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hree-dimensional attribute of the image on the shroud of Turin
作者:思項羽
都靈裹屍布圖像,與其它所有攝影及繪畫作品都不相同的一個最根本特征,乃是它的三D,立體的屬性。如果你用肉眼看,它和其它的照片一樣:都是二維、 平面的圖像。但如果使用特殊的儀器,或電腦三維軟件來觀察的時候,它的圖像,就會立刻出現一種奇妙的變化:一個凹凸不平、有高低變化的立體“物像”會展現 在我們的眼前。一如我們觀看一部3D電影,那樣,當我們戴上特制的墨鏡的哪一剎那,銀幕上原本是平面的物像,會立刻顯示出一種遠近、深淺的空間的變化,產 生所謂的“立體”感。
都靈裹屍布就具有這樣的特殊效果。下面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刻,記載著幾個科學家,當年是如何在無意當中發現了這個的秘密的:
“1976 年,都靈裹屍布的研究學者,物理學家約翰.杰克森博士,艾力克.蔣伯博士,連同肯尼斯.斯蒂芬牧師,蓋爾.查特,彼得.舒馬赫幾個人,一起在美國新墨西哥 州的桑地亞科學實驗室。他們將都靈裹屍布的一張圖片,輸入到一個叫 VP-8 的電腦影象分析儀(見左圖)裡面進行解讀,然而使他們大吃一驚的是:這個電腦分析系統出現了一個三維影像。原來,都靈裹屍布,和其他任何照片和繪畫作品都 完全不同,乃是被輸入了三維空間密碼的” (註一)
其 中的主人公是物理學家彼得.舒馬赫。他是這個VP-8 電腦影像分析儀的發明人。他的這個機器功能,很有點類似於看3D電影時所戴的那個鏡片,可以將帶有三維的圖像信息的影片還原。美國的噴氣動力實驗室 (JPL)使用彼得所發明的這套儀器設備,原本的目的,是將衛星所拍攝到的月亮環形山的黑白底片,還原成好像沙盤一般的實際地貌的模樣。(見友圖)但是他 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台儀器卻還有比這更大的用途。
彼得本人,13年之后,才正式地發表有關這次意外發現的研究結果。題目叫《都靈裹屍布所產生的攝影測距式反應》(註二)。他回憶說:
“在 這之前,我從來沒有聽說過什麼都靈裹屍布,在這一刻之前,我也不知道我在看什麼?然而產生的結果,卻和我過去使用V8分析儀處理過的所有東西都不一樣,在 這之前,和在這之后,我再也沒有看到類似的結果了。只有都靈裹屍布,會經由V-8圖像分析儀的等角投影原理,產生這種三度空間的影像(註三)。(見下圖)
按 彼得的解釋,這台V-8影像分析儀的工作原理,是將圖片上的影像轉變成許多的“光子”(Photons),發射到電視攝像機的某種敏感物質上,轉化成電子 束(Electronics)。影像上越是明亮的部分,產生的電子就越強,反之,影像上越暗的地方則產生的電子束就越弱。依靠這種強弱不同的電子,就可以 將帶有三維圖像信息的那些影像還原。
但是一般的攝影或繪畫,因為不攜這種具有三維特性的“細節方面的信息量”(註四),自然就不可能產生任何立體的效果。這就好像一部普通的電影,即便我們戴上3D墨鏡,所看見的影像,依然和普通肉眼所看見的,並不會有任何的差別。
彼得的對比測試,自然也包括自稱的 “都靈裹屍布裹屍布復制品”, 結果發現 它們在V-8儀器中顯現出失真、扭曲圖像. 有一幅意大利的“仿品”,甚至出現人的面部輪廓,高過鼻子的怪模樣 (見友圖)。 因此他說: “都靈裹屍布幾乎完全不可能是出於人的制造,狡猾的密制,或偽造,任何一種都不可能。沒有任何一種方法,沒有任何一種模式,沒有任何一種藝術家的技能,迄 今為止為我們所知存在過的,可以制作出都靈裹屍布這樣圖像,產生出底片和攝影測距結果出來。我們所進行的攝影和攝影測距對比試驗,包括浮雕,繪畫,雕塑, 蝕刻在內的很多種藝術手段,但它們都無法和都靈裹屍布相比。裹屍布上的影像,展示出黑白底片的某些特質,但也包括人體構架(譬如頭骨和人體內部)的形象, 以及三維灰色數字圖像的密碼。”
自從V-8影像分析儀首次發現,都靈裹屍布的這種獨一無二的3D屬性之後,目前幾乎所有的研究者都同意:不依靠外界的光源是一個必要前提,而影像上的明暗,則代表身體接觸到裹屍布之間的那個空間的距離。(註六)
我 們用一间密閉的睡房作比喻:地板類似於放置這個男人遗体的那个墓穴石台, 亞麻布裹屍布,則好像這個房間的天花板。而這個房間裡面的那些家具:譬如衣橱,沙发,床铺,电视机柜…等,则可以類比于這個男人的身體的各个不同部位- 這時候,如果你的手中有一部攝影機的話,你可以拍攝到什麼樣的圖像呢?
一般的攝影機,當然可以拍攝到具有“某種空間感”的照片,粗略地顯示 出那些“家具”, 到 “天花板”之间的距離。 但是,你如果希望拍攝到一些照片,可以具有3D影片裡面的那種逼真的立體的效果,而且可以被欣賞到的話,當然有兩個條件,是必須被滿足的:首先是拍攝者需 要一套特殊的攝影器材(全息攝影裝置可能最接近)或軟件;其次是“觀看者”必須具備特殊的視覺設備(如3D眼鏡),二者缺一不可。否則你所拍攝的影像,光 憑肉眼是無法發現其中的奧妙的 。
這樣說起來,如果都靈裹屍布的確是一件中世紀的作品的,那麼製作的人,不僅需要一套極其先進的“全息攝影器材”;同時,他還必須考慮到,他所生活的那個年代,即使他有能力創作出這麼一幅偉大的作品,事實上也無人有能力賞識,而必須留待600年之後的新新人類。
1978 年之後,裹屍布影像的這種3D屬性,源源不斷地被其他科學家所證實。2002年,另一個科學家,本納德.鮑爾 (Bernard A. Power),發表題為《空氣中放射性能量漸變所產生的都靈裹屍布影像》的論文。他不但肯定彼得所發現的“光點的密度” 與“距離”之間的變化規律,更進一步提供了數據化的論證。(註七)這裡,我們摘錄他論文中的一小節, 是有關影像中頭像部分的數據:
影像的密度(Intensity) | 至裹屍布的距離(厘米) |
0.325 | 0 |
0.295 | 1.1 |
0.285 | 0.75 |
0.280 | 0.4 |
0.275 | 1.30 |
0.260 | 0.75 |
0.250 | 1.55 |
0.220 | 1.90 |
0.195 | 1.00 |
0.195 | 0.8 |
0.190 | 1.00 |
0.185 | 2.6 |
0.160 | 2.33 |
要 形象化地解讀本納得這一組數據的含義, 並不簡單. 這裡所謂的 “影像密度”, 說白了就是色度的 “明暗變化”. 都靈裹屍布影像,全部依靠灰黑色的“單色素”來表達遠近的。除了色度本身的變化,必須極其細微之外,本納得的這一組數據表明:都靈裹屍布並不是從“宏觀” 的角度,來表達對象的三度空間,而是精確到了“厘米”以下的微觀水平。
再回到我們前面的那個睡房的比喻:設想這個房間裡面有一個多面體的水晶吊燈,現在你必須用畫筆或照相機,僅以黑白二色,精確地表達它每一平方厘米的的表面,到天花板之間的那個距離,這有可能嗎?
用 更具體的說:人物的頭部,包括很多凹凸不平的起伏(如鼻尖、額頭、下巴等)。因此各個部位,到裹屍布之間的距離,也就有相應的,肉眼所無法觀察到的細微的 變化。凸出的部位如鼻尖,會直接碰觸到裹屍布,因此二者的空間距離,就可以用“0”來表示。但是另一些凹下去地方如下巴,則不可能直接觸碰到裹屍布,中間 會有一個或許是2厘米,或者是1厘米的空隙。但是本納德卻發現:影像上那無數亮度不同的灰色小點(他稱為“影像密度”),竟然可以準確無誤地將二者間,那 種極其微小的距離變化表達出來。
當距離為“0”的時候,“影像密度”呈現出最大值(0.325)。也就是說,這個“點”的亮度是最強的;相 反的是,另一些凹陷部位,(可能是鼻端或下巴)離裹屍布的距離最遠(2.33厘米),這時候,影像的密度也就最低(0.160),說明這個地方,在整個頭 部中,乃是最暗的那個“點”。在在這“最亮”和“最暗”之間的,就是一個大面積,暗藏著漸次改變的空間距離密碼的“灰色”地帶,
還有一位叫 奧都.古爾利奇的意大利攝影家(Aldo Guerreschi),2000年做了另一個更有趣些的對比試驗。不同於彼得的是:他是將一幅普通的女孩子的黑白照片,與另一幅由同一個女子,手捧都靈 裹屍布圖像的照片,同時輸入到3 D圖像軟件內進行比對. 隨後,他就發現第二幅“照片中的照片”上,竟然顯現出奇特的3D效果。在“都靈裹屍布的影像浮雕技術” (註八)一文中,奧都總結道:
“雖 然兩張黑白照片,都同時輸入電腦,但是都靈裹屍布顯示出三D的特點,而這個女孩子的照片則完全沒有。”(見下圖) “多層次,單色的密度”是一個明顯特 征,其色度深淺的變化,完全是由身體和包裹身體的裹屍布之間的距離所決定。正如我們都已經普遍知道的那樣,這個事實,構成裹屍布影像最不尋常的一個特征之 一” 。(註九)
奧都的這個實驗,雖然相當有趣也富有創意,但是比起彼得.舒馬赫、和本納德.鮑等人的研究, 其實並沒有什麼新的發現,乃是另一種對原有的理論“變相”的論証。在另外的論述當中,我們將會提到:都靈裹屍布的集體研究團隊STURP,實際上早在 1981年,已經在他們的共同聲明當中,已經將“3D”影像(見友圖)這一條,列為研究都靈裹屍布中,最無可爭議的事實之一。只是因為它太神奇,太不可思 議了,故此總會不斷地有人,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來重復彼得最初的實驗吧。
參考:
註一:本处记载摘录自:http://www.shroudstory.com/vp8.htm
註二:Peter M. Schumacher:Photogrammetric Responses From The Shroud of Turin 1999年
註三:Peter M.Schumacher 同上:P.8 :“ had never heard of the Shroud of Turin before that moment. I had no idea what I was looking at. However, the results were unlike anything I have processed through the VP-8 Analyzer, before or since. Only the Shroud of Turin has produced these results from a VP-8 Image Analyzer isometric projection study.”
註四:Peter M.Schumacher 同上:P.6 .
註五:Peter M.Schumacher 同上:“ I can only claim that the image on the Shroud of Turin required a human body that had been tortured as Christ was tortured, and murdered as Christ was murdered. I can claim that the body is not there, but the image is there. And, I respect the many other investigations which suggest the history of the Shroud is much more ancient than the carbon tests may suggest.“Therefore, it is most unlikely that the Shroud of Turin is a work of fabrication, or“trickery”, or “forgery”, of any type. No method, no style, and no artistic skills, are known to exist, that can produce images that will induce the same photographic and photogrammetric results as the Shroud image induces. This comparison includes photographic and photogrammetric studies of bas-reliefs, paintings, sculptures, etchings, and other forms of art. The Shroud image exhibits some properties of photographic negatives, some properties of body frame (skeletal, internal) imaging, and some properties of three-dimensional gray-scale encoding.”
註六: 如另外的兩個學者Antonacci,Mark 和 Wilson, Ian, 都同意採用這樣的解釋。見Antonacci,Mark:The Resurrection Of The Shroud , Published by:M.Evans and Company,Inc,; New York, NY; First Edition:2000; Pp38-40. 另見 Wilson Ian :同前:Pp.44-46. 幾乎所有的學者也都同意:構成3D影像最重要的因素是物體的空間“距離”,而不是光線的明暗。
註七:Bernard A. Power:Image Formation on the Holy Shroud of Turin by Attenuation of Radiatio;2002.
註八:Aldo Guerreschi:THE TURIN SHROUD AND PHOTO-RELIEF TECHNIQUE;2000
註九:Aldo Guerreschi:“Variable monochromatic intensitie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greater or lesser tones determined by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body and the sheet in which it was wrapped. As is well-known, this fact constitutes the most extraordinary aspect of this figure ”