理的知識。你會常常學習,卻終究不能明白真理。
三、耶穌差遣十二使徒
第六個月,耶穌就把所選定的十二個使徒,兩人一隊地、總共六隊差遣出去了。在拿撒勒,就是當地人想要在懸崖上把耶穌推下去的地方,門徒們進到村莊裡,隨後耶穌也去教導。
在第六個月的月底時,那十二門徒回來,聚集在一起。他們是如何知道回來的時間的呢?他們使用手錶嗎?不是!他們都是根據月亮。
我們住在北卡州時,我最小的女兒在她八歲就可以告訴你,今天是這個月的第幾日,誤差只有兩天。所以,如果你一輩子都住在一個按照月曆計算日子的文化當中,你一看今天的月亮,就知道今天是幾號了。耶穌是第六個月把門徒差派出去的,在第七個月的第一天是什麼日子呢?就是吹角節(Yom Teruah),所以他們要趕在吹角節之前回到加利利海聚集。
四、耶穌餵飽五千人及後續行程
1、整步時標
當十二使徒與眾人都回來聚集在加利利的時候,施洗約翰的門徒前來告訴耶穌,約翰被處決了。與此同時,耶穌也發現跟隨祂的五千男子以及婦女和孩童,已經好幾天沒吃東西了。耶穌心生憐憫,告訴門徒安排眾人坐在外面,祂要餵飽這5000人。見圖表黃線。
耶穌餵飽五千人的神跡,是唯一一個被四福音的四位元作者們同時記載下來的神跡。其重要性是,“耶穌餵飽五千人”的神跡,可以當做是整步(同步)時標(Synchronizing Marker),所有的事件都可以與這件事對齊,使得所有事件都可以按照時間次序來展開。把耶穌餵飽五千人這個事件當做同步時標,往兩邊展開的時候,四福音書中的事件就都可以被放在它們該有的時間次序當中。不會有一天、一刻缺少,全部時間都清清楚楚。
2、後續行程
我現在講的是《約翰福音》第6章。第7章說什麼呢?是耶穌去參加住棚節。
《路加福音》第9章也記載了耶穌喂飽五千人的事。《路加福音》第10章中記載了什麼?住棚節之後,耶穌不僅差派12人,這次祂差派了70個門徒。兩個月之後,他們都聚集在耶路撒冷要守節,就是光明節(Hanukkah),KJV翻譯成為“修殿節”或“獻殿節”,都是Hanukkah。那時候是冬天,我們日曆的12月。
這以後,耶穌又去死海過冬,因為那邊比較暖和。之後祂又回到耶路撒冷守普珥節,在普珥節期間,祂讓拉撒路復活。然後,祂最後一次以君王的身份巡行加利利四境。在約翰福音12章,耶穌巡行之後,來到耶路撒冷,守祂最後一個逾越節,受死、復活、升天。這樣就沒有錯過耶穌在世服事的任何事件了。這說明聖經真是先知和使徒受神默示寫下來的,沒有一點失誤。
尤西比烏斯的三年半服事[21]觀點是編造出來的謊言。他不是“奉差遣的”傳播真理,而是受差遣于康斯坦丁大帝,為了建立新世界宗教(New World Religion)。如果尤西比烏斯能夠逃脫地獄的永火,我會感到很驚訝!
五、被添加的約翰福音6:4
現在回頭來看,餵飽五千人的事件,大多數現代聖經版本裡面都有記載。在耶穌餵飽五千人那段經文的上下文,在現代聖經版本裡,都被插入一節經文說:“那時猶太人的逾越節近了”。約翰福音6:4這一節經文讓我頭痛20年,它一點道理也沒有,因為就在下一章,耶穌是去守住棚節。
若按照約翰福音6:4“那時猶太人的逾越節近了”,耶穌在餵飽五千人的時候,表示逾越節接下來是除酵節,總共有七天之久。耶穌在餵飽五千人的時候,祂是用發過酵的大麥餅來喂飽五千人的。由於那五千人的統計數字只統計了男丁,而男丁不是必須都上耶路撒冷守節嗎?兩天之後,祂在迦百農會堂裡教訓人的時候,那些會堂裡的人,怎麼沒有去耶路撒冷去守住棚節呢?四天以後,耶穌又顯了一個神跡,就是餵飽了四千人。那些男人難道也沒有去耶路撒冷守節逾越節和除酵節呢?更荒謬的是,連法利賽人也從耶路撒冷出來,難道他們不守節了嗎?他們大老遠跑來質問耶穌說:“你和你的門徒吃‘有酵餅’時不洗手呢?”(注:見太15:1-2;可7:1-5)
約翰福音七章2節說,下一個事件是“當時猶太人的住棚節近了。”從逾越節至住棚節的六個月期間,完全是空白,為何沒有任何記載呢?就好像是耶穌對四位福音書作者門徒們說:“大家去放個長假吧。什麼也不用寫了!”這合理嗎?
直到我找到一部古希臘文抄本,才發現那裡面約翰福音6:4“那時猶太人的逾越節近了。”這整整一節經文,是不存在的!!!這並非是從原文被刪減掉,而是後來由翻譯聖經的人加上去的;從來就沒有這一節聖經。這個古希臘文的抄本是從英國的蘭伯特城堡博物館(Lambert Castle Museum)中找到的,由坎特伯雷大主教保管。
六、吹角節的復活信息
耶穌餵飽五千人是在週四。
週四晚上,耶穌差門徒們上船,渡到加利利海的另外一邊。耶穌離開了人群一段時間,在無人看祂時候,祂穿過加利利海,在船快要抵達對岸的時候,上了門徒們的船。當時波濤洶湧,耶穌就對風浪說話,連風浪也順從祂。還記得當時彼得問,祂是否可以出船在海面上行走?耶穌說:“出來吧!”後來彼得開始觀察看自然環境,就往下沉。耶穌把彼得拉回船上,他們的船停靠在加利利海的岸上,那個地點就是現在的諾夫·吉努薩爾(Nof Ginosar)。耶穌時代的漁船考古證據現已被挖掘出來。
週五早上,耶穌和門徒在迦百農沿著加利利海岸行走。約翰福音6章說,第二天早上,是吹角節前的安息日,耶穌在迦百農會堂裡,祂一再地重複教導說:“凡信我的人,在末日我必叫他復活。”祂一再傳講的就是“末日”和“復活”的資訊。
為何祂要在猶太會堂教導“末日復活”呢?因為那晚日落的時候,新月的第一抹銀光出現,就是吹角節了。你問一個任何猶太人關於吹角節的含義,他們將告訴你:吹角節那天是復活的那日。耶穌當時藉著那時刻,預言了在未來的某一天,信祂的人將在吹角節那天復活!
接下來的這天,祂仍舊在會堂裡,為什麼?因為那天是所謂的“大安息日”。一年三次去耶路撒冷守節,雖然不包括吹角節,但吹角節仍是一個大安息日。那會堂裡很可能擠滿了兩天前祂餵飽的五千人。
耶穌在吹角節做了一件可能對祂而言是稀鬆平常的事:冒犯那些“吃餅得飽(物質主義)”的門徒們。祂說,你們跟隨我,不是因為真理,你們跟隨我是因為你們喜歡吃餅得飽。但我要告訴你們,直到你們吃我的肉,喝我的血,不然你們與我是無分的。這一句話,耶穌把很多只是為了來吃餅得飽的跟從者們逐出去了。他們被冒犯,從此就不再跟從祂,這正是耶穌想要的。如果你無法因為跟從耶穌而付出沉重代價的話,就不如早點離開吧。
然後耶穌又轉向了那些忠心跟隨祂的門徒們,說:“你們也要和他們一樣離開嗎?”那些門徒說:“吃你的肉,喝你的血?這話甚難懂。可是我們知道,在你有永生之道,雖然聽不懂你所說的這話,我們還是選擇跟從你。”
七、渴慕真理的人有福了!
現在回到撒種的比喻。祂對他們講了這個比喻,就離開去了海邊。有些門徒來問祂:“主啊,你為何講一切事情都用比喻呢?”耶穌說:“我把真理告訴你們就明明地講,但對他們我就用比喻,因為我不想讓他們聽明白。我會告訴你們這比喻的含義,但那群人,就是我剛剛離開他們的那群人,他們跟隨我,甚至都不想知道太多。”所以祂說了比喻,就離開了。他們甚至對死後的生活都不感興趣,不去問耶穌講的是什麼?然後,祂對門徒解釋那些比喻。剛撒的種子,飛鳥就來撿走了,正如撒旦來了把真理從聽見的人心裡偷走。
接下來祂又給他們講了一個比喻,然後離開那城。又有少數門徒繼續跟著祂來問這個比喻的意思。當耶穌解釋完第二個比喻以後,又講了第三個比喻。然後回到祂的屋子,有更少數的門徒跟著祂進了屋,問祂這第三個比喻的意思。這就看出,一個人對真理渴慕的程度到底有多深。
我個人從《馬太福音》一章1節讀到《啟示錄》二十二章20節,一共讀了一千次。幾個月前,我乘飛機的時候,按照記憶寫出了耶穌在祂服侍生涯中所行的99個事件,精確的按照時間次序。這僅僅是為我自己做的,因為我想知道,我所知道的一切事情都是吻合的。
我51歲的時候,一無所有,在耶路撒冷租了一個公寓,與四個人同住。我有的朋友,早在十年前,就已經賺得了一兩百萬,甚至一千萬美元以上了。但是我告訴你們,我認為我比他們更加富有。我這本《編年體福音書》(The Chronological Gospels)已被翻譯成中文。雖然我可以花很多時間來寫這本書,但是我無法強迫你們去讀它。如果有任何人,隨便翻開指著中文圖表中的任何一處,我都可以告訴你,那裡講的是什麼事情。我說這些,就是為了鼓勵你們要繼續不斷地追求,因為真理不會憑空就落在你的懷裡,你需要付上代價。
但是,我是為了未來某一天而做這事的,因為我知道,有一天,我將會站在發光如火的玻璃海上面,耶穌走過來,對我說:“你幹得好!我事先已經告訴過你了,追隨我的代價很大。你現在覺得值得嗎?”是的,這值得付出一切!當你站在玻璃海上,聽到你的名字被呼叫的時候,原來你是被邀請來參加羔羊婚宴的其中一個!在那一刻,你會覺得,一切都值得!
第六部分 進神國的代價
講座視頻:(末世先鋒2018年10月8日發佈)https://youtu.be/HG3QKF7nwOY
一、耶穌挑戰法利賽人飯前洗手的規條
我們如何知道,耶穌餵飽五千人與祂餵飽四千人,並不是同一事件呢?會不會有人這麼記載,而另一個人那麼記載呢?因為我們根據《路加福音》九章的記載,耶穌曾用5個餅2條魚,餵飽了五千個男丁,還不算婦人與兒童。兩天以後,耶穌在迦百農的會堂教導吹角節和復活的含義。過了三天,祂又一次餵飽了四千個男丁,不算婦人和兒童。
在餵飽四千人的神跡奇事發生之前,還發生了什麼?那五千人在野地裡吃餅的時候,沒有洗手,法利賽人特定從耶路撒冷跑到迦百農,來直接質問耶穌說:“你的門徒,為何要違反Takanot?他們飯前不洗手呢?”
這與衛生無關,即使你用肥皂和水在法利賽人面前洗了手,才吃餅,他們也不算你守規矩。因為根據拉比們的教導,必須用他們定的特殊方式來洗手:必須用一個兩端各有一個把手的杯子,裡面裝上水,用兩隻手端住這個杯子;然後用右手端住杯子,把水倒在左手上;然後再用左手端住左邊的把手,把水倒在右手上。要這樣反復洗手三到四次。但是這還不夠,還要念祝福食物的話語說:“天地的主啊,你的名是應當稱頌的。我們根據你的誡命來洗手,你就潔淨了我們。”
如果你去問拉比們:“這個規定在聖經的什麼地方記載呢?”其實神從未這樣規定過,而是拉比們規定我們必須這麼做。拉比會回答說:“因為神要求我們遵行拉比們的規定。”你又問道:“聖經在哪裡說過,我們必須遵行拉比的規定呢?”他們就對你說:“你不要總是問這些無聊的問題!”他們承認說,這都是他們自己規定的洗手方式。
當你按照他們的方式左右手交叉洗手的時候,你就是在按照他們的Takanot行了。同時代表,你承認拉比們有權柄加添或刪減《妥拉》的教導。這就是為何他們堅持人們在吃飯前,必須按照這種方式來洗手的原因。每次洗手都是承認一次拉比的權柄。
摩西說,沒有任何人有權柄加添或刪減《妥拉》的教導,即使是耶穌自己,也不能加添或刪減《妥拉》的教導,否則他就毀壞了《妥拉》。因此耶穌說:“你們莫想我來是廢掉先知的律法,我來不是要廢掉,而是要成全每一條律法。”
所以耶穌反問他們說:“你們為何要用宗教的Takanot遺傳(法利賽人的飯前洗手方式),來廢掉神的誡命呢?”
因為有這樣一場辯論,耶穌就故意讓門徒再一次挑戰法利賽人的律令,餵飽四千人,從而引發在耶路撒冷的逼迫。這一次四千人,照樣吃餅吃魚,沒有一個洗手的,直接在法利賽人面前,做給他們看。於是我們在約翰福音七章看到,耶穌在加利利行走,不願在猶太地行走,因為他知道猶太人的領袖們要尋找機會殺死祂。法利賽人認為,如果耶穌膽敢前來耶路撒冷,祂就必死無疑。
喂飽四千人的五天以後,就是贖罪日,贖罪日以後又發什麼?贖罪日是在猶太曆七月初十日,七月十五日是住棚節,在那時,耶和華規定以色列男丁一年三次去耶路撒冷守節的日子。《約翰福音》七章,耶穌的家人,祂的兄弟們對祂說,我們去耶路撒冷守節吧。但是耶穌說:“我的時候還沒有到。你們是方便的,世人不能恨你們,卻是恨我,因為我指證他們所做的事是惡的(因此他們想要殺我)你們上去過節吧,我現在還不上去過這節。”耶穌說這話的時候,仍住在加利利。(約7:6-9)
二、贖罪日耶穌登山變像
但是當祂兄弟們上耶路撒冷去以後,祂帶著彼得、約翰和雅各三個人,也上去,為了守十五日的那個住棚節。不是明明地去,而是暗暗地去。
在他們往耶路撒冷走的過程中,要經過七月初十日的贖罪日。那時,他們上了一座山,就在那山上,以利亞與摩西在異象中顯現。耶穌在門徒面前變了像,在榮耀雲彩的遮蔽當中。就是在這一次登山變像當中,耶穌被賦予大祭司麥基洗德的職分。這三個門徒親眼目擊。
他們聽到耶穌說,祂要上耶路撒冷去,受文士和法利賽人的害。所以,門徒對祂說:“主啊,看哪,這個地方真好,就在這裡搭三座棚,直接在這裡守住棚節好了。不要去耶路撒冷,否則他們會殺害你的。”可是,當時天上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他的話,不要按自己愚蠢想法去行。”耶穌對門徒說:“我們去耶路撒冷吧。”他們只好聽從祂的話。
三、“被接上升”的錯誤翻譯
《路加福音》9:51,我們來比較看看幾個版本的聖經翻譯。
1611-1769年翻譯的KJV:“祂被接上升的時候將到,祂就定意向耶路撒冷去,”
1595年翻譯的主教聖經:“he shoulde be receaued vp(當時歐洲的英文還沒有標準化)祂被接上升的時候將到,祂就定意向耶路撒冷去,”
1599年翻譯的日內瓦聖經:“he shoulde be receaued vp 祂被接上升的時候將到,祂就定意向耶路撒冷去,”翻譯的也是同一個意思。但是日內瓦聖經,由清教徒們帶進來美國大陸的版本下面有個批註“Christ goes willingly to death(基督甘願受死)”。
1999年翻譯的基督徒標準版聖經Christian Standard Version:“When the days were coming to a close for Him to be taken up, He determined to Journey to Jerusalem.”下面有個批註“His ascension” 耶穌升天,中文意思是“時間快要到祂被接上升的日子”。
1899年翻譯的天主教思高本聖經The Douay-Rheims翻譯:“And it came to pass, when the days of his assumption(祂擔當的日子) were accomplishing, that he steadfastly set his face to go to Jerusalem.”
1971年翻譯的新美國標準版聖經New American Standard翻譯:“And it came about, when the days were approaching for His ascension(祂升天的日子), that He resolutely set His face to go to Jerusalem;”
1973年翻譯的新國際版聖經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翻譯:“As the time approached for Him to taken up to heaven, Jesus resolutely set out for Jerusalem.”
和合本:“耶穌被接上升的日子將到,祂就定意向耶路撒冷去,”
我們比較以後看到,幾乎所有的翻譯版本都是說“耶穌被接上升”,你們讀聖經的時候,如果看到有斜體字,就表示說,翻譯者沒有按照原文翻譯,是他翻譯時加上去的。
NIV是很糟糕的[22],甚至翻譯者在何處加添了什麼字,都不會告訴我們。
完整版猶太聖經 Complete Jewish Bible是1998年由大衛·斯特恩(David Stern)翻譯的:“At the tiapproached for him to be taken up into heaven, he made his decision me to set out for Yerushalayim.”也說耶穌被接升天。
《中文和合本聖經》耶穌被接上升的日子將到,祂就定意向耶路撒冷去。
這些翻譯說祂將要被接上天堂是什麼意思呢?我們都沒有想過嗎?此時是《路加福音》9:51,祂被接上天是在《路加福音》第21章才發生的事情,這裡距離耶穌實際被接上升的日子還遠呢!這期間,祂還有五次去耶路撒冷。可是過去500年以來,全世界翻譯聖經的人,沒有一個人把這節經文翻譯正確!
在希臘文中這個詞是,意思是the going up(上行,往上走)。這個希臘詞用在《七十士譯本》(《希伯來聖經》的希臘文譯本)中(西元前三世紀完成),是指上行到耶路撒冷守節。在希伯來文中,有一個專用術語叫Aliya(發音:阿利亞)。
七十士譯本:“耶穌按照妥拉的規定,上行到耶路撒冷守節!”
我住在以色列北部,耶路撒冷在南部,所以我們總是說:我們要上行到耶路撒冷去。在誡命當中提到:所有的男丁都要上行到我(耶和華)放置我名字(Yehovah)的地方(耶路撒冷),一年三次(守節)。根據妥拉的規定,這是耶穌應驗上到耶路撒冷去守耶和華的節期。
問題在於,大部分聖經的翻譯版本都是由外邦人完成的,但我們必須根據《聖經》原文,正確的理解其成書語言和文化語境。
四、上耶路撒冷守住棚節
1、撒瑪利亞人不接待耶穌
七月初十日贖罪日以後,他們還剩下四天時間,必須到達耶路撒冷。耶穌帶著門徒趕路的時候,經過撒瑪利亞,就是耶穌在四個月之前曾經遇到那位撒瑪利亞婦人的地方。祂派門徒去村莊裡買一些食物來吃,當時距離耶路撒冷還有兩天的路程。
門徒回來的時候,非常氣憤,因為撒瑪利亞人拒絕接待上去過住棚節的猶太人,拒絕賣給他們東西吃,因為他們知道猶太人是去哪裡。那麼撒瑪利亞人在哪裡守住棚節呢?是在基利心山,這是根據撒瑪利亞人自己的“妥拉”所記載的。
就是同一幫人,在四個月前還對耶穌說,我們知道你就是那位要來的那彌賽亞,耶穌曾經與他們同住了兩天。而現在,只因為耶穌拒絕加入他們扭曲真理的宗教團體,他們就拒絕賣給他東西吃。彼得、雅各和約翰氣憤地對耶穌說:“主啊,讓我們吩咐火從天而降,燒滅他們!”耶穌對他們說:“你們不知道自己是出於何種靈所說的這些話。”(注:路9:51-56)
事實上,撒瑪利亞人與今天的許多基督教教派,並無太大的差別,也規定了一些聖經上沒有的節期,讓大家來遵守。有時候,人們認為我對法利賽人太苛刻了;可是偏偏,那些住在以色列的法利賽人還蠻喜歡我的。他們觀看我的電視節目,每次我在耶路撒冷街上走路的時候,就有年輕的以色列人對我舉起大拇指說:“我們都看你每個禮拜五晚上的那個節目。很棒!”
因為我承認我們自己的錯誤,我們連受難日到復活節之間,到底是幾天幾夜也數不清楚,我們還有許多的教條。然後我又告訴法利賽人,你們與當初的那些法利賽人也一樣,你們創造了一些規矩,與摩西說的“不可加添,不可刪減”的律法相違背。所以,我對猶太教與基督教都一樣冒犯,我不管你是猶太教、基督教、天主教,我只在乎真理。
2、跟隨耶穌的代價
回到當時,雖然撒瑪利亞人拒絕賣東西給耶穌和門徒,還是有一些撒瑪利亞人來跟隨他們。有一個人說:“夫子,無論你去哪裡,我都跟隨你去。即使你去耶路撒冷,我也去。但是我先要去跟家人辭別,讓我與家人在基利心山上最後一次守節吧。”如同今天的人對耶穌說:“讓我再穿一次聖誕老人的紅衣服,在我家煙囪上掛上一些聖誕襪,與家人再過一次耶誕節吧!”“讓我買一次復活節的彩蛋和兔子,與家人再過一次復活節吧!”但是耶穌對那種人說:“凡是手扶著犁,向後看的,不配進神的國。”你已經知道真理了,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卻缺乏膽量去行,這樣的人無法進神的國。
另一位撒瑪利亞人前來,對耶穌說:“夫子,無論你去哪裡,我都跟隨你去。但是讓我先去埋葬了我父親以後再說吧。”他的意思並非是說,他父親已經快死了,等我幾天而已。他的意思是說,我是家中的長子,有義務等到我父親死後,埋葬了他,盡了孝心,才來跟從你。耶穌對他說:“讓死人去埋葬死人吧。”意思是說,讓你家裡那些弟弟妹妹們,對於天國真理沒有興趣的人去盡孝吧,你來跟隨我。
然後,當祂到了耶路撒冷,有一位富有年輕的猶太高等參議院和法庭的成員,他是那一代的傑出人物,他對耶穌說:“我必須要做什麼,才能承受永生?”耶穌說:“妥拉是怎麼說呢?”所以,少年官就複述妥拉的教導,且說這些我從小就遵行了,我全心地謹守妥拉,我一生中的每一件事,都努力去遵行神的旨意。耶穌看著他,立刻就愛這個人,說:“好,那還有一件事是你缺少的,去變賣你一切所有的,給那些窮人,來跟隨我。”耶穌沒有對太多人說這些,祂沒有提供這個機會給每一個人,親自跟隨祂,做祂的門徒。這個人非常驕傲,非常富有,且非常高位。他轉身……走開……哭了……因為他就是無法做到。耶穌搖了搖頭說:“有錢的人要進天國,是多麼難啊!”
五、住棚節
到了住棚節,耶穌必須暗暗地進出耶路撒冷。如果祂站在聖殿山上,就沒有人能夠對他下手了。因為那裡有聖殿的守衛、羅馬士兵保守嚴禁,誰也不可隨便逮捕任何人。在住棚節的終了,節期末的最大之日(The Last Great Day)或第八日,是已經持續七日之久的奠水禮儀(water libation ceremony)結束的日子。耶穌在那一天一再重複說:“我就是那奉差遣的人!”
最大之日那一天,大祭司做了什麼呢?他要等在祭壇前,經過一個通道,就是祭司們肩並肩站成兩排形成的通路,手裡拿著棕樹枝,13英尺高的棕樹枝握持在他們手中。住棚節的節期已經結束了,那是一個7天的節期,那時這些大棕櫚枝已經乾了,因為被放在他們的棚子上一周之久,已經乾了。祭司們把這些棕櫚枝拿下來,握持在手中,兩列祭司組成的縱隊從聖殿山一路排列下來直到西羅亞池子,“西羅亞”就是奉差遣的意思。他們站在那裡,安靜的手持棕樹枝;大祭司帶人從兩列祭司成員中間走下來,一直到西羅亞池子;拿著他的金制水壺放到從西羅亞池中取水[23],一旦他這樣做的時候,在下面的祭司就一齊開始搖動他們棕櫚樹枝,且齊聲哭喊:彌賽亞,願你來……彌賽亞,願你來!
當時有成千上萬的以色列人都站在聖殿山上,有幾千個祭司在揮舞著手中的棕櫚枝,一邊揮舞,一邊喊著說:“彌賽亞來啊!”聽起來,仿佛颶風一般。大祭司上到銅祭壇的前面時,突然間,全都靜默,眾人停止揮舞棕櫚枝,呼吸都停止了。全都觀看大祭司要做的一件事,就是他手裡拿著從西羅亞池子裡舀上來的水,從祭壇的西南角,開始向著祭壇澆上去。
在大家全都靜默無聲,聚精會神的關鍵時刻,耶穌從人群中跳出來,大聲呼叫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約7:37-38)眾人聽見祂這話,有的說:“這真是那先知!”此時此景當中,就在人們呼喚那彌賽亞來啊的時候,這人就跳出來這樣宣告了,倘若祂不是那彌賽亞,還有誰是呢?可是還有人懷疑的說:“那彌賽亞會從加利利來嗎?”百姓當中,就起了紛爭。
你們就此看到了,耶穌這個舉動,是一個先知性舉動,為要教導我們耶和華的節期,在秋季會發生什麼。秋季節期是從七月一日吹角節開始的。還記得祂在吹角節時所教導的是“末日要復活”的資訊,並且說:“我就是復活”。現在在住棚節最大日子裡,祂又宣告說,會發生春雨(Latter Rain)的大澆灌的預言。聖經在這裡有一個注解(約7:39)說,“耶穌這話是指著信祂之人,要受聖靈說的,那時還沒有賜下聖靈來,因為耶穌尚未得著榮耀”。當祂真的得著榮耀的時候,真正地從死裡復活以後,聖靈真的澆灌下來時,正好是在五旬節,那是指秋雨(Early Rain)以後還有的更大的春雨(Latter Rain)澆灌。
自住棚節以後,祂差派了70個門徒出去,(這裡有很多事發生);在住棚節期間,祂面對法利賽人,說道:“只因為一個神跡,你們就想殺了我。”那一個神跡是什麼?就是耶穌上一次在耶路撒冷過七七節,當祂醫治了那個癱瘓38年的男子,且叫他打破Eruv的規條;然後隔天,法利賽人就計畫如何殺祂。而這裡他們卻說:“誰想要殺你?你被鬼附了!”但是他們馬上就商議殺害耶穌的計畫了。
六、耶穌差派七十人
住棚節之後,祂差遣70個門徒出去。為什麼是70?在住棚節期間,人們共獻祭70頭公牛,這70頭公牛代表對列國的供給,即70個外邦國家。所以,祂差遣70人出去,然後祂繞行祂差遣門徒出去的村子,繼續傳道。
耶穌差遣他們出去共兩個月:第八、第九個月[24]。之後他們回到了耶路撒冷守光明節Hanukkah,或叫獻殿節、或修殿節。那是從禮拜五日落開始的,在那一年西曆12月13日,是個安息日。耶穌再次上了聖殿山,祂在光明節的時候宣告說,我是世界的光。
七、光明節的服事
約翰福音九章記載一個故事:
在聖殿山上,有一個人是生來瞎眼的。法利賽人對以賽亞的預言做了一個解釋:那彌賽亞將會醫治一個生來瞎眼的男人,換言之,就是一個從來沒有看見過的人。這預言從未被完成,甚至無人聽說過,在以色列的歷史上從未發生,一個生來瞎眼的男人可以看見。但他們說,那彌賽亞將會醫治那個生來瞎眼的男人。
祂的門徒說:“為什麼這個人生來是瞎眼的?是他的罪,還是他父母親的罪?”耶穌說:“都不是。這個人的出生是為了一個原因,神的大能將彰顯在他的生命中。”我們其實與這個人一樣,生來就是靈性上的盲人,就是為了讓神的能力和榮耀在我們身上顯出來。
因此,耶穌從聖殿的地上撿了一些土,吐幾口唾沫,然後祂把口水和土混合在一起,祂把唾液和泥土抹在那人的眼睛上。即使聖殿山上就有兩百萬加侖的儲水系統,祂卻讓這個人到西羅亞池子去洗他的眼睛。因此他必須讓別人牽著他的手,走一段長路去到西羅亞池子洗他的眼睛。當他一洗,眼睛就能夠看清楚一切了,於是他趕快跑回到聖殿山。
法利賽人質問這個男人:“是誰讓你看見的?誰是那個人?”“坦白地說,我真的沒有好好看清楚是誰,我那時還是瞎的”他仍然沒有看到祂是誰,他完全沒有概念那個人是誰!“好吧,好吧,那告訴我們,祂是如何讓你看見的?”“我只知道,他和泥塗抹在我的眼瞼上,讓我去西羅亞池子一洗,我就看見了。”
法利賽人吃驚地問道:“什麼?他居然在安息日和泥?這絕對是TAKANOT禁止的作工啊?所以這個人已經犯了罪,他就是個罪人!”TAKANOT的條例說,不可以在安息日,將土與水混合起來。法利賽人當中有的人說:“這個人不是從神而來的,因為他不守安息日。”又有人說:“一個罪人怎麼能行這樣的神跡呢?”他們就起了紛爭。
於是法利賽人又叫來問那人說:“我們知道這人(耶穌)是個罪人。”那人回答道:“他是個罪人不是,我不知道;有件事我知道,從前我是瞎眼的,如今能看見了。”
可是法利賽人怎麼都無法相信,他們又把這個人的父母叫來問,他們的兒子是否生來就瞎眼?他父母知道,如果他們對法利賽人公開承認,是耶穌把他們兒子的眼睛醫好的,就等同於承認耶穌就是那彌賽亞,那樣就會被猶太人趕出會堂。他們就回答說:“他確實是我們的兒子,生下來就是瞎眼的,這些都是我們確實知道的。但是如今他是怎樣能夠看見的,我們卻不知道。他已經成人了,你們問他自己吧。”
於是法利賽人又把那個人叫來,讓他再將經過詳細講一遍。他回答他們說:“我方才告訴你們,你們不聽,為什麼又要聽呢?難道你們要做他的門徒嗎?”這句話把法利賽人氣的要命,他們說:“我們是摩西的門徒,你才是他的門徒呢!他(耶穌)就是個罪人!”
這個人實在非常有趣,他也沉不住氣了,就開始教訓法利賽人了,他說:“我知道神不聽罪人的禱告。我們也知道,自從創世以來,從來沒有一個生來瞎眼的人,被完全醫治到能夠看清楚的程度。如果耶穌不是從神差派而來的,他就不可能行這麼大的一個神跡。”
法利賽人又問道:“你再講清楚一次,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他只好又從頭講了一次:“他從地上取了一些塵土,吐唾沫在塵土上面,和泥,抹在我的眼瞼上。”法利賽人吃驚地問道:“什麼?他居然把唾液放在別人的眼瞼上?我們拉比們明確規定,在安息日,禁止把你的唾液放在任何人的眼睛上!”
聽到這裡,你們中間有人會以為我在開玩笑,怎麼會有這種可笑的規定呢?我告訴你們,我是從《塔木德》經書上千條的當中摘錄下來的這一條規定。
那人又告訴法利賽人說:“然後他又叫我去下面的西羅亞池子裡洗。”“什麼?還叫你去西羅亞池子裡洗?聖殿山上有如此多的水,卻讓你走那麼遠的路,超過了TAKANOT上的條例規定的安息日可走的距離?”
耶穌通過醫治好這個生來瞎眼的人,一次性就破除了法利賽人在TAKANOT上的三個條例規定。祂故意違法這三項法規,如果祂可以打破更多,祂將打破更多!祂在安息日製作泥土;祂在安息日把口水塗在這個男子眼睛上;並且祂差這個男子走了超過安息日可走的路程去洗他的眼睛,然後,他還得轉身一路走回到聖殿山上。
第七部分 耶穌最後的服事歷程
講座視頻:(末世先鋒 2018年10月1日發佈)https://youtu.be/HHQpWnvvRXQ
一、引言
耶穌再一次強調不要隨從法利賽人的規條。祂為我們死在十架上,並以大祭司的身份向神獻上初熟的祭。以祂的寶血洗淨了我們的罪,更新了盟約,並使我們成為君尊的祭司。邁克·儒德在這個特會的最後部分,也是最高潮的部分,為我們還原了耶穌上十字架的路程和復活的場景!我們將按照時序繼續展開耶穌在世上最後階段的服事歷程。
二、耶穌在死海谷過冬
1、繼續挑戰宗教人士
因為耶路撒冷冬天時非常寒冷,當時耶穌和門徒腳上都是穿著涼鞋,下雪時就會更冷。所以耶穌和門徒就在死海谷過冬。
有法利賽人邀請他們赴宴席。耶穌去到那人家裡,吃人家的飯,還要羞辱人家。在那裡有一些撒都該人也在現場,他們對耶穌說:“你常常羞辱法利賽人,難道你也要羞辱我們撒都該人嗎?”耶穌沒有回答,轉身就去羞辱撒都該人。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耶穌,不像個老好人。當祂面對那些宗教人士的時候,不管他是誰,只管說出真相。祂就是有膽氣,在每一個場合裡,都敢於講政治不正確的話。
2、門徒上演尼哥拉一党式的鬧劇(馬太福音20章)The Nicolaitan Play
當時雅各與約翰的母親,跑來問耶穌。其實是這兄弟倆請母親來問的,因為他們不好意思自己來求,他們認為耶穌不好拒絕一位老母親的請求。於是他們的母親求耶穌說:“願你叫我這兩個兒子在你國裡,一個坐在你右邊,一個坐在你左邊。”耶穌卻回答說:“你們不知道所求的是什麼。我將要喝的杯,你們能喝麼?我所受的浸,你們能受麼?”他們說:“我們能。”耶穌對他們說:“我所喝的杯,你們必要喝;我所受的浸,你們必要受;只是坐在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賜的,乃是我父為誰預備的,就賜給誰。”這時候,其他的門徒都對他們二人非常嫉妒,生氣。因為如果耶穌左右的位置被他們兄弟倆佔據了,其他門徒就必須在較低的位置上了。
耶穌對他們說:“外邦人設立君王治理他們,尊大的操權管束他們。”外邦人使用層層管理系統統治人民,他們的首領指派一些人來坐在他的左邊和右邊。但是在我的天國裡面,不是那種金字塔形的統治系統(這是耶穌所恨的系統體制)。誰願為首,就必作你們的僕人。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做多人的贖價。”
唯一一卷耶穌親自口述,讓老約翰寫下來的,就是《啟示錄》。就像耶利米並沒有寫《耶利米書》,而是文士按照他所講的記錄下來那樣,老約翰相當於那個文士,把耶穌那彌賽亞的啟示忠實地記錄下來。
Nicolaitan:尼哥拉党人是一個複合的希臘詞彙。Nico意思是征服者,是從勝利女神Nike一詞轉變而來。Laitan指普通平民百姓,指臣服於征服者隨心所欲統治之下的人民。尼哥拉党通過設立(金字塔形)的等級制度,壓制人民,以至人們不得不按照層級鞠躬服從。
這就是羅馬天主教的問題所在:處於最高位置的是教宗,然後是紅衣主教,然後是主教們,以及所有其他的戀童癖者在他們之下。加州的一所羅馬天主教神學院,有超過500名註冊的戀童癖(神學生),這些都是病態的人。
尼哥拉一党的等級制度,正是外邦人用來治理他們國家的方式。他們不許人們直接聽從神的聲音,你必須聽從在你上面一個階層的人,畢恭畢敬討他們的喜悅,一層層地下來——這真實的發生在基督徒的世界裡。人人都是想要把自己的頂頭上司拉下來,如果他倒楣了,不去為他禱告、幫助他,而是趕緊設法踹上一腳,以便自己可以爬上去。這就是門徒們所上演的尼哥拉一党的鬧劇(Nicolaitan Play)。而耶穌告訴你們的意思是,在天國裡,如果你想要坐上高位,不是把上面的人一層層地拉下來,踹下去;而是把下面軟弱、跌倒的人一個個地扶起來。
耶穌禁止有任何貴族官銜,例如“拉比”、“最聖潔的牧者、主教”等等。祂告訴門徒說,你們都是彼此同作弟兄的。(注:太23:8)即使是從猶太根源長出來的,也有一個異端,就是喜歡別人稱呼他們“拉比”。奇怪的是,有些“彌賽亞信徒”的牧師,稱自己是“拉比”。當你稱呼某人“拉比”時,你立即就把他抬高,自己降低了。
我看到在電視上,許多彌賽亞信徒也被人稱作拉比。他們從前並不是拉比,怎麼信了耶穌以後,反而有“拉比”的頭銜了呢?就如同一個人把別人的博士證書,直接拿來貼到自己的牆上一樣。他們又對大家說:“其實拉比不過是老師的意思嘛!”其實希伯來語的“教師”發音是מורים(Mori),好比摩利(mori)亞(Yehovah)山(Mount Moriah)——Yehovah是我們的老師。以上就是最主要的一個事件,發生在那個時期冬季的死海谷。之後發生了什麼呢?我們即將準備進入春季,等待一年中第一個月的出現。
三、耶穌上耶路撒冷之前
1、耶穌在以法蓮城
耶穌在以法蓮城,祂正在等候消息,要看大麥有沒有成熟,是否將有第13個月(加一個閏月)。我們經過20年的觀察,基本知道了大麥成熟最早不會早於何時,最晚不會晚於何時。那還是在春分時刻的很多天以前,耶穌最後一次巡行加利利地四境,繼續傳道。祂利用這多出來的一個閏月,到加利利地周圍的村莊教導人,然後去耶利哥城,之後祂才上耶路撒冷。
2、耶穌在耶利哥
祂在耶利哥城裡,醫治了一個瞎子巴底買(《馬可福音》十章)。然後在耶利哥城裡的一個稅吏撒該悔改了。
3、耶穌在伯大尼
後來耶穌離開了耶利哥城,去到橄欖山另一邊的伯大尼。那是在安息日裡行路,因為路程較短,沒有違反法利賽人所規定的可以走的路程長度。在耶利哥城時,耶穌對門徒講,祂將要去耶路撒冷,並且要在那裡受猶太人和祭司長的苦害,然後把祂交到外邦人的手中受死。祂講了三次,猶太人會通過外邦人的手來殺害祂。
這是耶穌在地上最後一次上行到耶路撒冷過逾越節,祂先差遣門徒去預備一隻驢駒,從未被人騎過的公驢駒子。約翰福音說,這是逾越節前六天。祂是在亞筆月9日、星期五抵達伯大尼。他就吩咐門徒去預備驢駒子,因為祂明天要騎這個驢駒子。
當禮拜五日落的時候,耶穌要在拉撒路家裡吃晚餐。耶穌在兩個月之前,剛剛把拉撒路復活。
《約翰福音》十二章記載,接著發生了一件事,馬利亞打破一瓶昂貴的香膏,相當於一年薪水的價值,來膏抹耶穌。門徒猶大也在場,他很不喜悅這個女人所做的,他說:“這香膏為何不賣三十兩銀子周濟窮人呢?”約翰在此經文中揭露猶大說:“猶大說這話,並不是掛念窮人,乃因他是個賊,又帶著錢囊,常從門徒的錢囊中偷取其中所存的錢。”約翰揭露了猶大不僅是個賊,還說謊言。
4、關於“血田”
猶大用不義的工價購買了一塊田地,那錢是人家奉獻支持耶穌和門徒的生活費。他背叛耶穌後,去到那塊地裡,撲倒在刀劍之上,肚腸都流出來了。猶大並不是上吊而死的,如同掃羅王在打仗時已經受到致命的傷,就請求幫他拿兵器的年輕人,一刀殺死他,免得受痛苦折磨。因為那個士兵不敢殺死王,於是掃羅把自己的刀劍劍鋒向上,自己撲倒在上面,肚腸流出,自殺而死。
我知道你們心裡在想,猶大不是用他出賣耶穌那三十塊錢購買的那一塊田嗎?不是的!因為猶大已經將出賣耶穌那三十塊錢丟在聖殿中,還給祭司們了。但是祭司們都拒絕接受這些錢,說:“這是血錢,無法重新潔淨了,所以不能收在聖殿裡!”猶大把祭司們付給他出賣耶穌得到的那三十塊錢,丟在聖殿中以後,他就來到了他自己從耶穌和門徒的錢囊中所偷取的錢購買的那塊田地裡,自殺身亡了。
至於猶大出賣耶穌的那三十塊錢,祭司們認為不能重新放回到聖殿裡,他們就用那些錢購買了一塊地,來埋葬外來的人。因為無人想要購買那地,因此那塊地很便宜,叫做“血田”,那正是猶大從耶穌和門徒的錢囊中所偷取的錢購買的那塊田地。
這樣就把新約的記載與舊約《撒迦利亞書》11:12-13中所說的,完整地串在一起了。
四、耶穌榮入聖城
1、逾越節彩排演練
第二天早晨,就是在拉撒路家吃過晚餐的隔天早晨,是亞筆月10號。在亞筆月10號,大祭司要去選取一隻代表全以色列的逾越節羔羊,要檢驗這只羊四天,這個規矩在出埃及時耶和華神就已經規定(出12:3-6)。亞筆月10號,是耶穌榮耀進耶路撒冷城之日,因為祂是神所揀選的逾越節羔羊。那一天的特別之處,正好是個安息日。耶穌告訴所有的門徒,全都要聚集在耶路撒冷城北面的城門處。你們不要以為耶穌只有12位門徒,其實有成千上萬的門徒跟隨耶穌在加利利,他們也必須來到耶路撒冷守逾越節,同時要預演大衛王事先寫好的程式。
雖然大衛王在位時聖殿尚未建造,要等到所羅門王時才會建造,但是聖殿中祭司服事的所有禮儀程式都已經寫好了。比如大衛所寫的很多詩篇,就是預備給祭司們在聖殿裡,在不同的時候吟唱用的。還記得五旬節時,彼得站起來講道時提到大衛王嗎?(《使徒行傳》二章)他講明大衛是個先知、先見。大衛在異象中早就看到,未來的那彌賽亞會怎樣來到耶路撒冷,所以大衛寫下的,都是他在異象中所看見的那彌賽亞到來之時的場景。這些他所看見的細節此時都要應驗。
所以,亞筆月10號的清早,兩縱隊祭司面對面站著,從聖殿山上一路下來,一直排到耶路撒冷城北城門,他們手拿棕櫚枝,時刻準備著。成千上萬的以色列男丁們,也都砍下棕櫚枝和香柏樹枝在手中舉著站在那裡守節。大祭司以及他的一小群祭司們從兩排祭司當中走出大門,去到伯利恒,去選取逾越節羔羊。他要為以色列國家選取一隻最完美且毫無瑕疵的羔羊代表逾越節羔羊,且他要帶著那只羔羊走5英里遠的路,從伯利恒回到耶路撒冷城。那些城門外的排列的祭司們,都要親眼觀看,大祭司帶著那只逾越節羔羊的到來。當大祭司從伯利恒回來,祭司們就分開,所以大祭司就可以在兩排祭司當中行走,直到聖殿山。過去一千年以來每一年都是這樣預演的[25]。然後所有的祭司們都揮舞著手中的棕櫚枝,成千上萬的祭司們一起高聲呼喊“和散那!和散那!榮耀歸於至高神!奉耶和華名來的以色列王,是應當稱頌的!”
在這樣的歡呼聲中,大祭司牽著那一隻伯利恒的羔羊,一直來到聖殿山上,然後把那只羔羊拴在祭壇的一個角上。當那些祭司們都揮舞著手中的棕櫚枝,同聲高聲呼喊的時候,那幾十萬以色列人也帶著他們所砍下來的棕櫚枝,跟著他們一起歡呼。
這就是大衛所寫下來的程式,幾千年以來,年復一年地這樣演練。
2、榮耀的王進入聖城
這一年,場景有所不同。那兩排祭司們站好隊,等候大祭司回到耶路撒冷來的時候,所有耶穌的門徒也聚集在了耶路撒冷北城門,與那些祭司們一起等在那裡。正在大祭司帶著那只他挑選的羔羊要走進來的時候,耶穌騎著一頭從未有人騎過的公驢駒子,從另一個方向進入了北城門。
為何耶穌要吩咐門徒去找到一頭從未有人騎過的公驢駒子呢?因為耶穌必須應驗舊約《撒迦利亞書》9:9的預言說:“錫安的民哪,應當大大喜樂!耶路撒冷的民哪,應當歡呼!看哪,你的王來到你這裡,他是公義的,並且施行拯救,謙謙和和地騎著驢,就是騎著驢的駒子。”
這一天剛巧是安息日,根據妥拉,這一天不可以作工,人與牲畜都要安息休息。那麼這一個難題要如何解決呢?因此耶穌特意選取一頭從未工作過的驢駒子,所以牠不需要安息日的休息。
耶穌從伯大尼的方向,騎著驢進入耶路撒冷北城門。等候在那裡的門徒看到祂來了,就趕快把道路向兩邊讓開,耶穌騎著驢從那條過道上走過,門徒們高聲歡呼說:“和散那!和散那!榮耀歸於至高神!奉耶和華名來的以色列王,是應當稱頌的!”同時,所有那些祭司們(他們沒有搞清楚狀況)也都揮舞著手中的棕櫚枝,成千上萬的祭司們也跟著一起高聲呼喊“和散那!和散那!榮耀歸於至高神!奉耶和華名來的以色列王,是應當稱頌的!”接著,上來耶路撒冷守節的那幾十萬的以色列男丁們,也都揮舞著手中的棕櫚枝,也跟著祭司們一起高聲呼喊“和散那!榮耀歸於至高神!奉耶和華名來的以色列王,是應當稱頌的!”
當祭司們發現情況不對的時候,他們開始對耶穌叫喊:“告訴你的門徒們,快閉嘴!”可是耶穌回答他們說:“我不會讓他們閉口不言的!如果他們不喊叫的話,連石頭都要歡呼起來!”(路19:40)
在耶路撒冷預演了上千年的大戲,今天正式開演了!就在這一天,耶和華所定的那真正的逾越節的羔羊,出生在伯利恒城的、神的愛子耶穌,以那彌賽亞的身份進入了耶路撒冷城內!
五、聖殿山論道
接下來,耶穌在聖殿山待了四天。各方面的人士,包括法利賽人、希律的家宰,宗教界各個派系領袖們,還有政治界的領袖們,全都來要檢驗耶穌,要從祂口中查出任何罪來(在亞筆月10-14日裡面,檢驗羔羊是否有瑕疵)。
1、聖殿山講論:責備法利賽人和文士(《馬太福音》二十三章)
《馬太福音》二十三章記載了亞筆月12日,耶穌在聖殿山上最後的講道,被稱為“耶穌的劍”。這是自從加利利的登山寶訓——頒佈了天國憲法以來,最偉大的教導。耶穌在那裡再一次對門徒和百姓們強調,不要遵從法利賽人和文士們所制定的TAKANOT(前面說過,《馬太福音》23:2-3翻譯與原文嚴重不符),也不要效法他們的行為。
耶穌說“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你們不得再見我,直等到你們說:‘奉耶和華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馬太福音23:39)
從聖殿走出來以後,門徒們想要緩和一下緊張氣氛,轉移話題說:“夫子,你看這個聖殿是多麼雄偉啊!”可是耶穌卻對他們說:“你們不是看見這一切嗎?我實在告訴你們:將來在這裡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了。”這以後,那跟著耶穌去上橄欖山的三位門徒,就一句話也不說了。到了橄欖山上以後,門徒暗暗地到祂那裡,說:“請告訴我們,這些事情什麼時候開始?你降臨和世界的末了有什麼預兆呢?”
2、橄欖山講論:末世資訊(《馬太福音》二十四章)
耶穌回答門徒說:“你們要非常謹慎,不要讓人迷惑你們。因為將來有許多人冒我的名來,說:‘我是那彌賽亞’;並且要迷惑許多人。”耶穌就將末世要來臨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列舉出來。祂說,我現在給你們傳的天國福音,必須要傳遍世間,對列國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你們不要去擔憂世界的末了,你們的任務就是要去,把耶穌對門徒教導的天國福音傳給所有人聽,直到末世來到之前都要這樣傳。
我們甚至不必為那個“新世界秩序”的陰謀集團如何要來奪取美國政權而擔憂。這個世界上所充滿的邪惡,只會變得越來越邪惡。因此耶穌才會說,如果那些日子不減少,凡有血氣的,沒有一個會存留,因為那些人因著自己的邪惡和愚昧無知,會把世界摧毀掉。
但是天國福音必須傳播到全世界。這個天國福音,可不是指的那種廉價恩典福音,所謂無條件得救,神無條件接受你們。不是那種只要你簡單地相信這幾句話,決志一下就可以得救的福音。也不是像教會所說的,要讓新來的人聽的舒服一點,不會感覺被冒犯。我現在一直不停地教導,就是訓練你們要出去傳揚耶穌說的這個天國福音。
接著耶穌又告訴他們,祂再回來之前,會發生什麼事情。“有些假先知會告訴你們,耶穌會秘密地回來,他們會說,耶穌已經回來了,你們應該出來去見見祂。但我告訴你們,那可不是我!因為我不會秘密地回來。我告訴你們,我回來的時候的場景是怎樣的:閃電從東邊發出,直照到西邊,將天撕成兩半;人子降臨也要這樣。沒有人能夠製造這種天象。”
“然後我要差遣眾天使下來,把在那彌賽亞裡死了的人都復活,那怎麼可能會是‘一個秘密被提事件’呢?就像電影中所描寫的那樣,汽車上面的駕駛員突然不見了,學校老師突然不見了。絕不是這樣的情形!我來的時候,要將天空劈開,裂天而降,駕雲降臨,回到地上來。”
在馬太福音所講的,耶穌在《啟示錄》裡面也說了。在賜給使徒保羅的資訊裡也是一樣的。祂再回來的時候是在末後號筒吹響時,眨眼之間就發生了。耶穌在啟示錄裡提到,到最後一隻號筒吹響,就是第七號吹響的時候,神的奧秘就彰顯出來了,就是復活和賞賜的時候到了;從那個時間點開始,祂要敗壞那些敗壞世界之人的時候也到了。
六、最後的晚餐
耶穌和門徒在伯大尼住了一個禮拜之久,他們來到耶路撒冷的一座樓上。在日落的時候,是逾越節前最後的晚餐。逾越節是在亞筆月十四日開始(注:希伯來曆的一日從日落開始)。這時候不算是逾越節的晚餐,因為逾越節的羔羊必須在十四日的下午才被宰殺。
耶穌派猶大出去,對猶大說:“你所要做的,趕快去做吧。”門徒們還以為是被派出去臨時採買逾越節用品,或者是去幫助窮人,讓他們也能夠去購買逾越節的用品。如果最後的晚餐就是逾越節晚餐的話,為何門徒們現在才派猶大去買逾越節的東西呢?這就是一個致命的錯誤!以色列人是何時吃逾越節筵席呢?是在亞筆月十五日的大安息日傍晚吃。
還有另外一個例子,在《路加福音》二十二章。耶穌問門徒說:“當我差遣你們出去的時候,你們有缺少什麼東西嗎?”他們回答說:“主啊,我們什麼也沒有缺少過。”“但是現在,我告訴你們,沒有刀的,要賣了衣服買刀。”
試想一下,如果此時,他們才剛剛吃完逾越節晚餐的話,那些當鋪還開門嗎?在大安息日當天,什麼也買不到。彼得說,看哪,我這裡有兩把刀。耶穌說,那已經夠了。我可以收走一把刀,因為我不是讓你們去用武力征服世界,用一把刀,來防身就好了。
他們吃完最後的晚餐,來到客西馬尼園,這是一個壓橄欖的地方,耶穌就在那裡被逮捕了。
還有更大的事情。在大祭司帶人來到客西馬尼園抓捕耶穌的時候,彼得用刀削掉大祭司僕人的一個耳朵,那些士兵必須把所有人都逮捕起來。那時候,耶穌從地上把那只耳朵撿起來,重新貼回到大祭司僕人的頭上。
舊約預言說,“祂被列在罪犯當中”(以賽亞書53: 12)。羅馬佔領以色列後規定說,不許以色列人帶刀。所以當彼得帶著刀去那個園子的時候,已經違反了羅馬法律,成為了罪犯。耶穌就算是在罪犯當中了。
他們把耶穌帶到大祭司那裡,連夜審訓。耶穌曾經兩次告訴彼得:“就在今晚,雞叫以前,你會三次不認我。”現在,在大祭司該亞法的院子裡,太陽尚未升起,就發生了彼得三次否認耶穌的事情。
他們這些人早早地來到巡撫彼拉多那裡,把他叫醒,彼拉多必須從衙門出來見他們,因為他們不肯進入他的院子。為何他們不進去呢?因為那些法利賽人不想在吃逾越節筵席之前,污穢自己,變得不潔淨,就不能吃逾越節筵席了。逾越節的羔羊要在那天的下午被宰殺,他們要經過潔淨的禮儀之後,才可以吃逾越節晚餐,所以他們深怕因為進了彼拉多外邦人的家裡污穢了自己。
所以說,這個最後的晚餐不可能是逾越節筵席,而是在前一天的晚餐。有的人可能聽說別人對他解釋說,加利利人是提早一天過逾越節,這是來自達拉斯神學院的教導,這是我這輩子所聽到過最荒謬的事情,完全沒有道理!是他們為了證明最後的晚餐就是逾越節筵席晚餐,而編造出來的。神的話,永遠是精確的,我們人類決不可以改造任何一點神的話,來適應自己的認知。
七、耶穌受審
耶穌被帶進了彼拉多的巡撫衙門裡,而法利賽人都站在外面,所以彼拉多不得不審問耶穌後,再出來聽法利賽人講什麼,然後再返回進去審問耶穌。彼拉多想,這些事與我們羅馬人的政治一點關係也沒有,全都是他們猶太人的宗教內部紛爭。當他從法利賽人那裡聽說,耶穌住在加利利,祂在那裡製造了很多麻煩時,就說,你們為何不早說呢,這與我無關,那是希律所管轄的地盤。趕緊轉移這個燙手山芋,所以他叫士兵來,把耶穌押送到希律王那裡去了。
希律一大早聽說,彼拉多押送耶穌來到他這裡來了,他很高興,因為他一直想要見到耶穌。他想到,說不定耶穌會當場表演一個神跡給他看呢?而耶穌站在那裡,甚至拒絕承認這位王。當希律問祂話時,祂一個字都不回答,只是看著他。此時希律開始生氣了,他諷刺耶穌說:“我還以為我自己是以色列的王呢,原來你才是王啊?”希律與他的兵丁們就戲弄耶穌,給他穿上華麗衣服,把他送到彼拉多那裡去了。因為希律發現沒有什麼意思,我才不管了呢!從前希律與彼拉多彼此有仇,但是在那一天,他們就成了朋友,因為他們兩人都經歷了這個燙手山芋的案子,有些同病相憐。(見《路加福音》23章)
彼拉多看到這個麻煩的案子又回來了,便毫無憐憫地下令鞭打耶穌。然後羅馬百夫長用帶有銅釘的鞭子,狠抽耶穌,一鞭子下去,連肉帶血都被抽出來,祂的血四濺開來,耶穌卻一點叫喊聲音也沒有。於是那個羅馬士兵的自尊心便受了傷害,既然第一鞭子打下去,無法讓你呼喊,再來第二鞭子打下去,再拉出一片血肉出來。在周圍觀看的人們,看得連胃部都抽搐了,因為他們從未見過像這樣殘酷的鞭刑。
彼拉多問耶穌說:“你到底做了什麼?回答我!你不明白我有權殺了你嗎?”耶穌說:“不,你沒有這個權力,除非從神那裡給你的權力。”彼拉多只好走出去對猶太人說:“我從這個人身上,查不出任何罪來。”這是彼拉多審判得出的最終判決。
但是法利賽人說:“你不瞭解,這個人自稱是神。”這話當時讓彼拉多的血液似乎都冰冷下來,因為他妻子晚上做了一個異夢,很可怕。她來對彼拉多說:“千萬不可對這個人下手。我昨晚做了一個夢,這個人是從神而來的。”
可是,彼拉多經過一番掙扎以後,他還是屈服放棄了,說:“去把他釘十字架吧!”然後他們讓耶穌自己背起祂的十字架,如同亞伯拉罕讓以撒背負獻祭用的柴火一樣。
八、耶穌受死
此時回想一下,以撒問亞伯拉罕的那句話:“父親哪,請看,火與柴都有了,但燔祭的羊羔在哪裡呢?”(創22:7)亞伯拉罕對兒子以撒說:“神會為自己預備獻祭的羔羊,你跟著我走吧。”就在亞伯拉罕舉刀要刺向以撒之前,半空中有神的使者顯現,阻止了他。亞伯拉罕舉目觀看,有一隻公羊,兩角扣在稠密的小樹中,他就去取了那只公羊來,獻為燔祭,代替他的兒子。
現在耶穌自己背著祂的十字架,向著兩千年前亞伯拉罕獻以撒築壇的地方走去。那地方在耶路撒冷北城門的外面。
約翰是唯一一個留在耶穌釘十字架地方的使徒,在場的還有婦女們、約瑟和尼哥底母。其他門徒都跑光了,他們關上門,躲在裡面,害怕猶太人。當時,羅馬人釘人在十字架上的時候,不是在高山上面,而是在人來人往的大路旁邊。所以,十字架上被釘的人,可以面對著自己的親人講話。
當耶穌掛在十字架上時,祂始引述《詩篇》22篇大衛的詩:“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那是大衛在異象中看到,將要到來的那彌賽亞是個受苦的僕人形象,和祂掛在十字架上的景象。所以他事先寫下來。當耶穌知道那時辰已到,就說了那話。
聖經說“祂的時辰到了”是什麼意思?就是說,那時候已經到了逾越節宰殺羔羊的時刻。各家各戶的幾十萬頭羔羊,和大祭司挑選的那只完美的羔羊此時要開始被宰殺。在眾多要獻祭的羊中,最後一隻就是那只大祭司要宰殺的,為全以色列民獻祭用的。當大祭司獻完這一隻羊以後,他深深吸一口氣,高聲說:“成了!”同樣地,耶穌在十字架上的同一個時辰,以膝蓋撐住身體,吸進大量空氣到肺裡面,用盡全身的力氣,說:“成了!”祂是以大祭司的身份宣告這句話!然後低下頭,把靈魂交付神了。
有亞利馬太人約瑟,因為怕猶太人,就暗暗地做門徒,他來求彼拉多,把耶穌的身體領去了。彼拉多也感到奇怪,耶穌這麼快就死了?因為一般上釘在十字架上的人,要一個禮拜才能死去呢。所以,他就派了一個士兵,用矛槍刺向耶穌的肋旁,結果有血和水流出來。
約翰在寫的時候,他停下來做見證說:“我約翰看見了這件事,我為這事做見證。”(注:見約19:34-35)約翰看見了什麼呢?他看見,在耶穌釘十字架的地點,由於地震,旁邊的磐石裂開了。他並沒有全部講出來,他到底看到了什麼,只是說:“我看到了!這真是神的兒子!”
事實上,約翰還看到了:耶穌的寶血順著那十字架,流進了磐石的裂縫當中,一直流到了600年前,先知耶利米隱藏約櫃的地方,那寶血正好流在了約櫃的施恩座上。
經文截圖出處:https://bible.fhl.net/gbdoc/new/read.php
因此,在《約翰一書》5:8說,“在地下作見證的有三樣:聖靈、水和血”[26]。這是天父親自為祂愛子耶穌所作的見證。還記得嗎,當祂在約旦河裡受洗時,天開了,聖靈仿佛鴿子形狀,澆灌到他身上。當祂說:“成了!”的時候,那個仿佛鴿子形狀的聖靈,就離開祂,隨著血與水,滴落下來,落到了地底下的隱藏的約櫃的施恩座上了。此時我們的罪和死的債才得以償還了。啟示錄1:5“祂愛我們,用自己的血洗去我們的罪惡。”
那麼,約櫃的施恩座上面有耶穌的寶血,下面有什麼呢?就是石板!約櫃後面是什麼呢?就是摩西在西奈山下灑了公牛血的那卷約書,以色列民才因此得以進入與神的血約。
耶利米先知發過一個預言說,在末後的日子,耶和華的榮耀要再一次顯現在約櫃上面。約櫃會被顯現出來。當全能神做這事時,以色列人看到在約櫃的施恩座上面有耶穌的血的時候,他們臉上的帕子全都被除去了,他們會哀哭,就像為自己的兒子哀哭一樣。
九、耶穌復活
1、三天三夜的計算
耶穌在日落之前被放進墳墓,那是亞筆月十四日,當日落以後就進入大安息日(亞筆月十五日)而且進入了除酵節,也就是我們吃逾越節羔羊搭配無酵餅,而逾越節羔羊正是那天的下午宰殺的,在耶穌死去的時刻。晚上以色列人要搭配無酵餅吃逾越節的羔羊。
那一年,逾越節的羔羊是在週三被宰殺的,耶穌是在週三日落之前被放進入墳墓的。祂在墳墓裡度過了整個週三晚上,整個週四晚上,整個週五晚上;祂在墳墓中度過了整個週四的白天——大安息日,整個週五的白天,整個週六的白天,且祂在安息日(週六)日落之前復活了!禮拜六日落以後,就開始了初熟節。耶穌說過,這個世代沒有神跡,只有一個神跡,就是約拿的神跡,三天三夜在大魚的腹中,就是指耶穌將要三天三夜在墳墓裡,第三天復活。
那麼為何有那麼多人都弄錯呢?因為約翰福音中記載,必須在日落之前把祂從十字架上取下來,因為要進入安息日了。我們知道,通常來講,週五的日落開始進入安息日(周安息日“weekly Sabbath day”),但是這不是約翰所指的,他說因為那個安息日是一個大安息日(High Sabbath Day)。每一個主的節期都是從大安息日開始,且在大安息日結束,無論這日落在一周的哪一天。但是誰不明白這個呢?教皇不懂!因為教皇對於聖經完全不懂,他是個外邦人,完全不瞭解希伯來聖經的內涵和耶和華的節期。分不清什麼是耶和華的節期,什麼是巴力的節期。
2、初熟節的應驗
馬利亞去到耶穌的墳墓,發現耶穌身體不見了。她聽見天使說耶穌已經復活了,就跑回去找到彼得與約翰。他們兩人也跑到墳墓那裡,看到裹屍布和裹頭巾還在那裡,但是不見耶穌的身體,他們就離開了。可是,耶穌怎麼不見了呢?
馬利亞待在那裡哭泣,她在黑暗中似乎看見了什麼(時候尚早,天未亮),一個園丁。她把園丁叫了來:先生,你在哪裡找到我主的身體嗎?你把祂放在哪裡了?園丁只用了一個詞回答她:“馬利亞!”她認得那個聲音,她衝向祂,想要抱住祂。祂趕緊後退且說道:“不要摸我,因為我還沒有升上去見我的父。去告訴我的門徒們,現在我要被升上去見我的神,也是你們的神,我的父,也是你們的父。”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還記得嗎,耶穌在十字架上死了的時候,殿裡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地也震動,磐石崩裂。那時候,還有一件事發生,就是因為地震的緣故,橄欖山的那些墳墓也打開了。耶穌復活的時候,這些睡了的聖徒也一起復活,在耶路撒冷的街上向眾人顯現。這是在應驗初熟節,最初復活的初熟果子,要獻給神的。耶穌把這些少數首先復活的人都帶到天上去,作為初熟的果子,在天上的聖殿獻給神。(馬太福音27章)然後耶穌和天父揮揮手說,父啊,我還要再下到地上一些日子,才回來見祢。
還有其他女人也帶了香膏到墳墓那裡,天使告訴她們說,你們來晚了。耶穌已經復活了。所以,當她們往回走的時候,耶穌顯現在她們面前。在希伯來文版本《馬太福音》裡面這樣記載耶穌當時說的話:“耶和華拯救你”(Yehovah Yoshia!)然後,祂才允讓這些婦女來抱住祂的腳。為什麼現在她們能這樣做,而早些時候馬利亞不可以觸碰耶穌呢?因為根據大衛的預言,祂作為大祭司必須先與其他人隔離開,當祂在父神寶座前把自己當做初熟之祭物獻上,再返回地上之後,祂才可以被觸碰。因為大祭司在獻祭以前,須要把自己留在石頭房子裡獨處,以免自己被玷污了,然後,他們才可以在早上去獻初熟的祭。耶穌也要執行大祭司的職分,還沒有升上去獻初熟的果子之前,不能被玷污。
耶穌已經獻上了自己的血,為我們更新了聖約,我們就成為至高神國度的祭司和君王,這就是君尊(王)的祭司,有兩個位份。所以,你也要思想,要在你的服事上,怎樣來傳講天國的福音?
我希望這一次來,已經幫你們打好了基礎,下一次再來時,就可以跟你們講解《啟示錄》了。
末世先鋒事工
Kingdom For Jesus Ministry
官方網站
YouTube視頻
https://www.youtube.com/c/kingdomforjesus/playlists
欲獲得更多資料、視頻,或有感動支援、參與末世先鋒事工,
版權聲明
此文本資料是彌賽亞國度服事的工具,
作為個人使用、教會小組學習或免費發放。
未經末世先鋒事工允許,不准售賣或用於募集資金。
[1] 較第一版,此修訂版正文改用11號宋體,1.15倍行距,更適合於列印閱讀。同時,因編者水準有限,或許仍存疏漏,我們歡迎家人隨時聯繫我們,予以更正。
[2] 編注:此電子文本修訂版編輯之時(2021年12月),《按時間順序展開的福音書第二季:啟示錄》全13集中文字幕、中文配音,已經製作完成,並在末世先鋒YouTube頻道為大家定檔、免費推送。
[3] 編注:截至修訂版編輯時(2021年12月),已經發現至少1776份手抄本裡含有神名字的全部母音。
[4] 編注:在舉辦完2018年本次特會之後的2020年,邁克·儒德中風,至今在積極康復中,願我們能安靜聆聽這些寶貴的希伯來根源教導,並為邁克·儒德的身體完全康復切切禱告。
[5] 編注:和合本譯“馬利亞”,其實按希伯來文Myriam或希臘文Miriam,應譯為“米利暗”,同摩西姐姐名。
[6] 編注:見【申命記18:18-19】。
[7] 編注:和合本譯“馬利亞”,其實按希伯來文Myriam或希臘文Miriam,應譯為“米利暗”,同摩西姐姐名。
[8] 編注:購買連結,在roodstore.com網站輸入繁體字“彌賽亞”,得到購買途徑。因特殊原因,僅中國之外的地區才能收到郵寄包裹。
[9] 編注:儒略曆(Julian calendar),是由羅馬共和國獨裁官儒略·凱撒,採納埃及亞歷山大的數學家兼天文學家索西琴尼的計算後,於西元前45年1月1日起執行的取代舊羅馬曆法的一種曆法。
[10] 編注:根據邁克·儒德《耶和華神悅納人的恩年與彌賽亞七十個七的服事》中文圖表,耶穌於那一年的亞比月十四日也就是週三下午被釘十字架,週六下午日落前復活,本電子書後面對此有詳細解讀。
[11] 編注:希伯來聖經中,巴比倫囚虜之前該月被稱為以他念月(Ithanim)/(אֵתָנִים)。
[12] 編注:見【申15:12-17】。
[13] 編注:見【出埃及記19:1-6】。
[14] 編注:施洗者/施浸者的英文Baptist,也是浸信會或浸禮宗的英文。
[15] 編注:中國人總是有婆媳關係問題,但是美國人總是與岳母關係搞不好。
[16] 編注:羅馬人伯多祿,Petrus Romanus (Peter the Roman),是“教宗預言”或聖馬拉奇(Saint Malachy)預言中的最後一位、第112位教宗。預言指出,末代教宗名為“羅馬人伯多祿”(或譯為羅馬人彼得),天主教會將在他治下走完最後的歷程。
[17] 編注:聖帕皮亞(Saint Papias,約70年-155年)小亞細亞弗呂家地區的希拉波利斯城(Hierapolis,現今土耳其的棉花堡)主教,[1]是約翰的門徒、坡旅甲的同工。他的著作有五冊,但都被引述在愛任紐與優西比烏的著作中。資料包括口述傳統、傳說的解說、福音資料,也提供《馬可福音》及《馬太福音》的起源洞見。
[18] 編注:凱撒利亞的尤西比烏斯(Eusebius Caesariensis 生於約260年或275年—可能卒在339年5月30日),是凱撒利亞地區的教會監督或主教。由於他對早期基督教歷史、教義、護教等貢獻,被一部分人認為是基督教史之父。
[19] 編注:Rosh Chodesh,是“月首”的希伯來語。
[20] 編注:Numbers game直譯過來是“數字遊戲”,但它的引申意是指“做得越多,成功率越大的事情”。
[21] 編注:關於耶穌三年半服事的學術辯論,在末世先鋒的官網有貼上:www.K4J.us。截至修訂版編輯時,末世先鋒團隊已譯製全新系列“約翰福音六章4節屬於聖經嗎?”,其中對尤西比烏斯三年半理論的講解,同樣十分精彩。
[22] 編注:“新國際版聖經”(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的簡寫和“非聖靈啟示版聖經”(Non Inspired Version)的簡寫,都是NIV,邁克·儒德取其作雙關語,諷刺新國際版聖經在翻譯方面的不嚴謹度。相比之下,“英皇欽定本”(KJV版)聖經,會把譯者添加的詞彙標以斜體,表示該詞彙不在原經文手稿中。
[23] 編注:根據尼希米·戈登對奠水禮的研究,《米書拿》對這個儀式的描述如下: “奠水禮是如何舉行的呢?大祭司從西羅亞池取水,用三隻木筒 灌入一隻金制的水壺,在八天期間他將澆出一木筒的水作為奠水。”尼希米說,他們不是八天都舉行取水儀式,但是八天期間都舉行澆水儀式。具體參見末世先鋒事工譯製出品的“《約翰福音六章4節》屬於聖經嗎?”系列視頻,在第四集對此有非常詳盡的介紹。
[24] 編注:這裡是指希伯來曆上的月份。
[25] 編注:自大衛王起,西元前1035-970年。
[26] 編注:和合本這裡沒有把欽定本的“in earth”翻譯出來,所以補上這三個字是非常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