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越節特輯:當神逾越,我們跨越!
#蝗蟲野蜜讀經圖書館
如因下文中的圖片未能顯示,也可選擇本書PDF在線閱讀/下載:《逾越节特辑:“当神逾越,我们跨越”》-繁版
“當神逾越,我們跨越”[1]
一、量子時代到來
我最近開始上油管(YouTube)去看量子力學的東西,我很驚訝,上帝在祂的創造裡、在微觀世界裡面,居然有量子物理這種現象,太不可思議,這完全推翻了古典物理!既然我們的阿爸天父是這樣創造的,那我們也可以用這個觀點,學習新的思維、新的觀點,未來的十年之內量子電腦就問世了,到那時,現在的超級電腦要計算一萬年才會有答案的,它一秒鐘就解決了!新的十年來到了!
因此我有一個領受,我們現在也要進入量子福音的世代——拋棄過去的舊思維,不再是A到B、B到C、C到D,這種過去所習慣、固定的方式;而是瞬間的、疊加的幾何式倍增!所有可能性都有,就在於我們怎麼去運用這樣的思維與狀態去達到我們期望的結果或答案,再也不需要苦苦的1+1=2、2+2=4緩慢進展。未來將是非常迅速的資訊傳達,比如說現在一個量子,另外一個量子就在太空的人造衛星,訊息瞬間就到位了[2],哇!這比光速還快!不得了!所以我鼓勵大家現在就用這種方式去思考和生活:雖然表面看起來一團混沌,但量子時代來臨,所有的可能性都存在(All the possibilities are here)!好,那我們就從這裡出發。
二、亞筆月的重要日子
1、透視觀縱覽新舊約
第一次逾越節發生了什麼事情?所有事情都有脈絡可循,我很喜歡追溯最原始的時刻,當一件事在最原始的時刻初次發生時,往往具有根源性的意義;然後從根源性的意義出發,直到最後,整個脈絡完整呈現出事情的全貌,會幫助我們瞭解所有後續事件的細節,對於當前發生的事情,就會有根源性的瞭解。
打個比方,舊約好像是一粒種子,新約就像開放的花朵;而新約的花朵是從舊約的種子裡不停地綻放出來。耶穌來了以後,把舊約裡許多隱埋的奧秘與預言的深層含義啟示出來,而且借著真實的人、事、時、地、物,在人類歷史時空中所發生的、記載在四福音書中的事件,讓我們清清楚楚看到,我們原以為很枯燥的舊約妥拉[3]卻有著非常深刻的含義。例如《出埃及記》、《民數記》,好像講了一大堆生澀枯燥的內容(比如造會幕、數點人數等),關於這些“律法”,我們不明白為什麼聖經要寫這些。但大衛王就很知道這裡面的奇妙,他禱告說,“求祢開我的眼睛,使我看出祢妥拉(律法)中的奇妙”(詩119:18),“The wonder”(奇妙),表面上看起來很枯燥,但裡面有奇妙之處!
《以賽亞書》講到“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祂名稱為奇妙策士……”(賽9:6),當我們看到四福音裡耶穌所行的事,包括新約其他記載,一直到啟示錄,我們才明白,原來這一切是從妥拉出發的,耶穌就是來應驗妥拉的——妥拉規定祂所要執行的,祂必須要執行!我們從種子出發,可以看到全貌;從全貌沿著脈絡一路回溯到根源,我們又有了根源性的瞭解;最後得到終結性、全盤性的瞭解。
我們下面就把亞筆月這幾個重要的日子放在時間軸上,把耶穌當時發生的事件加以對照,給大家一個時空縱覽,這樣就可以有一個全貌性的瞭解。
第一次逾越節,“正滿了四百三十年的那一天,耶和華的軍隊都從埃及地出來了。”(出12:41)四百三十年如何計算?因為出埃及的第一次逾越節,是整整滿四百三十年的那一天。為什麼要特別提這一句話?為要引起我們注意。四百三十年是指從哪一件事情開始起算?如何計算?稍後會探討。另外麥基洗德與逾越節有什麼關係?這與耶穌最後的晚餐大有關聯。耶穌就是逾越節的羔羊。果然是量子時代,在不同的時空馬上出現了幾件重要的事:逾越節、耶穌跟尼哥底母所談的重生,其實都與麥基洗德的使命或奧秘大有關係。
我希望大家讀經要建構一個透視觀。用個不恰當的例子,這是國畫山水畫,山水畫是沒有透視的;油畫更好,有遠近、高低的立體維度,當然最好是3D 或者4D。大家在讀聖經時,儘量建構出3D式的、透視性的視角,你就知道在時空線上面,比如在亞筆月這個月份,每一件事情要掛在哪裡?當你用這樣的方法羅列事件,你會明白所有事件彼此之間的因果關係,它不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過去我們讀經都比較習慣聚焦在本節或者本章,想把單一事件搞清楚。如果要研究透徹,你必須把它放在一個類似的時間軸線裡,把與它產生因果關聯的相關聖經記載全部放在一起讀,從而對事件產生非常清晰的瞭解。這樣整部聖經好像3D電影,是活動(active)的、動態的(dynamic)。你可以從這一點跳到那一點、從那一點又跳到另一點,跳躍式的研讀,這就是沒有系統,但是有亮光!我們現在就要進入這種量子時代,隔空跳躍,一跳過去、一連起來,真有道理,亮光就出來了!
這是邁克•儒德(Michael Rood)最新出來的6020-6021年的亞筆月月曆,我們已經進入第七天了。主看千年如一日,千年如一日,何日君再來?第七日。第七日的什麼時候?我上次講有可能是the first hour(第一個小時),1000年除以24 等於大概41.66年,這是我的猜測。看當今時局的發展,我不相信還要一百年,我覺得五十年已經足以讓世界變成像《啟示錄》所描述的樣子,我相信敵基督目前應該有二十歲了,最少是青少年了。
2、亞筆月十七號初熟節
我要請大家注意幾個重要的日子,亞筆月是一年之首,非常重要。考考大家:在出埃及以前,亞筆月是希伯來曆的第幾個月?第七個月!再考一題,諾亞的方舟停在阿拉臘山上的時候是七月幾號?十七號!所以七月十七號用出埃及以後的曆法就變成亞筆月十七號[4],而亞筆月十七號就是當年耶穌上十字架那一年的初熟節,祂在第三天復活!所以我們一跳就跳到《創世紀》去了,現在又跳回來,跳躍式的,沒有系統,但有亮光。
一切都有預表:《創世紀》挪亞一家人是因著方舟從洪水中得救,脫離了那個邪惡的世代,神用洪水審判了那整個邪惡的世代;《出埃及記》也同樣,神用十災審判了埃及,卻救以色列民出了埃及;到《啟示錄》更是如此。
請問各位,現在此時此刻是亞筆月的幾月幾號?十六號結束,十七號開始了。第四天是星期幾?星期三(見上頁圖)。這是邁克•儒德出的希伯來月曆,你可以直接上他的網站去下載,是免費的。網站每個月都把當月的月曆掛出來,可供下載。
按照聖經,亞筆月十四號逾越節那天下午,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面,緊接著的初熟節(亞筆月十七號)耶穌復活。我們今年的初熟節是亞筆月二十一號,而不是亞筆月十七號。為了避免大家有誤解,我稍作解釋。為什麼初熟節不是固定在某一天呢?因為初熟節的演算法是自逾越節之後的安息日(星期六)的次日,定為初熟節(利23:9-14)。在耶穌時代,耶穌是在第四日上十字架的,就是星期三(十四號)的下午上十字架,所以安息日的次日是從禮拜六的黃昏開始,進入初熟節,那時剛好是十七號。但今年不一樣,今年逾越節之後安息日的次日是十八號。所以逾越節的日期是活的,這個日子落在一周裡的哪一天,從幾率上講,有七種不同的可能性。耶穌那一年釘死在十字架上,不僅必須在逾越節(十四號)的時候,釘死在十字架上;而且那一年希伯來曆的初熟節(星期日)還必須落在十七號,因為祂必須第三天復活。
除此之外,耶穌還必須經過三個白天、三個夜晚復活。因此耶穌應該是在禮拜三(第四日)下午被釘十字架,所以經過了三個晚上(禮拜三晚上、禮拜四晚上、禮拜五晚上),三個白天(禮拜四白天、禮拜五白天、禮拜六白天),到禮拜六快黃昏、日頭還沒落的時候,祂復活了;再過一會,日落了,就是初熟節開始了。
所以耶穌自己所說的三個條件:1、初熟節的預表必須實現;2、在第三天復活;3、經過三個白天、三個晚上復活。這三個條件完全滿足,沒有瑕疵。
為什麼一定要這樣?因為祂要行出約拿的神跡,這是耶穌親自講的:“除了約拿的神跡,再沒有神跡給你們看。”最大的神跡就是約拿的神跡,其實耶穌的死裡復活比約拿的神跡更厲害,但是形態類似。所以一切時空必須對準,要與耶和華的曆法、與天上日月星辰的運轉對準,還要與耶和華掌管風雨的量,好讓大麥成熟等時機全部對準!所以說我們的神太神了!一早在妥拉裡寫的這些密密麻麻的規定,幾千年以後要應驗的事情,有如此多錯綜複雜的因素,但是出來的結果居然與耶和華所說的話完全對位!
從初熟節之後,再經過七七四十九天的隔日——第五十天就是五旬節。所以照耶和華一早在舊約定下的計算方法,很奇妙,初熟節和五旬節都會在星期日。為什麼一定要這樣定?很有可能是,祂要把它定成是星期六的黃昏之後,因為只有這樣,無論是初熟節還是五旬節,它總是落在七日的頭一日(星期日),否則就會像逾越節一樣,會落在一個禮拜的任何某一天。為什麼創造宇宙天地的主要把初熟節和五旬節定在七日的頭一日?這也有奧秘,這代表一個重新的開始,新的復活,預表新天新地,有義居住在其中。好像挪亞出方舟那年的初熟節,我相信那一年初熟節應該是在十七號,他一打開方舟門的時候,所有的邪惡都沒有了,那是一個新天新地,然後有Righteous(義人)居住在其中,就是挪亞一家,這是未來《啟示錄》最原始的縮影!
3、亞筆月一號
除此之外,亞筆月有一個重要的日子是亞筆月一號。神要摩西哪一天把存放約櫃的會幕立起來?就是亞筆月一號。根據邁克•儒德四福音書的教導,照他推算,耶穌在約旦河受浸了以後,馬上被領去曠野,受魔鬼的試探四十天后結束的次日,那時候就是亞筆月一號。那一天祂從曠野走出來,走到約旦河,那時施洗約翰在那裡施洗,就在那個時空之下——是祂勝過魔鬼的試探的時候,施洗約翰就指著祂說:“看哪,神的羔羊,除去(或作‘背負’)世人罪孽的。”(約1:29)
如果那時耶穌沒有勝過魔鬼的試探,一切都完了(Game over)。所以當施洗約翰講這一句話,做這樣極大的見證時——“這位就是以後要用聖靈和火施洗的那一位”之時,見證耶穌是“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之時(這不是從耶穌從約旦河受浸起來、聖靈降在祂身上之時),就是亞筆月一號!祂從曠野出來了!
施洗約翰是祭司的後代,他爸爸是撒迦利亞。對於祭司們而言,這是一個破天荒的、不可思議的事情。因為祭司千年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早到晚都要獻祭,屠宰牲祭、流血,在祭壇上不停地流血、不停地遮罪;贖罪日的時候,每年還要為本家和以色列集體贖罪,年復一年。此時他居然宣告出這一句話:“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回到那個時空背景,這實在是一個破天荒的宣告!怎麼可能?罪孽怎麼可能被除去?除去以後就不用獻祭了呀!這就是《耶利米書》“祂說日子將到,我將不再紀念他們的罪孽”(耶31:34)。公義的上帝曾跟摩西說“我必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因為祂是公義的;此時祂怎麼可以說完就大筆一揮,算了就當做沒發生過了?不可能吧!所以祂不再紀念,就是Don’t remember(全部都塗抹掉了),就是這裡約翰所見證的,因為耶穌是神親自預備的羔羊!
除去世人罪孽,怎麼除法?根據尼西米•戈登[5]的講解,猶太人在舊約時代,他們的借據就寫在羊皮紙上,寫上我欠你多少,那就是債的證據;當你還清債務以後,怎麼把這個塗抹掉?不是拿去把它燒掉,而是倒水在上面,讓所寫的墨蹟全部化掉了。所以聖經裡面所講的比喻就像這樣,我們的罪就好像欠了聖潔的神的債,耶穌的血就倒在這個債的借據上面,把它化掉了,什麼都看不到了。所以耶和華神一看,債務沒了,我再也不紀念了,好像從來沒有過一般!所以耶穌的血有多寶貴?耶穌有多麼寶貴?
4、亞筆月十號
接下來是亞筆月十號,也是非常重要的日子。亞筆月十號,耶穌騎著驢駒進耶路撒冷,以此祂同時應驗了三個有關彌賽亞的經文。那時耶穌騎著驢駒進去,人們呼喊說“和散那,和散那,奉耶和華名來的以色列王是應當稱頌的!”(可11:9)其實那是完全引述《詩篇》一百一十八篇。各位讀聖經的時候,如果在新約裡只看到一個引用舊約的短句,要用它當做引子或一個超連結,一按連結,就把你帶回去《詩篇》一百一十八篇,而你要把整篇全部都看,不只是引用的那一句話。你要明白完整的意思,要回去看《詩篇》一百一十八篇。
《詩篇》一百一十八篇裡面說,“這是耶和華所定的日子,我們在其中要高興歡喜”。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唱?原來他們就預期著彌賽亞要來,因為但以理的七十個七,其中六十九個七是四百八十三年,從重建耶路撒冷聖殿和城牆開始四百八十三年以後,彌賽亞君會出現。所以新約一開始的時候,就彌漫著尋找彌賽亞的氣氛,他們問施洗約翰說“你是誰?你是那彌賽亞嗎?”還有很老的先知亞拿和西緬等,他們知道這個日子彌賽亞要來,他們都在期待彌賽亞。所以在這樣的場景之下,看到耶穌所行神跡,就爆發出來“彌賽亞君王”的歡呼。
不止這樣,耶穌為什麼不騎馬進去呢?為什麼不走路進去?因為要按照劇本進行!劇本在哪裡?《撒迦利亞書》九章9節:“看哪,你的王來到你這裡,他是公義的,並且施行拯救,謙謙和和地騎著驢,就是騎著驢的駒子。”一切要照著劇本演。所以他們看到整個情況全部都對位,就把祂當做彌賽亞君王來迎接。
而耶穌之前醫治那些大麻瘋時,以及當西門彼得說“你就是那基督、永生上帝的兒子”時,耶穌還禁止他們說出去,甚至對旁邊的門徒嚴嚴地警戒“不准講出去”。可是那一天,祂卻自己安排這一切。耶穌當時在馬利亞家裡,要去耶路撒冷,祂特別叫門徒去對面村莊找一個驢駒子,還給他們暗號:如果主人問“你們做什麼?”就回答說“主要用它”,他就給你。好像這一切耶穌都事先安排好了,是耶穌特意的,要借此應驗上述那些經文。
在那個場景裡,祂要來應驗:《但以理書》六十九個七——彌賽亞君出現、《撒迦利亞書》、還有《詩篇》一百一十八篇。祂在登山寶訓一早就講說,妥拉裡面的,祂都要應驗出來,真人真事地演出來!所以妥拉裡面規定的,祂一定要做到,祂也果然這麼做了,祂這是在宣告:這一切不言自明!祂沒有好像泰山錘拳頭一樣說“我,就是那彌賽亞”!祂只是牽著驢駒,所以《約翰福音》才有那句話“眾人果然向他這樣行了”(約12:16),指這個預言真的應驗了。也沒有人告訴百姓們說“你們要這樣對祂”,而是他們自動就呼喊出來了。
就是因為這樣,那些法利賽人氣瘋了,他們也知道這代表什麼意思。大家都是內行,不用吵來吵去,也不用像小李飛刀,而是一刀斃命,所以他們氣得要命!但是我們外邦人看不懂,因為如果沒有回到希伯來根源,你就錯過了一場好戲,不明白他們到底在吵什麼。事關重大!在法利賽人看來,這是褻瀆——你又不是彌賽亞,你怎麼可以准許他們這樣,所以才會有那一句有名的英文,The rock will cry out,石頭都會跳起來照樣呼叫“和散那,和散那!那奉耶和華名來的以色列的王是應當稱頌的!”(路19:40)為什麼耶穌這麼講?因為聖經所寫的話字字句句必要應驗!就算使這些人都戴上口罩,就算把這些人都驅趕開來,耶穌說:“我就命令這些石頭跳起來,照樣呼喊‘和散那,和散那,那奉耶和華名來的以色列的王是應當稱頌的’”。因為妥拉裡的一字一句都要應驗,就是這麼神奇!
不只這樣,那一天還同時代表另一層面的意義。逾越節的羔羊是幾月幾號被選?亞筆月十號。逾越節前四天,照妥拉的規定,你要把這選來的羔羊,不是把它當作寵物牽去逛街,而是把它綁在床頭上面,仔細檢查它有沒有任何瑕疵。比如你注意到它一隻眼睛不會閉,可能這只眼睛是瞎的。為什麼神對逾越節羔羊的要求那麼嚴格?難道神是完美主義嗎?
這個問題我也想了好久,後來有一天終於想通了。我發現聖經裡很多事情想不通時,就用耶穌這把鑰匙去想,一定跟耶穌有關係。那個時候我就感受到,原來聖經不是冰冷的系統神學,所以我們現在沒系統,也不是神學,而是從聖經裡面讀出神的情感,阿爸天父的情感!為什麼?因為逾越節的羔羊就是預表祂的愛子耶穌,祂在阿爸天父裡面是完美無瑕疵的,祂所行的一切事都讓阿爸天父得到深深的滿足和全然的喜悅。所以如果用一個有瑕疵的來代表祂完美的愛子的形象,這是abomination(可憎惡的)、horrible(極壞的)——不!我的兒子是如此完美,祂如此順服又謙卑,全然令我喜悅,絕不可以用有瑕疵的羊來代表,這是可憎的!不容接受!——這是阿爸天父的情感。所以不是祂有完美主義,而是因為耶穌完美,所以阿爸天父一定要沒有任何瑕疵的羊羔,來代表耶穌沒有任何道德上、靈性上的瑕疵。
三、逾越節羔羊——彌賽亞
耶穌行過一生三十年的歲月,祂三十歲左右就被人家以為五十歲了,所以祂是憂患之子。對祂而言,被人誤解、辱駡、飽經患難的痛苦是家常便飯的事情。我以前碰到一個從小經歷家暴的小孩,我聽他講他的媽媽怎麼對待他,我聽得真是心都碎了,對他而言那種痛苦如此熟悉!所以耶穌也是這樣,祂一生所承受的憂患、為世人所背負罪孽,這些苦對祂來講是熟悉的,並不是新鮮事,包括被鞭打、釘十架種種的痛苦,但是祂全部都勝過!這就是重點!
所以《雅歌》裡說“你的名如同倒出來的香膏”(雅歌1:3),為什麼說“祂的名好像香膏”?因為香料被壓碎以後才能製作成上品的香膏,如同橄欖被壓碎以後,才會榨出純淨的好油。苦難壓在祂身上,壓出來的是馨香之氣,而換作我們的話,可能一被壓苦毒就出來。
《雅歌》有一種新的讀法,把它當作末世資訊來讀,怎麼講?裡面有一個對比——牧羊人和所羅門王,其實所羅門王從末世角度來講,是敵基督的預表;而那個牧羊人就是耶穌——再來的君王的預表;書拉密女則是末世的新婦教會。書拉密女對所羅門王抵死不從,所羅門王有千萬情愛,就想要得到書拉密女。書拉密女卻說“我只跟這個牧羊人,祂在百合花中牧羊,不管你所羅門王身旁有六百個勇士,不管你金的轎子、銀的坐墊,我不在乎”。所羅門王的香氣是怎麼來的?是各樣商人香粉熏的,從外面熏進去的,很貴的香料買來熏的,沒有熏就不香。而牧羊人——耶穌的香氣是怎麼樣?祂裡面自己發出來的,就是我們說“祂的名如倒出來的香膏”Pour out(傾倒),祂的生命整個為我們壓碎傾倒,破碎出來不是苦的、也不是臭的,而是香的!所以書拉密女就是末世的新婦教會、末世榮耀的教會,我們就是這樣!所以年輕的姐妹們,千萬不要看高富帥,因為敵基督出現的時候,一定是高富帥的、場面很大的。
再多講一點,所羅門王每一年叫人進貢金子多少他連得?六百六十六他連得!(列王記上10:14)。為什麼不要七百七十七他連得,而要規定不多不少,666?所羅門王的寶座幾層?六層!奇怪了,為什麼每次都要少一個,為什麼不是七層而是六層?聖經又說,他上階梯的時候一層一層上去的時候,兩邊還放石獅子,左右各一個。六層階梯、左邊六頭石獅子、右邊六頭石獅子——666!還有金子也是六百六十六他連得!所以用末世的角度讀聖經,你會讀出許多有趣的東西。
這就是《雅歌》裡面告訴我們的,祂勝過了所有考驗、檢查以後,祂才夠資格上十字架。所以在亞筆月(正月)一號從曠野走出來的時候,祂已經勝過撒旦的試探,祂是先禁食了四十天,撒旦第四十一天才來試探祂,然後再次日祂走出來,所以一共四十二天,剛好就是亞筆月一月一號。
這一次只是資格賽,好像你去參加美國網球公開賽(US Open tennis)一樣,不是隨便誰去參加都可以,而要先通過資格賽,才具備資格來打這一場正式比賽。所以耶穌此時通過了資格賽,之後祂還要勝過無數場資格賽,才夠資格上十字架;只有這樣,祂的血流下來才能把罪瞬間全部塗抹掉。
這有什麼意義?第一,彌賽亞榮入聖城那一天已經成就了,除了耶穌,再也不可能有其他人應驗了。時間已經過了,因為根據但以理的六十九個七,從亞達薛西王發重建聖殿的命令開始四百八十三年以後,彌賽亞必須出現;而且六十九個七之後,彌賽亞必須被剪除。所以這是一個命定的時空,人不能和這個數字、年限去爭論。就算今天還有一個人裝得很像耶穌的樣子,找了驢駒子,然後照著邁克•儒德的希伯來月曆,特別在亞筆月十號騎驢駒子進耶路撒冷,然後雇一群臨時演員在那邊喊“和散那,和散那”,也沒有辦法複製,因為那個時空已經過了,再也沒有任何人可以再來一次!所以耶穌是彌賽亞絕對錯不了!
第二,同樣的,關乎祂要再來的預言,也必要準確地成就和應驗。祂將要再來一次,在耶路撒冷的人們還要用同樣的儀式來歡迎祂!這是未來的預言!
四、最後的晚餐與麥基洗德的祝福
1、最後的晚餐的確切日期
我們剛剛把亞筆月一號、十號都講清楚了。現在考試:逾越節的晚餐是哪一天吃的?亞筆月十四號還是十五號?照著摩西妥拉的規定,逾越節的晚餐就是出埃及的那天;逾越節的羔羊是什麼時候被宰殺的?十四號的黃昏,然後要去烤它,烤完了以後就日落了,然後亞筆月十五號就開始了。所以逾越節的羔羊的晚餐是十五號開始的時候吃。
這樣就清楚了,因為很多人對這個問題搞不清楚,我過去也繞來繞去繞不出來,有的解經書還解錯了。因為大家對希伯來根源不瞭解,照耶和華的節期,一天是從日落開始的,所以就解錯了,甚至產生很多種不同解釋,其實都錯的。
那耶穌最後的晚餐是亞筆月幾號?十四號,為什麼十四號?答案很簡單,因為猶太人一天的開始是從日落黃昏開始。耶穌十四號最後的晚餐吃完以後,在客西瑪尼園被捕;連夜審訊就到了白天;後來上十字架並且於十四號下午斷氣;然後進入墳墓。所以最後的晚餐是十四號的晚上。
2、最後的晚餐啟動麥基洗德的祝福
耶穌是憂患之子,祂在三十歲的時候看起來好像五十歲,這些法利賽人就笑祂說:“你還沒有五十歲,豈見過亞伯拉罕呢?”由此可以看出耶穌看起來像五十歲,因為常經患難。可是耶穌回答說:“還沒有亞伯拉罕的時候,我已經在了(I am)”。祂講的是I AM,然後說:“亞伯拉罕看見我的日子就歡喜”(約8:56-58)。耶穌說“亞伯拉罕看見我的日子”是指什麼時候?
想像一下我們都在場,當耶穌這樣講時,我們一定有疑問,到底亞伯拉罕看見耶穌是在什麼時候?到底在舊約哪裡有記載?我原本以為,就是在亞伯拉罕獻以撒的時候,樹叢裡的一頭羊代替了以撒,我以為是那個時候。但是後來我聽了邁克•儒德的講解,我覺得他講的才是正解。因為我的解讀只是出於一處經文的想像,而他有好幾處結合起來,正確性比我的理解要高很多。
“亞伯拉罕看見我的日子就歡喜”,背景就是當麥基洗德去祝福亞伯拉罕的時候。為什麼要講這個?因為這與亞筆月十四號最後的晚餐時耶穌所做的動作大有關係。麥基洗德王來對亞伯拉罕的祝福是很特別的一個祝福。他為亞伯拉罕祝福,說:“願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賜福與亞伯拉罕。至高的神把敵人交在你手裡,是應當稱頌的。”亞伯蘭就把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來給麥基洗德。(創14:19-20)
麥基洗德王祝福亞伯拉罕,但是他基本上在稱頌耶和華神。稱頌的重點有兩個:一個是創造天地的耶和華;二是至高的神把敵人交在你手裡。他所祝福的話語被亞伯拉罕記載下來了,以後世世代代的以色列人,他們在安息日掰麵包、喝葡萄酒的時候,他們就會講同樣的話語。
邁克•儒德自己示範了這個儀式的(給大家分享過視頻[6]),他用希伯來文講這個祝福,祝福裡講到兩點:一、宇宙的王、天地的主宰——耶和華神是應當稱頌的!祂讓地產出五穀農作物,以至於可以製造麵包,這代表耶和華是供應我們的神;二、另外一句是,祂讓地上長出葡萄藤來,使我們有葡萄酒可以喝。一個是麵包,一個是酒。為什麼麥基洗德帶了麵包?我不喜歡用餅,我們現在人以為那個扁扁的才叫餅,其實是麵包也叫“餅”。而麵包是發酵過的,耶穌那天吃的也是發酵的麵包,所以說它是麵包;然後喝葡萄酒,所以祂的動作與麥基洗德祝福亞伯拉罕的話語是相配、相稱的。以後世世代代也照這樣傳遞下來,只是沒有人能夠解釋那代表什麼意義。
麥基洗德的祝福為什麼如此偉大,偉大到讓亞伯拉罕有感動奉獻十分之一,而且保羅在新約裡也再一次提到,第一個希伯來人亞伯拉罕奉獻十分之一,以後他的後裔們(利未子孫)等於在他的裡面也一起獻上十分之一,因為利未子孫(男性)的染色體都是從父親遺傳下來的,一代一代傳承下來(希伯來書7:4-10)。所以這裡面有一個重大意思,可是沒有人知道,直到耶穌在亞筆月十四日最後的晚餐那個晚上,祂擘開麵包,說:“這是我的身體,你們拿著吃”。原來麥基洗德的麵包代表耶穌的身體,所以耶穌才拿著麵包說“這是我的身體”,他們要先按照麥基洗德祝福的話語來祝謝,因為耶穌也是這樣祝謝的:“創造天地的主啊,你讓地有農作物出產,可以製作麵包供應我們;你讓地又產生葡萄藤,降雨在地上,葡萄藤產出葡萄,供應我們葡萄酒”,耶穌照樣重複這個祝福,然後就把麵包拿來擘開,說“這是我的身體”,意思是說,麥基洗德當初給亞伯拉罕的祝福就是這樣的;然後麥基洗德祝福的葡萄酒,就是我的血,是立約的血。
所以我相信,亞伯拉罕在那個時刻,應該是從麥基洗德的祝福裡面,得到某種程度的啟示,他才會如此的感動,願意奉獻十分之一。如果你是亞伯拉罕,倘若麥基洗德只是一個普通人,他來拿了麵包,比如拿來兩個法國大蒜麵包,然後說“稱讚創造天地的主”等等,如此一講,然後祝福一下,你會覺得好感動嗎?不會!所以我相信亞伯拉罕那時有某種程度的瞭解。
3、麥基洗德的祝福之奧秘——復活
這就牽扯到麥基洗德的奧秘,真正的麥基洗德我們知道是耶穌,祂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必須做,祂要來啟動妥拉裡麥基洗德對亞伯拉罕的祝福之奧秘,祂要以真正的麥基洗德的位份來啟動——這就是主設立聖餐。
《詩篇》一百一十篇第4節:耶和華起了誓,絕不後悔,說:“你是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永遠為祭司。” 這是指耶穌必須要復活,復活以後就永永遠遠不再死了,所以“永遠為祭司”。
聖經告訴我們,初熟的果子有次序。初熟代表什麼意思?初熟就是復活,初熟有次序:有第一班、第二班、第三班、第四班。所以《哥林多前書》十五章裡以初熟的果子來講復活的事。
首先是彌賽亞耶穌,祂自己要先復活,祂是第一個初熟的果子,祂如果不復活就不會帶來眾人的復活。耶穌如果不復活,我們大家就吃喝快樂吧,我們就比世人更沒有指望(林前15:19)。這是初熟果子的第一班次。
耶穌復活以後用麥基洗德的等次來復活其他人,所以第二班就是耶穌被埋葬經過三個晚上、三個白天,到第三個白天復活以後,等到初熟節,祂把許多聖徒復活了,他們進耶路撒冷城裡顯給很多人看,這是第二班。耶穌就帶著這一班上天上去,就在初熟節,猶太人的一天從黃昏以後開始,所以祂是初熟節的晚上把他們復活了。所以這些人復活了以後,晚上進到耶路撒冷去嚇人。你想想看,萬一你的阿公也被復活了,哎呀,阿公啊,現在清明節我剛剛才去把你祭拜完了,怎麼你今天跑來我家敲門呢?就是這樣的場景啊!
然後隔天(星期日)早上,馬利亞看到耶穌想要抱祂,耶穌說:“你不要碰我,因為我還沒有升上去見我的父”,因為大祭司還沒有進聖殿去獻初熟的供物之前,他是不能被碰的,因為萬一你摸了死屍、死的動物、蟲子,或者走路不小心踩死一隻螞蟻,你就不潔淨。可是你不知道,然後你來碰大祭司,那大祭司也不潔淨了。所以耶穌不能讓馬利亞碰他,然後祂升上天去,同時把這些人帶上去獻為初熟的供物。那個時候祂已經是真正的麥基洗德了,要執行真正麥基洗德的職分了——大祭司的職責就是獻祭,初熟節當然要獻初熟的祭,只是這一次不再是拿搖祭——大麥在那邊搖來搖去了;而是初熟的大麥所預表的復活含義,祂完全應驗了。復活的第一批初熟的果子,就被祂帶上天去獻給父神,然後祂再下來。這就是麥基洗德等次的祭司職任之應驗。
這也是為什麼在《啟示錄》,約翰才會看見有二十四位長老在那裡,所以最少有二十二個被提。為什麼最少有二十二個被提?因為一個以諾在洪水以前被提,洪水以後還有一個以利亞也是活著被提的,所以24-2=22,You cannot argue with number(數字是容不得你跟它爭辯的),所以耶穌最少復活了二十二個帶上去,否則怎麼會有二十四位長老來?
五、初熟節的應驗——復活
1、一粒麥子的寓意
接下來我們進一步解析,因為初熟節與麥基洗德、以及最後的晚餐都有關係。耶穌在上十字架的前幾天,祂跟門徒的對答裡面也透露出來初熟節的含義。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若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12:24)。所以祂用大麥、一粒種子做比喻,是指要進到地裡面。耶穌自己也一樣,埋在地裡三個晚上三個白天,就如一粒種子埋進地裡一樣;然後復活的時候破土而出,出來就不是一粒了,而是結出很多子粒來。所以耶穌的意思就是,祂來不僅是要為我們受死,受死只是前半段而已;最重要的,祂復活也是為了我們。所以,祂這一粒麥子要下到地裡去,自然而然,出來以後就會帶出許許多多的子粒來。
2、初熟的果子與復活的次序
《啟示錄》二十章第6節,“在頭一次復活有份的有福了、聖潔了,第二次的死在他們身上沒有權柄。他們必作神和基督的祭司,並要與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這裡面講到頭一次復活有福了,第二次的死在他們身上沒有權柄,這是什麼意思?頭一次的復活,就跟耶穌復活的初熟的果子大有關係。我們都是初熟的果子,同意嗎?都是初熟的果子,只是初熟的果子有分班次,所以保羅也說他自己也是初熟的果子,有分班次的。
第一班是誰?耶穌。
第二班,被耶穌復活的最少二十二個。
然後第三班,就是主耶穌再來時,第七號吹響的時候,死人復活的時候。也許已經死了很久,骨頭肉體都已經腐朽了;還有一種是活著直接被提。耶穌回來的時候會有這兩種,這兩種裡面誰先復活?死的先復活,因為我們這些活著的還在世上的,斷不能在已死的人之先(帖前4:15)。所以死人要先復活,他們復活了;然後我們活蹦亂跳的怎麼樣?我們要死再復活嗎?因為有人說,聖經說“人人必有一死”。也有人有兩死的,拉撒路就兩死,因為拉撒路復活與耶穌復活以後把聖徒復活,這兩種情況不一樣:拉撒路後面還是死了;但耶穌復活以後所復活的人就不死了!因為他是用麥基洗德等次的祝福,就是“吃我肉,喝我血的必永遠不死,在末日必將要復活”(約6:54)。“我的肉”是什麼?就是祂擘開的麵包,其實是指祂的話語。
祂說的餅是祂的話語,因為祂說“我是天上降下來的嗎哪”,嗎哪就是麵包、生命的糧。不要以為你拿了一張受洗證書就有保票,耶穌把他們復活了,怎麼沒有把我復活?我的受洗證書在這裡。不是靠受洗證書!你要吃我的肉,意思就是吃我這個麵包,我是活的嗎哪。
當初出埃及時,嗎哪是從天上降下來的,這不是自然界的產物,而是從耶和華神面前降下來的超自然糧食,而且聖經舊約告訴我們那是天使的食物。耶和華神把給天使的食物賜下來給在曠野的那一代以色列人吃,你想想看這些天使們是怎麼樣維持生命的?他們是靠神口中的話語餵養他們,這就是嗎哪,是天使的食物。神的話語就是生命,祂的話講出來,天使們就吃進去,就是天使的食物,降下來就是嗎哪。
所以《申命記》摩西才會說:上帝故意不讓你們吃什麼海底撈,或菲力牛排,或什麼戰斧牛排、羔羊等等,沒有那麼多種食物給你們吃,在曠野祂給你什麼?祂給你天使的食物——嗎哪。“他苦練你,任你饑餓,將你和你列祖所不認識的嗎哪賜給你吃,使你知道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裡所出的一切話”(申8:3)。那是什麼意思?嗎哪就是上帝的話語,降下化成嗎哪去餵養他們。但是因為以色列民悖逆,覺得嗎哪沒味道,不鹹不淡,不香不辣,就厭棄這淡薄的食物。
耶穌說“我是天上降下來的糧,我就是嗎哪,所以你不吃我的話語(身體)、不喝我的血,你就沒有永生”。為什麼要喝我的血?裡面也有奧秘。因為舊約明明說“你們不可吃血”,因為生命在血裡面,所以不可以像迦南七族一樣喝血。撒旦教徒也喝血,因為他們知道血裡面有生命,他們吃了會真的有power(能力)有魔力的。為什麼要喝耶穌的血?答案也一樣,生命在血裡面,所以表面上看有矛盾,其實有矛盾當中的第三度空間的思維。
所以麥基洗德所做的這些動作我們就會非常清楚;那也因為這樣,耶穌才說我非常迫切想要跟你們吃這一頓晚餐,除了說是上十字架之前的最後晚餐,但其實有更深的含義——祂要啟動麥基洗德的祝福。因為祂復活了以後,祂就永永遠遠當麥基洗德了。
所以頭一次的復活,指的是耶穌來了以後,所有復活的聖徒[7],都歸類在第一次的復活裡面的,這些都算初熟的果子,復活了,與祂一起設立並掌管千禧年國度。
第四班復活的,是在千禧年國度——那一千年裡面死了以後又被復活的,他們會不會受第二次的死,就很難說了。因為一千年結束時還有一個審判,那時所有死人都會被復活,會不會受第二次的死,取決於生命冊上面有沒有你的名字。所以那時才復活的人當中很多人會受第二次的死。但只要在耶穌再來以前,千禧年國度之前,在這一批初熟的果子裡面的,都算頭一次的復活,這些頭一次復活的就是有福的。所以各位,我們真是太有福了,因為“第二次的死在他們身上沒有權柄,他們必做神和彌賽亞的祭司,並要與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這樣意思就完整了。
3、復活與重生
麥基洗德的祝福使人復活,就叫做重生(Born again),這是耶穌親自訂的,不是我們現在所說——只要信了耶穌你就重生,那只是我們的靈被復甦了,我們對神和祂的話語開始感興趣了,我們在這個層面復活了;但是我們的身體還沒有得救,這身體繼續衰殘、老化。所以耶穌自己定義的最完整的“重生”的意思,就是“born again”。在《約翰福音》三章,祂與尼哥底母的對話,根據邁克•儒德的《編年體福音書》的講解,那個晚上就是初熟節,尼哥底母半夜來找耶穌。因為是在初熟節的這個節期裡面,所以耶穌見面就直接講初熟節的意義。
《約翰福音》三章2-3節:這人夜裡來見耶穌,說:“拉比,我們知道你是由神那裡來做師傅的;因為你所行的神跡,若沒有神同在,無人能行。”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
第2節與第3節的回答,看起來有些答非所問。因為那時正是初熟節,所以耶穌就要跟他講重生、復活。尼哥底母繼續問:“人已經老了,如何能重生呢?豈能再進母腹生出來嗎?”我們可能以為這是很笨的一個問題,其實不是,因為尼哥底母本身學問也很大,所以他知道耶穌在講重生,可是他找不到一個好的類比或例子可用來當做發問的跳板,他雖然知道Born again是一個重新再出生的,但是他搞不懂這重生到底是怎麼發生。
所以耶穌就說:“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從靈生的,就是靈。”(約3:5-6)耶穌在說什麼?重生不是從血肉之體而來,像回到媽媽肚子裡再生出來;而是聖靈把你重生了。因為屬血肉出生的只能是屬血肉的身體,唯有從聖靈出生的才有屬靈的身體——靈體。當然靈體也包括肉體,像耶穌穿牆走壁,又可以吃東西喝咖啡,都可以!祂還等著我們有一天一起喝葡萄酒,所以祂是有靈體有肉體,這就是聖靈重生的,而不是用血氣所驅動的身體。我們現在的身體是靠血液循環驅動,如果沒有血液循環我們就死了;而那時是由聖靈所驅動的身體,不再是血肉之軀。唯有這樣重生以後的身體,才能夠見神的國或進神的國,因為神的國是永遠的。既然祂要跟我們永永遠遠在一起,我們必須要永遠不死,不然沒有辦法永永遠遠在一起。所以耶穌才會說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從聖靈生的就是靈體,而且祂自己復活,已經做了初熟的果子的第一個版本、原型,所以我們以後復活必要像祂。這也是為什麼耶穌要成為第一個復活的,祂必須要從死裡面首先被聖靈復活,以後照這個翻版,才會有其他聖徒的復活。
耶穌繼續解釋:“風隨著意思吹,你聽見風的響聲,卻不曉得從哪裡來,往哪裡去;凡從聖靈生的,也是如此。”(約3:8)“風隨著意思吹”,風與聖靈是同一個字(希臘文pneuma),你可以聽到風的聲音。可是你要問,到底死人是怎麼復活的?而活蹦亂跳的人,身體是怎麼瞬間改變的?這是神的奧秘!《啟示錄》裡面講,第七號吹響的時候,神的奧秘就完成了!The mystery of God,神的那奧秘,是神最大的奧秘。全世界所有頂級科學家、各行各業全都聚集起來都想不通!第七號吹響時,瞬間全世界的聖徒都死裡復活了!神的奧秘成就了!活著的人身體,BIANG!就變成聖靈重生出來的身體!風怎麼吹?你連風從哪裡來,要吹到哪裡,全世界有多少風量都搞不清楚,你怎麼會搞得清楚聖靈、神的奧秘是怎麼做的?但是風吹過去你就知道涼涼的,所以夏天吹電風扇一定會看到效果,跟聖靈重生人的工作一樣。
接下來祂繼續講:“摩西在曠野怎樣舉蛇,人子也必照樣被舉起來,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約3:14)這些都相關聯:祂要先上十字架,然後復活以後,祂用麥基洗德的等次啟動麥基洗德祝福的力量,然後風就吹了,聖靈就這樣運行了!
所以在《使徒行傳》十三章33節:“神已經向我們這作兒女的應驗,叫耶穌復活了。正如詩篇第二篇上記著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這裡直接解釋了《詩篇》的第二篇的預言,那這個預言是什麼時候應驗的?“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今日”是什麼時候?就是耶穌復活的時候!“我今日生你”,祂是怎麼樣生的?是在聖靈裡面生的,按聖善的靈說,子從死裡復活就證明祂是神的兒子。也就是從這時開始,祂就是《希伯來書》所說——永永遠遠的麥基洗德大祭司了!
4、末後的亞當
關於“末後的亞當”,我也是差不多研究了十年,才有一天突然通了。首先,第一個人當然是亞當。我現在問一下,亞當有沒有肚臍?沒有!“首先的亞當成了有靈的活人,末後的亞當成了叫人活的靈”(林前15:45)對照一下英王欽定版的:“The first man Adam was made a living soul”,原文是“活著的魂”;“the last Adam was made a quickening spirit”,末後的亞當,或是叫第二個亞當,指的是耶穌,祂是使人復活的靈!祂能夠叫人復活,祂憑什麼叫人復活?祂用聖靈叫人復活,當初也是聖靈讓祂復活的。
所以約翰說:“親愛的弟兄啊,我們現在是神的兒女,將來如何,還未顯明;但我們知道,主若顯現,我們必要像祂”。為什麼我們必要像祂?就好像從第一個亞當下來,你的染色體DNA無論如何都跟他有關係的,你一定像他的。但是復活的耶穌是第二個亞當,祂把我們復活的時候,我們不會再像第一個亞當了,而是像耶穌這個末後的亞當!
講到這裡,我又開始起屬靈的雞皮疙瘩了!《歌羅西書》裡面講到基督的奧秘真是太豐富了!這輩子最值得研究的就是聖經,光是這一個“末後的亞當”,還有神的奧秘、父的奧秘,子的奧秘,三個奧秘全部都在耶穌裡。以後我們來講《歌羅西書》裡的父的奧秘、子的奧秘、神的奧秘,百分百全都在耶穌裡面!不得了啊!耶穌太寶貴、太豐富、太奇妙了!
五、第一個逾越節
1、四百三十年的計算
關於出埃及的日子,“正滿了四百三十年的那一天,耶和華的軍隊都從埃及地出來了。”(出12:41)為什麼要特別提四百三十年?神做事有定期,那麼確切是從四百三十年前的哪一天起算呢?英王欽定版是“The selfsame day”,一天不早,一天不晚,就是正正好好那一天。那麼到底是哪一天起算?當摩西帶以色列人出埃及第一次逾越節時,倒退四百三十年前就是同一天,是逾越節!從那天起算,加四百三十年,就是摩西帶以色列人出埃及的逾越節。它的起源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四百三十年之後這個事情成就,而且聖經特別要講一天不差,一天不早,一天不晚,神是這麼精准?
其實在創世紀裡創造就蘊含了救贖,這與亞伯拉罕的盟約相關。上帝創造了太陽、月亮、地球,月亮繞著地球轉,所以有新月產生,還有星體的運行軌道、速度等,這些是為了定節令,就是耶和華的節期。耶和華的七個節期就是從逾越節開始,這些節期是用什麼定準的?就是《創世紀》第一章,神說:“我創造這些星體,是為要定耶和華節期用的”。所以祂一早在創造的時候,就已經預知要發生哪些事情了,而且全部定規,都已經把它隱含在裡面,以後就照這樣展開定節令。
《出埃及記》十二章40節:“以色列人住在埃及共有四百三十年。” 那四百三十年到底怎麼算?《創世紀》十二章,最早上帝跟亞伯拉罕立約、叫他從吾珥出來的時候,亞伯拉罕七十五歲。到他一百歲時,生了以撒,中間過去了二十五年。以撒生雅各時,以撒六十歲。然後雅各下埃及時,法老問雅各:“你幾歲?”他說在世寄居的年歲是一百三十歲,這是剛剛下埃及的時候。所以25+60+130=215,所以照四百三十年來算,剛好切一半,就是說下埃及以前有二百一十五年。然後住在埃及二百一十五年,加起來總共四百三十年。保羅在《加拉太書》裡面也照樣提到了四百三十年,指的就是《創世紀》十二章亞伯拉罕出吾珥時開始起算。
這樣就通了,數字能說明一切!聖經的七十士譯本是這麼講的:“And the dwelling of the sons of Israel, which they dwelt in the land of Egypt, and in the land of Canaan, they and their fathers –four hundred thirty years.”翻譯過來就是:以色列(以色列就是雅各)的眾子,他們與他們的先祖們居住埃及地以及迦南地的日子——四百三十年。“他們”——就是雅各及雅各的後代,“與他們的先祖”——即以撒、亞伯拉罕,他們居住在埃及地和迦南地的時間總共加起來是四百三十年。非常清楚,所以他們不是住在埃及為奴四百三十年,我想為奴的時間可能只有幾十年而已,也許二三十年。因為是約瑟之後的法老興起來以後才逼迫他們;在此之前他們吃香喝辣的,最好的地都給他們了,約瑟在位時以色列人很蒙眷顧。所以是他們並先祖們居住在迦南地和埃及地共四百三十年。
2、逾越節——神的審判與救贖
《出埃及記》十二章12節:“因為那夜我要巡行埃及地,把埃及地一切頭生的,無論是人是牲畜,都擊殺了,又要敗壞埃及一切的神。我是耶和華。”
第一個逾越節,神說祂要把埃及一切頭生的,無論是人是牲畜都擊殺了,這是在自然界;又要敗壞埃及一切的神,這是指靈界、超自然界。兩件事情都做了,雖然靈界的事情人看不到,但是照神的話語,祂既然這樣講,你就把它當做是一個銅板的兩面,當你看到了這一件自然界事情的發生時,理所當然地,銅板的另外一面也就成立了。
那是怎麼成立的?我在準備《出埃及記》的時候,有一個很深的感受,其實《出埃及記》裡面有很多情況,可以與《啟示錄》產生非常類似的類比,或者可以說是預言的翻版。舉例來講,《啟示錄》十六章第10節:“第五位天使把碗倒在獸的座位上,獸的國就黑暗了。”
就像那時經過十災,埃及法老的臣子們,都向他說:“法老啊,你幹嘛這麼剛硬?這個神太厲害了,這個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雖然你不認識祂,我們看到祂所行的十災,埃及所有的神沒有一個抵擋過祂;祂甚至有辦法讓這些保護我們的神,不僅沒有保護我們,還起來危害我們。原來祂才是老大中的老大!你看不出來嗎?我們這樣一個榮華富貴、舉世稱羨的埃及王國,都敗壞了、敗壞了!尼羅河整個都變成血、腥臭了(尼羅河多長啊,4000英里呢),裡面生物全部死光了,埃及的經濟就靠這個,經濟也敗壞了。我們拜的青蛙女神(稱作天后),從尼羅河出來的,趕不走、也不回去!我們都不曉得怎麼辦,每一個神都被耶和華神顛倒過來危害我們!這個神這麼厲害,你還要這樣子跟祂對抗下去嗎?”
十災敗壞了整個埃及,倒退了一百年。更甚是第十災——滅長子之災,法老不是長子,不然他當場就死了,他哪裡還能駕著戰車去追?但是法老的長子死了。這樣對照《啟示錄》裡面神擊打太陽的三分之一、星辰的三分之一等等,那就是神在敗壞敵基督的國,敗壞撒旦的寶座。
逾越節的意義有兩個:神審判與神救贖,一個銅板的兩面,看你站哪一邊。你若選對邊了,恭喜你;但有些人選錯邊,真的就很糟糕。因為審判,是審判所有仇敵權勢;救贖,是臨到被羔羊的血所買贖的人。這一件事情下去是兩刃的利劍,兩邊效果完全不一樣,但是就是這樣,就同時彰顯了神的公義在審判上面,也彰顯了神的憐憫在救贖上面。所以祂的公義與祂的憐憫一次性的、全然彰顯,就看我們選哪一邊!
3、審判埃及偶像
再來介紹埃及天后——青蛙女神,埃及人拜幾百個神,她是女神裡面主要的一個。她的名字叫做Hekt,the wife of the creator of the world(創世者的妻子)。所以他們有他們自己所相信的創造宇宙之神,青蛙女神就是他的太太。我也不知道這個天王為何一定要找一個青蛙女神來當天后。
耶和華神說:“我要巡行埃及地,擊殺一切的偶像”(出12:12),就是審判靈界裡面的仇敵,而且就是逾越節的時候在地上發生的事——擊殺埃及一切頭生的。這天逾越節之時,在天上發生的天象是什麼?天象就是黃道十二宮,裡面十二宮之首,第一個principality power(掌權者),就叫牡羊座,那時是春分,因為巴比倫、埃及是照春分時刻開始計數年曆,根據太陽在天空運行一年的時間為360度,他們用30度進行切割,從中分成十二個段落,每個段落裡面有各自的星座,這就叫黃道十二宮。這就是巴比倫占星術的由來,今天世人流行問“你是什麼星座?”也與相應的月份有關。
逾越節就是春分時刻,牡羊座是整個黃道十二宮之首,年復一年每一年都照這樣的順序進行。太陽在天體上面所出現的路徑,最先進到牡羊座,然後才運行到下一個星座。所以逾越節那時就是牡羊座最靚麗、能力最顯赫的時候。因為埃及是拜太陽神的,所以他們很注重這樣的天象。
這是我一兩年前去埃及時,到埃及法老的陵寢前面,我特別注意到這個,為什麼前面排了一排這個東西呢?它就是牡羊,排了一整排,都很大。為什麼?因為它們是保護法老的,因為它們是埃及的護國神。我特別買了一本書對照,你看這邊站了一個人(右圖),這本書裡面的這個就是法老,這個就是牡羊,上面的圓盤就是太陽,他們是拜太陽神的。法老為什麼這麼小,在這個巨大的牡羊前面?意思是說,法老就是被這麼有能力的牡羊神所保護,這是埃及法老的最大的神,執政掌權者(Principality power),就靈界的等級而言就是撒旦。他們稱它叫做Khnum。
那你想想看,埃及人這麼尊崇這個牡羊,結果耶和華神說:“現在逾越節到了,現在每一家每一戶去選一隻羊,然後就在這些埃及人面前把它們給烤了吃;宰了之後還不止這樣,還要把羊的血塗在門楣上面!”耶和華神如此展現祂的大能和權柄——我才是最大的神!其他都不算!
就在那天,日落時太陽進到黃道十二宮之首,牡羊座那裡,是牡羊座最光輝、最燦爛、最亮的時候,就是他們認為牡羊神——埃及的國神最有能力、最肥壯、最威懾的時候,就在這個時候,神擊殺他們的執政掌權者(Principality power)。
上圖是我住的旅館,偏偏擺了這個,所以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我把它拍下來回去研究,這就是埃及赫赫有名的King Tut in the boat(埃及王圖特坐在船上)。這條船要開去哪裡?要開去陰間,人死以後要坐這一條船開去陰間,跟佛教的傳說有點像。他就坐在這裡,對埃及人來講,那叫死後極樂世界(after life),不是死了,而是到另外一個生命裡面去。對他們來講是變相的復活、假的復活。我們耶穌是賜下真的復活——身體瞬間改變,又可以吃、又可以喝。他們是搞假的復活,就是說你進到另外一個世界去,但能不能被另一個世界接受是有條件的。誰帶領你去?就是Khnum。所以你以後去埃及觀光的時候,不要只是觀光,觀光回來之後要加增知識,要去找線索。
你看到右圖,那個角是平行的,這就是Khnum,我剛剛講的那個牡羊座–黃道十二宮之首,埃及的護國神。前面是這樣,後面也是這樣,都是它在領路的,所以說這個Khnum對他們來講就是等於是能夠給你永生的神。
但是生不逢時,它剛好碰到逾越節,就灰頭土臉了。一年中牡羊座的日期是三月二十一號到四月二十號,逾越節的節期就落在這個時段。
這是紅海下面發現的法老的戰車所脫落的金的輪軸。正如聖經所說的:法老對摩西說:“你離開我去吧,你要小心,不要再見我的面!因為你見我面的那日你就必死!”摩西說:“你說得好!我必不再見你的面了。”(出10:28-29)
終於講完了,謝謝各位的耐心。
[1] 編注:本篇資訊最初於2021年4月份分享在台北TOD。
[2] 編注:根據量子糾纏理論,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粒子雖然在時間、空間上彼此分開,但它們會產生神秘的關聯,並且相互影響。
[3] 編注:摩西五經的希伯來文名字。
[4] 編注:從出埃及那一日起,神把亞筆月定為一年之首(出12:2);在此之前,亞筆月是一年當中的第七個月。
[5] 編注:猶太人,希伯來聖經學者,致力於研究聖經的各種考古文獻,著有《探索耶穌真貌》等著作。
[6] 編注:見末世先鋒YouTube頻道讀經45欄目第八集第01分40秒;對該視頻更為詳細的解讀,在末世先鋒《約櫃與寶血探秘系列》文本裡另有講述,摘錄如下:
Paul長老加注:
麥基洗德祝福亞伯拉罕的話,按希伯來文原文,是這樣說:“願亞伯蘭蒙宇宙的王、創造天地的主賜福,至高的上帝是應當稱頌的!”千年來,以色列人每個安息日吃麵包、喝葡萄酒的時候,都做這個祝禱的儀式。
一直到了耶穌最後的晚餐的時候,耶穌做了同樣的動作和儀式,祂開啟門徒們說,當初麥基洗德的麵包指的就是祂的身體,要為我們擘開。而紅酒,在希伯來人的概念裡,就是葡萄的血。
麥基洗德的祝福,指的就是耶穌的身體為我們擘開,祂的血更新了約。自從耶穌如此教導以來,傳統上守安息日的禮儀被賦予了嶄新的意義:也只有透過吃耶穌的肉、喝耶穌的血,跟祂的生命產生實際的相交,這位真正的麥基洗德等次的大祭司才會啟動麥基洗德祝福裡復活的奧秘——得永生,並承受永遠的產業。
每當我們這樣守的時候,是等祂來的那一天把我們復活,以致於我們有一個活潑的盼望等待祂回來,從而讓復活得產業的預言成就在我們身上。由於很多教會不懂希伯來根源,以為聖餐只是耶穌的新規定,但這其實是一直以來的儀式,只是耶穌開啟了麥基洗德的復活的奧秘。
[7] 編注:包括耶穌初熟節復活時所復活的,和祂再來時所復活、被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